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見證

【北極建立教會 非洲訪視痲瘋病患】英國女王慶登基70週年 倚靠堅定基督信仰度過白金禧年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編譯 吳立民 追蹤
查爾斯王子在推特分享經由科技工具設計,70年前登基的女王與70年後的自己「歷史性」一握的畫面。(圖/翻攝自Twitter@PCharlesWatch)

【特約編譯吳立民/報導】高齡96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今年二月登基滿70週年,自六月2日起至5日,英國連放四天長假,舉國歡慶女王的「白金禧」(Platinum Jubilee)。

女王登基70年回憶與里程碑

這四天的慶祝活動,首先由2日倫敦市中心的皇家軍隊閱兵儀式揭開序幕,女王和王室成員都在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露台上,觀賞空軍空中分列式表演,並接受1500名士兵敬禮致意。晚間,女王在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參加點然火炬儀式,同時點亮英國與大英國協境內54個地區的超過3000座燈塔。

閱兵儀式預演。(圖/翻攝自FB@The Royal Family)

皇家軍隊閱兵遊行

全英及大英國協各地點燃白金禧年慶祝火炬

3日,在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舉行感恩禮拜,旅美的哈利王子夫婦意外出席。

4日,王室成員將出席艾普森.德比(Epsom Derby)賽馬活動,接著在白金漢宮外舉行演唱會,傳奇搖滾樂團「皇后合唱團」(Queen)、美國歌手艾莉西亞.凱斯(Alicia Keys)、黛安娜.羅絲(Diana Ross)都將出席獻聲。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聖保羅大教堂感恩禮拜 梅根哈利亦出席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5日,在全英各地將有超過1萬6000場街頭派對;英國各地及大英國協領地,共約有80個國家或地區,舉行600場「白金禧午餐會」,預計超過一千萬人,將同時間共進午餐,以美食為女王獻上祝福。此外,各項儀式性的慶祝活動也將在英國各地教堂一一展開。

5日英國各地及大英國協領地,預計將有一千萬人同時間共進午餐。

目前大英國協有54個成員國,其中15個是大英國協王國,這些國家的元首、大英國協元首均為伊莉莎白二世。包括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牙買加、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貝里斯、格瑞那達、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以及吐瓦魯。另外5個是擁有自己獨立君主的國家,分別為汶萊、史瓦帝尼、賴索托、馬來西亞、東加;其餘34個國家則是共和國。

然而澳洲新任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卻於白金禧年慶祝活動前夕、今年五月31日,提名所屬澳洲工黨(ALP)的國會議員齊索斯威特(Matt Thistlethwaite)擔任「共和國事務助理部長」(Assistant Minister for the Republic)一職。此舉顯示新政府有意以政府職位,推動罷黜女王的王權。

伊莉莎白二世是英國在位最久的君王。(圖/翻攝自FB@goodbyehkhellouk)

伊莉莎白二世,這位英國在位期間最長的君主,於1926年四月21日,出生於倫敦,同年5月29日在白金漢宮的私人教堂受洗。談起她的信仰,首先需提到的是加冕典禮中最神聖的受膏儀式。由於這項儀式不允許拍照與直播,因此唯有坎特伯里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能目睹現場流程。

原置於西敏寺教堂的加冕椅,由愛德華一世於 1300 年創建。從那時起,共舉行了 38 次加冕典禮。現在位於聖喬治禮拜堂。70年前女王在此登基。

「無論你們信仰為何,此刻,請眾人為我禱告。」女王在70年前登基後的首次聖誕廣播中說道:「禱告上帝賜給我智慧與能力,使我謹守承諾,終其一生服事上帝與人民。」

女王70年前初登基 渾身散發屬靈喜樂

曾參與加冕典禮的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英國王室專家德爾莫特.摩拉(Dermot Morrah)形容,當天他渾身顫慄;他寫道:「她散發的屬靈喜樂,幾乎是觸手可及。」

英國高級陸軍預備役少將,新聞評論員阿拉斯泰爾.布魯斯(Alastair Bruce)曾在2017年的BBC紀錄片《加冕典禮》(The Coronation)中,與女王對談。他說,女王迥異於其他世界領袖,樂意公開個人信仰。

「菲利普親王對信實與人們尋求上帝的方式,有深入研究,自然會跟女王聊這些話題。身為大英國協元首,女王必須出訪各國,所到之處都會遇到信仰堅定的人。女王渴慕信仰,她尊重這些人。」

布魯斯描繪一個場景:「幼年女王在白金漢宮用餐,那裡有父母、首相邱吉爾。不太壯碩的父親肩負重任,小女孩懇切地為父母禱告。」。

因長期臥病與二戰期間的領導壓力侵蝕,英王喬治六世於1952年二月6日於睡夢中病逝於桑德林漢姆宮 (Sandringham House),享年56歲。當時年僅25歲的伊莉莎白女王,正在肯亞進行皇家訪問行程。她不僅得面對喪父之痛,還要承擔成為英國女王和大英國協元首的沉重壓力。

