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5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探索內在心流的強大力量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黃正宜(台南天橋教會會友)

「心流」(Flow),是卅年前被創造出來的心理學語詞,它所描述的是人類心理的某種狀態,簡單來說就是「樂此不疲」。

提出心流概念的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Mihaly Csikszentmihalyi)說,心流是能使人暫時脫離自身存在焦慮的一種狀態;它使人「忘我」,不受到過度的自我意識的干擾。

對喜愛的事樂此不疲

人們會長時間專注於某種事物,原因應與「樂趣」有關。我們喜歡做一件事,因為這件事所產生的強烈內在回饋,讓我們想要繼續從事它。不過這種長時間的專注有可能被其他因素干擾,除了我們自身心智能力,無法維持太過長時間高強度的運作以外,還有就是自我意識的限制。

自我意識如何干擾心流?我們可能熱衷於一件事,舉例來說,熱愛研究地圖的「地圖控」,他們可以注視地圖好幾個小時、樂此不疲;但只要開始意識到別人的眼光,他們就有可能開始會來想:「這件事對我來說是有意義的,但它對別人來說也是有意義、有價值嗎?」以致這人開始對自己產生質疑,原本的專注力就從事物本身帶來的樂趣,轉移到他者的眼光。當專注力消失時,心流也不再存在。

在心流的狀態中,那些因為自我的意識而與世界產生的隔閡不再如此對立,我們也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只要在這種狀態中,我們不像平常那樣擔心別人的眼光。當我們全神貫注在當下的目標,就產生一種「幸福的感受」。

「心流」所滿足的是人心裡所追求的深沉渴望。由米哈里教授撰寫的同名書籍《心流》讓我重新省思,在人心真正的渴望究竟是什麼,而我們又在什麼地方,能夠得到真正的滿足?心理學家試圖以科學的角度,解決人內在心理的問題;但是科學方法只能就某個角度觀點,以現有的事實得到片面的結論。結果是人心遠遠比科學之眼能看見的,深刻而複雜的多。

越追求心理滿足越難得到

心流是一個我們能感受到自己重新和諧並完整的狀態,這是為什麼我們會沉迷於那些可以帶來心流的體驗的活動,追求那些能夠長時間占據我們注意力的事物。《心流》在結尾提出了一個極具啟發性的省思:現代人會越來越追求心理的滿足,但是卻會越來越難得到它。

因為現代生活使人越來越難以專注,各樣的事物使我們分心。如果無法持續專注於一樣事物,我們會習慣用現成的資訊填滿心靈,不再運用上帝所造獨特的心智能力,去探索周圍的事物。這是非常可惜的,因為即使是習以為常的感官:視覺、聽覺、觸覺,都有可能透過專注力的提升,而有截然不同的體驗。

失去這些真正的樂趣,我們的生活更多被「享樂」所占據。現今認知的「享樂」多半是短暫刺激帶來的快樂,它不需要努力培養技能,也不需要長時間的專注力,更不需要一個有意義的目標。

但是在享樂裡,人的心卻會越來越空虛,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現代人最大的心理危機,其實是意義感與價值感的喪失。我們的生活只剩下用各樣的享樂填補的空白,雖然人心真正渴望的,是將自己的生命目標,與他人、與未來,做一個有意義的連結。

唯有真實信仰使人滿足

人生若是令人感到滿足、有價值,是因為我們喜歡做的事,也能夠產生對別人有益處的結果。這個意義的連結,能使我們建立真正的秩序感與完整感。如果沒有這個有意義的目標,那麼我們所做的事,就會只不過是在設法「打發」時間而已。人心被造,本身就在尋求一個「值得用盡一生追求的目標」。 

在過去,「宗教」能帶給人安定的秩序感,因為它是一個充足的意義創造過程;但是宗教在發展的過程中,有時反而成為虛偽和混亂的來源。基督教的宗教改革經歷了一次意義的重整,恢復了信仰的生命力。在廿一世紀的現在,面對科學知識的發展,與科技的衝擊,當舊的信念體系備受質疑,我們是否需要一個重新改革過的信念系統呢?因為如果沒有一個足以支撐未來的信念系統,這個世界就會充斥著放棄信仰的無神論者,和宗教狂熱分子。

書中第六章「思想的心流」寫道:約翰福音是這麼開始的:「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經存在。」(一章1節)這個「道」指的就是Logos,現代科學所建立其上的邏輯,其字根就是這個字。邏輯存在於天文學、幾何學、音樂和算術當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有一個有跡可循的共通法則。

在宇宙存在以先,某種規則與秩序就已經存在,之後所有人類的科學探究,都是企圖能夠明白這個系統。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人類可以不需要宗教,但是卻不能夠沒有信仰。宗教無法給予人心真正的滿足,只有真實的信仰,才是人真正渴望。這個信念系統建構了我們與自己的關係,也是與人的關係、與世界的關係。

一生的果效由心而發

我們需要在內在與外在、現實與理想當中,使用創意創造和諧的狀態。因為人類獨有的心智能力,使我們有辦法參與在自身意義的創造過程。就好像寫一個故事,你不能活在別人的故事裡,否則永遠不可能完整。你需要寫出自己的故事。心理學家稱它為「統我的奮鬥」。我們努力使所做的事情,因為有著終極目標,以及與終極目標相連的一系列目標,而變得有意義。

「你相信什麼?」決定了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也決定了你做所有事的「樂趣」。如果我們認為自己不過是環境的產物,生活中就會充滿無能與無力感,或者我們可以視自己為意義的創造著,有能力將自己與世界做有意義的連結。

上帝在創造了世界以後,將命名的權力交給了祂所創造的人。在上帝眼中,人是有別於其他受造物的,因為祂要人參與在意義與秩序的創造過程裡。所以我們也可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過去所發生的事;將每一天的生活,活出一種自我風格的表達,這都是創造意義的方法。

《心流》探究了人內在力量的強大,就像聖經上所說的:「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四章23節)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