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4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宣教饗宴之二】反思台灣宣教困境 教會與差會學韓教會經驗力求突破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李容珍 追蹤
(上左至右)柳子駿牧師、楊右任弟兄、董家驊牧師、戴繼宗院長;(下左至右)王寓文長老、黃彬長老、莊承翰牧師、牛弘牧師。(圖/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教會想到宣教就是把人差派出去,還要奉獻出去,對教會沒有幫助」,或是「差派出去的宣教士死傷慘重,堂會也無法解決,久而久之就無法差派出去」……。

中華福音神學院舉辦韓國大地教會「他山之石研討會」後,於一月24日上午在台北大直典華舉辦宣教饗宴,各教會、機構、差會的牧者、宣教士分桌討論,反思台灣過去推動宣教最難突破的困境。與會者談到變革要「先從我們一群人心態改變開始」,最後建立走在一起宣教的共識,也求神讓這個餐會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分桌討論(圖/李容珍攝影)

宣教面對的困境及突破四議題

聚會討論四個議題:

一、強調跨文化宣教,對台灣教會或是自己服事的教會而言,最難跨越、不易突破的是什麼?

二、比起韓國大地教會,台灣的教會為什麼沒有太強的跨文化宣教動力?是宣教神學的差異?教會牧會理念、屬靈價值觀不同?教會人力資源分配,優先次序的問題?教會宣教教育缺乏?

三、台灣的差會如何能更有效的跟教會連結?為什麼差會和教會合作的不是太密切?在這樣的連結中,差會需要更多留意的是什麼?教會要強化的是什麼?

四、未來在繼續推動跨文化宣教參與時,對落實更多教會與教會、教會與差會的連結與互動,有何具體意見?

台灣詩歌文化少有宣教意涵

由各桌代表總結分享。舊鞋救命創辦人楊右任表示,有的牧師認為,教會最終的目標和異象不是宣教,結果就是連教會的計畫、行動或節目等運作,都不會朝此方向來預備。韓國的詩歌,有的歌詞蘊含「犧牲」、「使命」、「往前走」或「萬國萬邦」等宣教意涵;但是台灣許多詩歌,歌詞常充滿「我們需要神的滿足」、「我們需要神的安慰」、「我們需要神的愛」……。這些雖然都很重要,但也潛移默化塑造出教會的文化。

楊右任(圖/李容珍攝影)

楊右任舉例說,他的妻子是加拿大宣教士,當年妻子有宣教感動時,並非很確定,甚至懷疑自己的感動,但家人馬上說,她應該嘗試看看,教會和家人甚至會支持她繼續往前走。反觀,若台灣的年輕人說,他好像有全職事奉的呼召,或是有宣教的感動,但身旁長老或家人可能會懷疑說:「你確定嗎?」這也是教會的文化影響年輕人,到底要往前走,或留在教會建造教會。

綜上所述,主任牧師帶領教會異象,影響教會文化。宣教是最終異象,不是其中一個項目。當由上到下,由內到外,都有宣教的異象,台灣教會才能繼續往前。

黃彬長老(圖/李容珍攝影)

台北海宣理事會主席黃彬長老表示,曾經有位年輕傳道人想加入海宣,成為宣教士,他去拜訪教會,牧師卻說,他們把人交給差會就好了。黃長老解釋說,海宣只是幫助傳道人走進宣教;其實很多牧師對差會不瞭解,以為宣教士加入差會後,就是離開教會。對於宣教、也認為是把人差派出去,奉獻便出去了,對教會沒有幫助。       

需要國度心、同理心和宣教觀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引述哈佛商學院一位基督徒教授談如何面對變革。這位教授指出,若無人知道答案是什麼,或許真正需要改變的是「從我們一群人的心態開始」。我們如何去看或去想宣教?董家驊牧師指出以下思考方向:

董家驊牧師(圖/李容珍攝影)

一、國度心:我們需要國度心懷,才不會只看到自己的機構、堂會或差會。

二、同理心:但是我們也需要同理心,不只從差會看教會,並應同理教會面對的壓力;教會和堂會看差會時,也要看差會的處境。

三、終末觀:從未來往回看,如何有更高瞻遠矚的眼光?他引用杜明達牧師的話,教會要去看最遠的跨文化宣教,才會有高度去看自身的教會。在我們的群體當中,也存在跨文化宣教的機會。

四、宣教觀:耶穌基督吩咐宣教大使命,是要我們去,不論我們去到那裡。教會不是只強調把人拉進來的地方,而是差派人出去的地方。

五、安全感:教會、差會如何在安全感中彼此同行,而這安全感是在上帝掌權的事情上。

六、信任感:每個地區和國家狀況不同,台灣除了宗派之外,如何在城市教會網絡彼此關心也很重要。城市教會網絡如何推動跨文化宣教,並與差會聯結,是值得教會關切的題目。

柳子駿牧師(圖/李容珍攝影)