伊莉莎白二世於1952年二月即位,16個月後的1953年六月2日,於西敏寺加冕。在其後的施政上,「女王的立場,並不是遵循某些我們偏好或厭惡的政治議題。她有如環繞拳擊台的繩索,在面對政治衝突時,負責恢復秩序,擘畫國家藍圖。」

女王服飾引領時尚,總受矚目。(圖/翻攝自Twitter@CountessCommon)

2012年,身為英國聖公會最高領袖的女王提到,英國聖公會偶爾被誤解或低估:「英國聖公會沒有排他性,而是溫柔且堅定地為其他信仰或無信仰者闢建自由空間。」

公禱書形塑女王信仰與行為框架

前諾里奇教區主教(Bishop of Norwich)格雷姆.詹姆士(Graham James)曾與女王互動頻繁,他認為《公禱書》(Book of Common Prayer)盛行的早期英國聖公會,形塑了女王的基督信仰與行為框架。

「女王將君王的義務和職責視為服事。」詹姆士藉此闡述謙卑的意涵:「謙卑是非強制性的,是恩典或聖靈恩賜。相較於能言善道的菲利普親王,女王的信仰走老派英式風格,保守寡言且深刻。女王的信仰堅定不容質疑,登基70年的白金禧年意義非凡。儘管此刻與加冕典禮的時空背景不同,但同為國家盛事。」

女王會在5年一次的英國國教總議會(General Synod)就職典禮中,公開領受聖餐。她有時也在出訪大英國協國家時這麼做。王室成員都會在聖誕節與復活節早晨領聖餐,再於11點時合唱晨禱。

女王登基白金禧年勳章。

王室成員領受聖餐 象徵與主親近

「女王領受聖餐時,我們被要求迴避目光。」詹姆斯主教回憶1985-90年的就職典禮:「這不是她的指示。聖餐與加冕受膏儀式的本質都是親密的。」領受聖餐意味與主親密相交,主教認為:「《公禱書》教導女王聖餐的意義深遠,早年教區也曾批評世人草率領受聖餐。」

曾於皇家禮拜堂(Chapel Royal)與聖保羅大教堂服事的歷史學者大衛.鮑德溫(David Baldwin)認為,女王將信仰視為典章規範,積極出席王室濯足節(Royal Maundy Service)、和平紀念碑(The Cenotaph)的國殤紀念儀式,緊密連結教會與國家關係。

原本只在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等大型教堂舉辦的王室濯足節,在女王授意之下,改由民間機構主辦。鮑德溫說:「這是重要的屬靈服事,強調女王謙卑的行事風格。」

英國巨石陣也加入慶祝白金禧年活動中。(圖/翻攝自Twitter@EH_Stonehenge)

曾與多位天主教教宗討論守護基督遺產

女王與其他宗教領袖的關係融洽,特別是羅馬天主教。1951年,她會見教宗庇護十二世 (Pope Pius XII)。1961年與2000年,女王至梵蒂岡會見教宗若望廿三世(Pope John XXIII)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2010年在荷里路德宮(Palace of Holyrood House)會見教宗本篤十五世(Pope Benedict XV)。

「他們討論共同守護基督遺產。」鮑德溫說:「她完全認同基督教群體合作,與羅馬天主教會共同實現此目標。」

為了紀念鑽石禧年(Diamond Jubilee),她追認前任威廉國王(King William)和瑪麗王后(Queen Mary)的「查佩爾陛下」(Their Majesties Chappell)頭銜。該頭銜曾鐫刻於1688年致贈給百慕達聖喬治鎮上禮拜堂的銀製聖餐杯具上。這間禮拜堂的建築材料,取用自1609年在風暴中沉沒的英國船隻;是目前仍在使用中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聖公會基金會。

鮑德溫指出:「她追認這迷人,卻曾被百慕達牧者遺忘的頭銜。」

擅長經營國際關係 活出基督生命

2012年,她在北極霍碧沙灣(Frobisher Bay)建立教會,與莫霍克人(Mohawk)緊固友誼。英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統治時期,英國將福音傳入當地。女王還曾於1956年訪視奈及利亞王子河(Oji River)的麻瘋病收容所。「她起身而行,毫無畏懼。」鮑德溫盛讚:「女王擅長經營國際關係,活出基督生命。」

燈光在白金漢宮外牆打出女王肖像。(圖/翻攝自YouTube@TheRoyalFamily)

2002年,女王決定資助修繕王室宮殿內的小聖堂;首先是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緊接著是白金漢宮。後者的小聖堂因戰亂毀損,2002年由女王畫廊後側搬遷至度假屋旁。在女王的請託下,菲利普親王為此設計休憩座椅。

倫敦塔(Tower of Londo)中央白塔(White Tower)的小聖堂已於近期修復,目前開放主日崇拜。

「掌權者竭力提供機會,讓人們再次擁有神聖殿堂。這也是女王在王室和行事作為上的依靠,它展現於各個層面」,鮑德溫說。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