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1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巴紐宣教士談親子教養 張悅慈:父母和孩子要擁有「以福音為中心」的世界觀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何毓芬 追蹤
陳維恩、張悅慈牧師全家福(受訪者提供)
【記者何毓芬台中報導】「我家門前是太平洋,後面有火山!」2009年,陳維恩、張悅慈牧師夫婦帶著年僅4歲和3歲的女兒(沐真和沐安),一家四口飄洋過海舉家搬遷到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的「Biem」原始火山島上,與Biem族人生活在一起,學習部落語言,融入當地生活,翻譯聖經並建立教會,為了把福音傳到未得之地。

張悅慈師母於八月25日受邀至東海大學基督教會舉辦的親子講座中,以「在巴紐宣教場域中下一代信仰生活的培育」為題,與家長們分享親子教養經驗,以及如何在這世代中培育敬虔的下一代?

全家一起宣教 孩子成為好同工

「當我們全家要去巴紐宣教時,除了人身安全之外,大家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張悅慈分享,Biem是一個沒有學校的小島,他們夫妻帶著兩個孩子自學,與孩子一起學習當地的語言。兩個女兒從小就跟島上的小朋友一起長大,在島上認識信仰受洗信主,也清楚神對她們生命的呼召。女兒們漸漸長大之後,開始會幫忙當地婦女照顧孩子,讓婦女可以接受信仰課程,也教導陪伴當地的兒童及青少年識字讀經、認識神的話語。

張悅慈感恩地說:「全家人在宣教過程中一起服事,兩個女兒成為他們夫妻很好的同工。」回到台灣之後,兩個孩子必須重新適應生活環境,尋找屬靈的家,但神對兩個孩子的心意,並沒有因轉換地方而有所改變。

張悅慈師母

張悅慈師母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態度

張悅慈提到,聖經中描述一位年輕財主,凡事卓越、為人正直、受人敬重、蒙神寵愛。當耶穌向他發出一個邀請時,卻憂憂愁愁地走了。這位年輕財主認為跟隨耶穌的代價太大了,不值得放棄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身為現今世代的父母,我們會不會養育出一整代的年輕財主?雖然孩子在學校認真學習,在教會穩定聚會,但是當神親自向他們發出邀請時,他們卻不願意回應呼召。如果我們對孩子成績的擔心,遠勝過孩子與神的關係時,孩子就認為成績比愛神還要重要。「父母的態度將決定孩子的態度,也深深影響孩子的信仰觀。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思考我們要把孩子帶到哪裡?」張悅慈如此說。

她進一步表示,建立基督化家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擁有「以福音為中心」的世界觀!父母要帶著永恆的盼望來教養、牧養孩子,與孩子一起戴上福音的眼鏡,用屬神的眼光來看待並回應生命中所遇到的人事物。

面對不冷不熱 苦難是最大解藥

「對我們家來說,成為敬虔家庭的祕訣是『苦難』!」張悅慈說,2011年發現自己罹患癌症,當時兩個孩子只有5、6歲,陪伴她經歷化療過程。當時,她主動跟孩子們談到關於「死亡」這件事,透過一些故事敘述幫助孩子明白,雖然人生有苦難,但在基督裡有盼望。2017年,在一次檢查中發現癌細胞擴散,對她來說是很大的衝擊。但癌細胞沒有動搖這個家庭,反而更堅定全家人對神的信靠,兩個孩子也有更穩固的信仰根基。她認為,苦難是面對不冷不熱的心,最大的解藥!當神允許苦難臨到時,為要煉淨我們的生命更有基督的樣式。

張悅慈也指出,許多父母用盡心力,希望讓自己的孩子配得這個世界,包括有好的成績、有好的表現、有好的名聲等。但真正依靠神的父母,必須要謙卑有見識,帶著恐懼戰兢的心,教養神託付給我們的產業,使我們的兒女從神所栽種的嫩芽,逐漸長大成熟成為大樹,來訴說神的榮耀!

張悅慈師母親子講座

張悅慈師母親子講座



神對孩子的愛 勝過父母對孩子的愛

本身是牧師孩子(PK)的張悅慈回想起,高三時看見許多同學忙著去補習,而不來參加團契聚會。有一次,她跟母親說:「我應該還是要來團契,因為我是牧師的孩子。」母親卻回答她說:「不要因為妳是牧師的孩子才來團契聚會,永遠要記得妳是上帝的孩子!」母親這番話深深影響她的信仰,也更堅固自己與神的關係。如今,她也常提醒兩個孩子:「要跟神建立關係,妳們的生命是屬於神,自己要對神負責!」

張悅慈表示,每個父母都不完美,但神仍然挽回我們、使用我們。神對孩子的愛遠遠超過我們對孩子的愛!身為父母所能做的,就是盡全力成全孩子回應呼召,持續走在跟隨神的道路上。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