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報導

與神同行的畫作宛若方言之詩 王公澤:在「時間的某處」我把自己的創作交給了上帝!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生命的時間意識」展場照。(圖/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時間的某處」,你是在向神禱告嗎?亦或是神在對你說什麼?基督徒藝術家王公澤,以「時間的某處」為題,在台北雙方藝廊舉辦個展;共計十六件繪畫作品,以擅長的炭筆和油畫為創作媒材,用沉穩、內斂的灰階筆調,繪出具精神性的詩性畫面,以及上帝給他的感動,如同他以詩篇一○四篇24節所說:「 耶和華阿,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你的豐富。」以及羅馬書一章20節: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王公澤作畫(圖/王公澤提供)

他受訪時表示,這次的作品全然是抽象的表達,無法辨別這是何時、何地、何季節,乃內化為抽象的情感或感受,呈現在作品中。他形容自己畫抽象畫,就像是我們向主禱告時,直接連結上帝,用「方言禱告」的情境。對他而言是很大的祝福,深深影響他創作方式和教學內涵。

他的抽象畫有如上帝賜給他的方言,同時又能心領神會,如同翻方言的恩賜。這次展出的作品,是神光照他,讓他透過繪畫來表達對時間和空間的感受,或是對上帝創造大自然的回應。他在進行抽象畫表達,也能理解這些元素關聯性,在教學應用上非常流暢。

日常所見 無法抗拒時間流動

王公澤自述,「創作」或許只是尋求生活條理之外的精神追求時,所展現的見識,期能揭示既陌生又熟悉,生命各按其時成為美好的秩序。他說,透過對外在世界的感知,與內在情感的覺察,將此意識融入作品之中,運用活潑的筆調與內斂豐富的灰階色調,表達存在與虛無之間的關係;像是生活中的時時刻刻,某種生命經驗的記錄,一種無法言說的內在感性體驗與理性思維的反覆辯證。

展出的畫作(圖/李容珍攝影)

他也提到,作品的精神性追求,所暗示的是一個開放的,需要靜觀想像的邀請。通過觀者的凝視,視覺經驗再度被激活,未盡的情意才能再次潺潺地流動。作為召喚曾經的媒介,最終去蕪存菁,成為不帶情緒的形而上結構,且有意味的形式。

展名「時間的某處」來自於他自身的情感抒發:「我們都沒有辦法抗拒時間的流動。」他將日常所見,隨著時間、空間以及光影的轉換,內化成情感,並用抽象的手法為觀者呈現視覺上的想像空間。他用灰階色彩,透過線條與色塊,空間與光線的關係,表達旅遊之間光線、空間的轉換,以及東西消逝又出現的情境。

這次系列作品亦讓他將嶄新的感受,透過不同手法及身體的感知來表現。畫面中除了蘊含自然界的光影元素,也添加了人造性的幾何線條,以非有機構成深入探討人類與大自然、東方和西方、過去和現在的共存關係。他引用傳道書三章11節:「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永生原文作永遠〕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表達生命律動生生不息

這次的展覽分三個系列:「大象視界」、「生命的時間意識」、「時間的某處」。王公澤表示,「大象視界」是以素描方式呈現的系列作品,表達自然界生命的生機律動,是生生不息,卻是肉眼無法察覺的生命狀態。只能看見生命發展的歷程,像是一個自然律存在的現象。他運用炭筆獨有的可修飾性、可變動性,與大自然的狀態相似,如同生命的水流不斷變化。

生命的時間意義(圖/王公澤提供)

「生命的時間意識」系列,他嘗試用不同的媒材、手法和概念,實驗性地運用多次的擦拭、添加底色與線條而成,下意識地作出一幅畫。他也藉此將目光看見自己在家中植栽的花和飼養魚的歷程,回應我們生命歷程的關係,使人產生內在的思考。譬如我們的人生從讀書、考試、升學、當兵、結婚、生子,都有一陳不變的程序;他透過畫作,嘗試藉此把目光和思想投入在理解生命。他引用傳道書三章1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感性體驗與理性思維的反覆辯證

「時間的某處」系列回應他每天一週四天在台南教書,三天回到台北,光是搭交通工具,一次來回共約八個小時,長時間在交通上往返。回想他從當完兵後、出國,人生中有很多時間都在不同城市、國家,搭車、搭高鐵,或飛來飛去的旅程中帶出反思,對於時間、地點和所處環境的連結性。

時間的某處(圖/王公澤提供)

時間的某處(圖/王公澤提供)

評論人陳譽仁表示,王公澤的作品向來散發著觀照自然的詩意心境,不過在許多方面也可以看到苦心經營的成果。他曾在自述中提到自己試圖轉向抽象繪畫,最後卻弄得不知如何下筆時,曾經向神禱告,乞求神來教導他畫畫。接著,他感受到聖靈降臨自己的內在,引導他創作出一幅連自己都不理解的畫。此後「我已把自己的創作交給了上帝,我信靠祂,相信祂會指教我當走的路。」這樣的宗教體驗在現代主義裡不容易受到理解,然而他和許多人一樣,都選擇了兼容信仰與專業的生活。

陳譽仁也表示,抽象藝術是種可被教導的藝術,但是要達到「技進於道」的境界,則需要大自然對於個人性情的陶成。王公澤的作品裡雖然沒有宗教的圖像,但是他在這樣的藝術修養觀裡,看見信仰所在,也用自己的作品證實信仰的存在。

展場(圖/李容珍攝影)

內在靈裡滿足 前進持續創作動力

王公澤的妻子,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專任副教授戴佳茹受訪時也表示,王公澤的畫作就像是我們禱告中受聖靈感動而說出的方言。宇宙萬有都充滿神的道、神的律,神的道如何視覺化成為圖像?王公澤就是在浩瀚宇宙的某處來微觀某個時間、永恆的片面。我們禱告說方言時,可能也講不出甚麼字句,但神就帶領我們自然而然說出來。王公澤就是神帶領他,在與神同在的狀況下,去繪出有如方言般的點線面的作品中。

她說,王公澤從國中時開始學畫,擅長的寫實畫,獲獎無數,但他選擇「與神同在,與神親近」的抽象畫,使他能不斷內在靈裡滿足,持續的創作,而不是為了得獎。因此有的藝術家也認為王公澤的作品,圖像的靈質特別高。雖然這條愈走愈孤單,她卻非常支持。

王公澤於美國聖路芳邦大學取得藝術碩士,之後獲得紐西蘭奧克蘭大學藝術創作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他也有著作出版,畫作曾受邀展出於橫濱、東京、上海、澳門、深圳、佛羅倫斯、多倫多、紐西蘭奧克蘭、美國聖路易、台北、台中、高雄等地。

王公澤和他的畫室。(圖/王公澤提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03-29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奇怪的願望
2024-03-29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是誰蒙蔽他的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