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 基督教論壇報 / 特會活動

疫情暴風襲來 柳子駿牧師:家庭及教會要成為避風港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柳子駿牧師鼓勵,讓教會成為疫情中人們屬靈的家及避風港(圖/梁敬彥攝影)
願每個基督徒都從自己的家做起,讓回到家中的家人,面對各樣充滿變動和壓力的時刻,是可以被接納與放鬆的,感受到「家,是神設立給我們的避風港」,就算我們的原生家庭沒辦法給我們這樣的安定及安全感,神和教會仍然是你永遠的避難所。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國內確診及匡列居隔人數與日俱增,甚至影響到很多人的工作、就學、生活以及家庭關係經營。家庭非但不再是避風港,還成為暴風圈的中心。

「家庭應該是人生的避風港,每個人都要用心經營;即或不然,讓教會成為人們屬靈的家、生命的避風港!」台北復興堂五月15日國際家庭日這天的主日舉行「家是暴風圈?還是避風港」家庭月特別聚會,教會主任牧師柳子駿帶領實體及線上參與者,齊聲用以賽亞書四十章29節宣告「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會中也為疫情中參加會考的考生祝禱,為確診及居隔者關懷代禱。

柳牧師說,這屆的會考考生,從入學到畢業,都在疫情的籠罩下克服困難的環境努力學習,他們是非常不容易且辛苦的孩子,他們很多現在也因為學校、班級的同學停課,在家居隔(線上學習),甚至本身就是染疫者,需要教會特別為他們提名祝禱。

柳牧師為正在居家隔離的,甚至正因染疫(確診)在家裏面休養,透過手機、電視(腦)線上參與聚會的教會肢體及民眾祝禱,柳牧師的禱告是:

奉主的名及神賜給教會的權柄宣告,在地上被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在地上也要釋放;奉主的名捆綁病毒要離開我們中間,離開神的百姓;染疫的,所有的症狀要減輕下來,發燒要退燒,喉嚨呼吸道的症狀完全消失。

主啊,讓害怕自己及家人染疫、正在居隔或染疫的人們,所有的焦慮、緊張害怕都要離開,宣告染疫的得醫治,被挾制的,得釋放,主啊,有好多確診的弟兄姊妹心裏很焦慮、甚至很自責(把病)傳給家人,主啊,求你釋放他們的心、壓力,把從神而來的真平安賜給他們。

家,是避風港還是暴風圈(梁敬彥攝影)

在疫情及試煉時刻 定睛於神倚靠祂

嚴峻的疫情固然讓人擔憂,柳子駿牧師鼓勵大家,不要單單把生活及生命焦點聚焦在疫情,而是在生命和生活每個遭遇困境和試煉的時刻,都要更多倚靠神,相信每個時刻,主都與祂的百姓同在,「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

為疫情中參加會考的考生祝禱(梁敬彥攝影)

勉勵疫情中要給家人更多擁抱(梁敬彥攝影)

「無論是疫情,還是生命中任何面臨風浪的時刻,仇敵希望我們困在問題中走不來,但我要鼓勵大家,定意尋求耶和華!」柳牧師說,有一天,你我也可能染疫,但只要定意尋求主,宣告祂的良善和應許,神每句寶貴的話語,都要成就、應驗在堅心倚靠祂的人的身上。

任何時刻,特別疫情期間,家到底是暴風圈、還是避風港?柳牧師強調,相信大家都期待,家也應該是避風港」,但在現今的社會,卻事與願違、甚至還成為比九、十級還強的「暴風圈」,正襲捲社會、教會,像骨牌一樣「倒」成一片,原因何在?

風暴中回家就得溫暖

柳牧師引用箴言十四章26節表示,神對家庭和婚姻,原本設計的美好計畫是「敬畏耶和華的,大有倚靠,他的兒女也有避難所」,不管外面的風浪有多大、遇到什麼挫折,一個「家」應該是大大小小每個人的避風港,就像遇到颱風或大雨,全身濕透了,只要回家就有安全感,可換掉濕衣服,有熱(薑)湯可以祛寒。

末後的疫情時代,家庭成為風暴中心(梁敬彥攝影)

但仇敵魔鬼知道刻意破壞家庭的和諧,除了不婚不生已成風潮之外,媒體報導常有弒父母、虐童、家人鬩牆等新聞露出,讓人產生「家裏就是吵吵鬧鬧」很正常這樣的錯覺。但他想要提醒大家,神要每個家庭都成為「避風港」從烏雲密布,經歷撥雲見日的恩典。

「現今很多父母與孩子沒有講幾句話就炸掉了,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他,父母覺得孩子不懂他們的愛,仇敵就在世代的隔閡中,見縫插針!」柳子駿牧師引用馬太福音八章23-26章提醒,門徒和耶穌一起坐上了船,但即便是耶穌所在的船上,也會忽然起了暴風,聖經從沒有應許天色常藍,信主就活在「粉紅泡泡」。

家庭,要成為人生的避風港(梁敬彥攝影)

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忽然」,就像沒人能預期的疫情現以每天超過六萬確診累積,生命當中會有很多忽然的暴風來襲,就像門徒在海上遇到暴風時,急切地叫醒耶穌:「主啊,救命啊,我們要喪命啦!」

他提醒大家:「基督徒的家庭,同樣會遇到風浪,在疫情當中同樣會面臨各樣的問題」,但有信仰的人會有一個美好的確據,「耶穌祂跟我們在同一條船上,呼求主名,終必得救,耶穌祂必平息疫情及每個家庭的風浪!」

柳子駿牧師提到,人生常遇到三個方面「突如其來」的風浪,若發生在你我的家中,如何面對、因應?