全教會關心宣教 一起關心宣教士

洛桑運動台灣區召集人,同時也是台灣華福區委柳子駿牧師表示,教會多年來從韓國學很多東西,但宣教卻是需要借鏡最多之處。宣教是投資報酬率低的事工,若教會要宣教,應該一起來,而不是光一直談論,或只是變成其中一個事工,應視為未來十年教會重要的使命,否則未來不知誰還會持續委身在此異象中。

莊承翰牧師(圖/李容珍攝影)

宜蘭基督徒禮拜堂莊承翰牧師引用周神助牧師的話說,宣教面對的難處,除了主任牧師,差派出去的宣教士死傷慘重也是需嚴肅面對的議題。對堂會來說,差派出去後若同工遭遇困難,堂會也無法解決,久而久之就無法再差派出去。

莊牧師也引用具宣教經驗的沈正牧師的話提到,主任牧師如何讓教會有宣教教育?就是當宣教士被差派出去之後,全教會都要一起關心他們。譬如差派前有一場茶會,讓全教會關心,也讓教會年輕人知道,假若被差派出去,教會會照顧宣教士,如此他們也會有信心出去。

此外,眾人建議成立一個宣教平台,讓所有教會、機構和差會組織在這平台上,讓經費資源都在此平台上,不僅互通有無,且全面支援宣教。而平台的負責人則需具有國度觀。

王寓文長老

教會可多利用差會 牧師支持宣教很重要

中華基督徒地方教會聯合差傳協會秘書長王寓文長老表示,從宣教士觀點來看,教會領袖的支持,才能讓宣教士在外持續下去。差會和教會如同兩隻翅膀,需要一起配合才能飛得起來。差會永遠願意配合教會,讓基督徒成長,並願意幫助基督徒心懷普世宣教,有更大更廣的看見。教會可以多利用差會。

王長老引用張茂松牧師的話,從韓國教勢的發展和復興,可以帶出幾個面向:一、教會要興旺,教會必須強,做普世宣教才能好。二、讓基督徒看見我們的主,是全地的主。三、教會領袖要看見我們的神是萬國萬民的神,才會有希望。王長老也提到,也有人樂觀地認為,屬華人世界的台灣教會有特殊優勢和處境,可以用多彩繽紛的宣教,成為世界的祝福。

牛弘牧師(圖/李容珍攝影)

台灣基督教聯盟(簡稱台基盟)牛弘牧師表示,從教會、差會、宣教士和神學院來看,當差會到教會說明事工時,教會若是對宣教沒有概念,都會認為差會在要人和要錢。建議當差會到教會介紹事工時,最好找有經驗的牧者一起,反而沒有經驗的教會比較喜歡聽這些分享,差會只要補充說明就好。

另外,差會與差會之間有不同領域專長,如果沒有服事過穆斯林的差會,遇到想要做穆斯林事工的宣教士,就可以聯合有經驗的差會一起參與。工場區域需要聯合,否則各自差會負責各自工場,很多資源會重複。聯合起來,資源也會增加。

解決宣教問題需先有異象和團隊

宣教的概念與訓練,差會和教會,甚至和神學院都不同,需要溝通協調。牛弘引用楊寧亞牧師的話,提到解決宣教問題,一、異象:大地教會明確地把宣教放在教會事工最重要的部分。若教會沒有宣教異象,不清楚宣教的內涵,即使差會來說明,也沒有多大功用。二、團隊:過去的摩拉維亞弟兄會,就像是現在的RPG禱告會。未來仍有待教會、差會和神學院一起連結合作。

分桌討論(圖/李容珍攝影)

戴繼宗院長(圖/李容珍攝影)

中華福音神學院戴繼宗院長表示,廿一世紀不再是西方到萬方,而是各處到萬方,也包括台灣在內。他引用約翰派博(John Piper)在《讓萬民歡呼》一書中提到:「哪裡沒有敬拜,那裡就需要宣教」。

張茂松牧師作最後禱告時指出,此時是台灣祝福萬國的時候,求神讓福氣不限制在台灣島內,求主擴張我們的心胸、眼界,不被台灣島限制。求主讓我們不只看見,讓我們縱橫走遍這地,用雙腳走遍高山平原、海洋大陸,求神讓這個餐會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帶領台灣宣教士走遍東南亞、中亞細亞和非洲等地。

張茂松牧師帶領禱告。(圖/李容珍攝影)

最後禱告。(圖/李容珍攝影)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