武昌社區益人學苑叫好叫座 凌晨2點就有人來教會排隊
檢舉
高雄浸宣武昌教會益人學苑108年春季班今天(二月19日)上午開始報名,總共開設44班課程,由於不少課程叫好又叫座,不早來報名就報不到。因此,還不到凌晨2點,就坐在這裡幫83歲母親報名的汪梅君姊妹表示,過去她陪母親上過手機使用相關課程,母親就愈來愈會使用,也愛上這門課。這次老師新開「輕鬆學會:手機拍照攝影、製作、管理」,她又幫母親報名,由於課程太熱門,為不讓母親失望,很早就來排隊。
武昌教會的志工從凌晨5點多到場排椅子,6點開始送豆漿和餅乾點心給大家吃,也協助學員尋找編號、選課、填寫報名表。為了不讓冗長的等待感到無聊,到了7點,就有帶同學做讚美操,8點還有音樂演出。
開心學習 慕道友佔三分之二
學苑班主任蔡永裕執事表示,目前比較熱門的課程,除了手機相關課程,還有「愛上鑄鐵鍋班」、「喜樂烘焙班」、「中醫保健班」、「歐洲藝術之旅」、「韻律伸展健康運動」和「遇見奇妙、真理、幸福」等班,都很搶手,受到很多媽媽和退休人士喜愛,他們從完全不會到被教到會,可以在這裡開心學習。
由於課程非常實用,而且材料費收費便宜,教會免費提供場地和水電費。教課的老師以回饋奉獻的心投入,上帝也恩待這些老師,讓他們有好的口碑,學生想再進深學習,還可以再找老師另外多學。目前每學期報名有800多人,很多人報兩班或三班,所以報名人次有1100多,其中非信徒佔三分之二,累計多年來參與益人學苑總共有4500人。
修課最多的齊媽媽(齊鍾銀葉),從益人學苑12年前開辦就開始報名,而且在益人學苑受洗。她說,除了第一次上一堂課,之後每學期都報三堂課,早已取得「碩士」學位。75歲的她說,來到益人學苑讓她感受到溫暖及愛,每門課她都有興趣,包括手機、料理、歌唱班、烏克麗麗、讚美操、拼布班和中國節⋯等。她每天騎摩托車從鳳山過來上課,也認識很多好朋友,另外也在公園教人打中國節,將祝福分享出去。
蔡永裕表示,齊媽媽的兒子和媳婦是教會差派到海外的宣教士,上帝帶領齊媽媽在益人學苑學習很多東西,也認識很多同工伙伴。所以她也在教會服事,目前擔任教會餐飲團隊的行政總監,結合餐飲老師和同工,舉凡開學典禮的下午茶和結業典禮預備的便當,以及報名當天上午發放的豆漿、餅乾,還有啟發課程的餐點,都由她來負責統籌調度人手辦理。
蔡永裕說,益人學苑除了開春、秋季班,暑假沒有課時,還特別開「福音班」啟發課程12堂,在學期快結束前,可以邀約同學參與;未來會另開幸福小組。
除了成長 最重要是快樂有愛
「學習成長是其次!」蔡永裕談到益人學苑吸引人的關鍵,在於「快樂、成長、有愛」的核心價值。一般才藝課程,只能讓人成長,但是若把「快樂」、「有愛」元素加進來,讓人學得開心,人與人之間有連結,自然就吸引人。他說,「有愛」一定是建立在溫暖的關係上。譬如同學在排隊等得很辛苦,教會也提供豆漿,讓人感到溫暖;在學習中也鼓勵各班舉辦班級的同樂會,讓大家有互動的機會,不是學完後下課就走了,誰也不認識誰,有互動接觸,大家才能彼此關心。
開學典禮也是讓同學與教會有所互動,與牧師和老師也有互動,就像個大家庭一樣。另外,每個班有班長,是負責照顧關心同學,如同學沒有來或是生病、喪偶,學苑也提供300元預算經費,可以去探望同學。大家朝向「快樂、成長、有愛」的精神去做,有的人做得很深,遇到同學家人困難,就會切入關心,「有愛」才容易和福音連結。
他說,雖然800多位同學,教會不一定每個人都能關心到,但至少有20-40人是有需要的。而且不論貧富,每個人多少都會遇到問題,當我們用愛去切入福音,就有機會。所以,社區來的人,從「同學」變為「好朋友」,再成為「慕道友」,透過福音課程讓他們遇見主,進而信主。
老師同學關愛 走出喪子之痛
曾經歷喪子之痛的楊淑華同學說,感謝同事帶領她進入完全陌生的武昌教會,在益人學苑修課,後來班長推薦上「生命交響曲」課程,老師竟是她兒子幼年的鋼琴老師。老師的愛指引在黑暗脆弱中的她,在老師和同學的關愛及擁抱,讓她漸漸走出悲痛,朋友們都說她變得開朗樂觀有自信了。
以前總羨慕別人有把烏克麗麗自彈自唱的張本源同學,在學姊邀約下,報名烏克麗麗班,後來看到老師表演陶笛,他又加入陶笛班。對於從未學過音樂的他,原本擔心跟不上進度,但在老師耐心的講解示範和幽默的帶領下,他也漸漸學得有模有樣。除了課堂學習,最特殊的經驗是跟著老師到安養中心探訪,除了表演,也和院友們說唱遊戲互動;記得有一次離開時,一位老爺爺院友拉著他的手說:「你們下個月還要再來喔!」他很感謝老師帶他們參與這麼溫馨有情的活動。
蔡永裕感謝主,讓教會有機會在廣大空間裡開課,他們也不斷探討摸索如何一個平台,是給人溫暖、有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