一.變動:

心理學家提醒,變動其實是人生命當中最大壓力的來源。舉凡「生活情況的改變」、「財務狀況的改變」、「受傷或生病」,以及「家庭成員的死亡」,都會造成莫大的心理創傷。這些慢性壓力與75%的疾病的出現,有密切的關連。充滿壓力的人生,等同每天抽20根菸危害健康。

人生風浪一變動

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每個人都要學習「不要回家後給家人帶上更多的壓力,而是放鬆、保護和安全」。

詩篇四十六篇1節,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基督徒能在家庭及社會突如其來的變動中,不被震動的關鍵,就是我們知道「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在神的同在中,得著真正的平安與安息。

每個基督徒都從自己的家做起,讓回到家中的家人,面對各樣充滿變動和壓力的時刻,是可以被接納與放鬆的,感受到「家,是神設立給我們的避風港」,就算我們的原生家庭沒辦法給我們這樣的安定及安全感,神和教會仍然是你永遠的避難所。

二.失敗:

沒有一個人從小到大天生就是贏家,從小到大,就是大大小小的失敗堆疊而成。舉例,孩子成績考差了,回家還缺父母再「提醒」他:「你真的考很爛嗎!?」在職場工作已經夠挫折了,回家後配偶還補刀說:「你/妳怎麼這麼失敗啊?」

特別是最近很多上班族因為疫情的關係,工作(收入)一定受影響,減班、放無薪假,甚至是失業,在家裏跟配偶、孩子大眼瞪小眼,其實大家心裏都不好過。柳牧師鼓勵大家,在家人,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面臨失敗挫折時,他們不缺的是再告訴他:「你有多差勁」,而是「一雙手擁抱著對方,對他說:沒關係,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

風暴之二--失敗(梁敬彥攝影)

上帝在彼得什麼都不是的時候,就相信彼得會成為建造教會的磐石、在約瑟什麼都不是的時候,就把成為宰相的異夢放在約瑟心中;神在大衛還是小牧童的時候,就差撒母耳到家中膏立大衛做王,在耶利米拙口笨舌的時候,神同樣鼓勵耶利米,你要成為列國的先知。他鼓勵每個家庭的成員,都要給家人「我相信你」這樣的支持,

三.被拒絕

這其實是最難應付的。無論是在學校還是職場,遇到批評及攻擊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甚至是遭到惡意的排擠及霸凌,這往往是心中最痛,卻最難被家人發現,也難以啟齒的。

相較於變動及失敗,多半都是形於外,很容易就能被察覺,但被拒絕是內傷,連家裏的家人都很難發現及理解,國外的研究發現,經歷社會拒絕的人們被刺激的腦區,和身體疼痛時被刺激的腦區是一樣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拿俄米(譯音),「對於我們的大腦而言,心碎的感覺跟摔斷胳膊沒什麼分別!」

風暴三-被拒絕(梁敬彥攝影)

被拒絕的痛感,沒有傷口,卻刻骨銘心,但回到家裏,很難對家人說出口,配偶彼此很難啟齒,孩子跟爸媽不知道怎麼說,但他們的心中通常都有很深的自責及罪咎感,就是「是不是我做錯什麼?」

若是在家中,也不能放心地說出來,被傾聽、了解,甚至說出來還被家人「虧」,那就一定會選擇藏起來。

柳牧師鼓勵大家,若家裏是有安全感的避風港的時候,當成員受傷回到家時,能夠得到家人「惜惜」,就像是傳道書四章12節的提醒,神當初設立家庭,就是要讓裏面的成員不會孤身一人面對風浪。

柳子駿牧師帶禱告

四個面向經營家庭成避風港

如何讓家庭成為避風港?柳子駿牧師建議從下面四個方面做起:

一.多多傾聽

當你願意開始聽家人說話時,很多隱而未現的傷痛就會顯現,多在家人的需要上,付代價停留,醫治就開始發生。

二.常常擁抱

家裏面很需要透過身體肢體互動表達情感,拍拍摸摸自己的配偶及孩子,鼓勵對方「我認為你是可以的」,擁抱當中愛就會流露,很多壓力就消散了!因為神就是這樣懷揣我們。

三.滿足需要:

主動去了解配偶及孩子需要什麼,不一定是物質,而是一個肯定和支持,特別是在疫情及生活的困境中「我跟你一起面對」的承諾。

四.不斷地給予盼望:

用鼓勵勝過批評的話語,信心建造你的家人,就像聖經中的人物,神就是先單純地信任他們。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柳子駿牧師如是說。

因應疫情,柳子駿牧師說,台北復興堂的30位全職同工(含傳道人)已採A、B組分流上班,且互為代理人,主日(實體)聚會,改為週六及週日各一堂,而對於已經染疫及居隔中的教會肢體,則是透過小組關懷、牧養,一但收到弟兄姊妹居隔及確診的通報,在他們不能出門的3-7天,教會的區長及小組長就會送物資給他們並且按時關心他們、為他們禱告,因為那是他們生活及生命中最焦慮難熬的時間,而他也會對著直播的鏡頭為他們及其家人禱告,因為教會是他們的家,他們都是家人。

經營家庭成為避風港(梁敬彥攝影)

宣告主是避難所(梁敬彥攝影)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