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諾曼第
檢舉
◎楚雲(牧師)
血濺的海水、拒馬、雷柱、鐵刺網,驚天巨響的爆破,前仆後繼的部隊,曾是這一方灘頭最震撼的畫面。然而,七十多年後,我站在這海岸線,聞不到一絲硝煙,見不到烽火,心頭卻莫名的激盪。也許從...
血濺的海水、拒馬、雷柱、鐵刺網,驚天巨響的爆破,前仆後繼的部隊,曾是這一方灘頭最震撼的畫面。然而,七十多年後,我站在這海岸線,聞不到一絲硝煙,見不到烽火,心頭卻莫名的激盪。也許從法國諾曼地省康城(Caen)前來的路上,分散沿途的紀念碑像、旗幟,喚醒來者,車行每一段田園風景,都曾經砲火連天,驚心動魂。這裡是諾曼第,近代軍事史上最大登陸戰役的鏖戰場域。
近代最大登陸戰鏖戰場域
諾曼第戰役,是盟軍一次智慧型的經典作戰。雖有百萬大軍的充足兵源,但德軍一道號稱「大西洋壁壘」的千里防禦工事,沿著丹麥到西班牙邊界的佔領區海岸佈防,萬砲橫陳,重兵駐守,希特勒自許是「史上最偉大的要塞工事」。盟軍想要尋得突破口,並且盡可能降低部隊傷亡率,就不能只靠勇力,必須智取。
於是,聲東擊西的謀略,在這場世紀之戰中發揮到了極致。軍事行動正式發起前,諸多欺敵的信息,盟軍誘使德軍誤判加萊為登陸地點而加重兵力,甚至盟軍大舉進攻諾曼第之際,德軍仍以為是佯攻,在加萊的主力部隊完全按兵不動,待回過神來,一切為時已晚了。
戰事爆發前後,德方有兩項嚴重失誤,造成無法挽回的敗局。其一,因誤信氣象預測天候惡劣,海防戒備鬆弛,總指揮官隆美爾元帥竟離營回家,為妻子慶生。
更離奇的是,盟軍於夏日清晨登陸,希特勒酣睡正濃,且囑令時間未到絕不可隨便喚醒。因此即使軍情十萬火急,也無人膽敢擾君清夢,眼看形勢瞬息萬變,無奈已極。
如果戰略規動是出於人的智謀,天候和睡眠時間的因素,卻絕不是也不可能出於人的操控。諾曼第戰役其實有著超自然力量的介入。
盟軍施以關鍵一擊
敦克爾克與諾曼第相去三百公里,地形迥異。敦克爾克地勢平坦,適合撤守;諾曼第多峭壁,易守難攻,令人望之生畏。
1944年六月6日清晨6點半,距四年前敦克爾克大撤退同一季節,同一月份,盟軍去而復返,展開空前龐大的反攻,對納粹邪惡帝國的顛覆,施以關鍵性的一擊。
五千艘船艦,上萬架飛機,航渡英吉利海峽,撲向法國諾曼第的猶他、奧馬哈、黃金、朱諾和寶劍五處海灘,沿岸德軍的炮火、機槍,不停炮擊掃射,血染的灘頭陣地,處處是與死亡交鋒的殺戮戰場。
然而,盟軍在重大傷亡中,卻越戰越勇,勢不可擋,終於在日暮時分,撕開一條直入內陸的通道,盟軍的旗幟飄揚在敵人的碉堡之上了。
希特勒追逐權力的非常欲望,以及對猶太人變態性的仇恨,挑起了世紀戰火,使歐洲千萬生靈深陷浩劫,如臨末日。終於,上帝之劍出鞘阻截猖狂的戰爭惡靈,帶下歐洲歷史的重大轉機。盟軍的正義之師破浪而來,諾曼第搶灘成功兩個月後收復巴黎,德軍已是強弩之末,東西兩線的盟軍聯合夾擊,劍指柏林。納粹帝國崩潰之日,近在咫尺了。
煙塵已遠 風嘯未息
我來到奧克角,離海平面約卅米的高處,俯仰上下,海天蒼茫。在峭壁邊緣迎風而立,特別能體會戰爭中勇士們攀緣而上的膽識和激動。煙塵已遠,風嘯未息。當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登陸日的禱辭,也似乎仍舊迴盪在海天之間:
「全能的主啊!我們引以為榮的孩子們,正投身在艱苦的行動中,為保衛我們的國家,悍衛我們的信仰,守護我們的文明,並為拯救受苦的人們獲得自由。求祢賜給他們正直的性格、強壯的膀臂和堅定的心志。他們不為征服而戰,是為終結征服而戰。他們之中有人將一去不返,求祢懷抱接納這些勇者,進入祢的國度……」
1945年四月3日,希特勒在柏林總理府地堡持槍自戕。五月8日,德國宣告投降,納粹敗亡。
當人們站在上帝和公義的一邊,上帝就將他們安置高處,在得勝的那一邊與他們同在。正義並不耆求起初和過程的勝利,卻切望和追求最後的勝利。
「…他是你的盾牌,幫助你,是你威榮的刀劍。你的仇敵必投降你;你必踏在他們的高處。」(申命記卅三章29節)
「雅各的神啊,你的斥責一發,坐車的、騎馬的都沉睡了。」(詩篇七十六篇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