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7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情緒不失控!親子無障礙溝通術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面對孩子停課潮,許多家長忍不住哀嚎,尤其孩子又哭又鬧、講不聽、說不動時,該怎麼辦?!

【記者陳又瑄 / 採訪報導】疫情來襲,面對孩子停課潮,許多家長忍不住哀嚎,尤其孩子又哭又鬧、講不聽、說不動的時候,該怎麼辦?台灣幸福生命教育發展協會陳柔蓁主任談到,情緒會隨著生命階段及環境壓力而改變,我們都需要在這過程中持續學習,而「家」是最好的練習場域,情緒表達不會一次就完美,需要不斷學習並在生活中實際運用出來,成長中的孩子更是需要家長的引導!

如何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陳柔蓁主任提供以下秘訣:

一、協助孩子提升表達力,達到情緒轉化

孩子在情緒當下,不知道如何表達或不敢說,最後所有無法說出的情緒都會累積並轉變為煩躁和生氣,若是能用精準的詞彚將情緒表達出來,某種程度心情就被安撫了。所以,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提升「情緒解析度」,讓他們能清楚地表達情緒,有能力分辨自己的情緒並調節它。

大腦中的杏仁核負責情緒的中心,掌管因情緒而在短時間內所作出的決策反應,也可稱為「紅色起火點」,而大腦皮質主要是掌管理性分析,也就是當情緒產生時,經過一些成長經驗與知識判斷後,才作出的決策反應,可稱為「藍色公路」。當孩子「紅色起火點」燃起時,家長的回應會影響孩子未來的行為反應模式。例如:孩子輸了重要比賽而崩潰挫敗,若家長鼓勵孩子輸贏不代表一切,重點是過程中的學習,失敗經驗有助下一次成功的機會,孩子在過程中就會學到情緒轉化的方式,也明白就算輸了還是被愛、被支持的,幫助孩子建立「藍色公路」。

二、瞭解孩子不同階段的情緒發展

「0-1歲孩子」需要安全感:
這階段的孩子會出現開心、生氣、害怕等最原始的情緒,也是最依附父母的時刻。此時,家長應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並在合理的範圍滿足孩子需求,給予充足的愛。

「1-2歲孩子」要正向鼓勵:
這階段的孩子開始發展複雜情緒,情緒也開始受到別人影響,慢慢能理解別人的情緒反應與自己不同。家長應多給予孩子正向評價與鼓勵,並協助孩子說出情緒,以「選擇題」代替「是非題」的方式。

「3-6孩子」培養控制力:
這階段的孩子慢慢能了解情緒發生的因果,並能用言語說出他人的情緒,表現出更高的同理,恐懼與焦慮的情緒也會在此階段變強,例如:怕黑、做惡夢等。此時,家長可多跟孩子討論各式情境與情緒、提供更多調節策略,培養孩子衝動控制與規則遵守,讓孩子從外在控制轉換到內在控制。

「小學低年級孩子」引導思考解決方案:
低年級孩子從玩樂式學習過度到系統性學習,感到壓力也會有更多挫敗。此時,家長應引導孩子試著練習思考解決方案,培養孩子挫折忍受度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中年級孩子」給他做決定的空間:
中年級的孩子情緒越來越複雜,例如:會對同一個對象產生混合情緒反應,開始有比較親近的朋友群。此時,家長要給建議前,應保留孩子有做決定的空間。

「小學高年級孩子」需要耐心陪伴:
高年級的孩子開始會用「情緒切割」的方式,避免顯露真正的情緒保護自己,驕傲、不耐煩等情緒越來越明顯。此時,家長應於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陪伴孩子一起經歷,了解情緒是一個變化的過程。

「青春期孩子」雙向溝通最重要:
青春期孩子對身體、外表很在意,而且常有不安、沮喪、羞愧、丟臉、害怕、比別人差等情緒。因著自我意識讓孩子覺得別人都在注視他,對外界的不公平很敏感。這時候,家長應多關心孩子,耐心聽完孩子心中的想法,以「雙向溝通」取代「單向碎念」,願意等待孩子調適自己,讓孩子知道,當他需要協助的時候,你都在!

掌控情緒好方法 大人小孩一起學

至於如何才能擁有情緒的掌控力?陳柔蓁說,家長的身教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情緒的自我覺察很重要,對於情緒我們要先學習「承認與標明」,也就是先「了解」什麼事會引起自己的情緒反應並「承認」當自己生氣失望時會出現哪些反應!例如:強烈口氣或粗暴舉止。

然後,要設立「積極暫停區」:也就是給彼此整理情緖的空間和時間,找出對應方式,然後「取代替換」:列出替代方案,例如:表達心中感受替代悶不吭聲,或用正向活動替代咆哮或破壞物品。最後是尋求「專業資源協助」:若所有的方法都無法解決,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諮商或醫療幫助。

溝通四步驟 幫助家人輕鬆愛

陳柔蓁引用以下故事情境,提供溝通四步驟,幫助大家清楚有效的操練溝通能力:

情境:
小美家有許多的孩子,爸媽為了養育他們非常的忙碌,小美常感覺被忽略,一回小美畫了幅很美的畫要送給媽媽,結果媽媽正在廚房忙,把小美趕了出去並把她的畫隨手一放,畫的一角泡在了油裡…

第一步:描述「觀察」
客觀描述所看到的現象,不包括對事情的情緒或解讀,也就是「誠實+客觀」的表達所看到的事實,不加上想法或評論,因為評論容易成為負面標籤或誇大事實。

第二步:表達「感受」
說出自己「實在的情緒」而不是「擬似的想法」,也就是表達感受不要在表達時加上「我認為」的詮釋或判斷。以下舉例:

客觀描述+表達感受:媽媽很忙,沒有好好欣賞我的畫,我很失望難過。
表達擬似想法:媽媽把我的畫泡在油裡,一定是不喜歡我或我的畫。

第三步:找出「需要」
「辨識需要」能幫忙釐清原因,改變觀點,不把焦點放在擬似的想法上而受傷。小美的需要是媽媽的愛與肯定,而媽媽當時的需要是,為她所愛的家人準備晚餐,媽媽是「正在忙」不是「不重視」,釐清行為背後真實的「需要」,或者,下次找媽媽不忙的時間分享作品,就能感受到媽媽的愛。

第四步:提出「請求」
最後一步是提出請求,表達的請求愈清楚,對方愈能清楚回應,要提出可以「滿足需要的行動請求」,而不是「命令」。

命令例如,媽媽對小美說:「現在廚房很忙,你不要站在這邊!」
提出滿足需要的行動請求是,媽媽說:「小美,媽媽正在忙,晚一點再跟你一起欣賞這個作品好嗎?」

情緒的表達其實是可以練習的,透過觀察所經歷的事件、環境來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同時也引導孩子,讓情緒因著成長經驗的堆積而更加穩定,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用行動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要,讓對方明白,或許不會一次就表達到位,但「家」就是彼此相愛、包容的地方,經過一次次的溝通與調整,相信關係必定更加緊密相融!(本文由果子傳媒提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