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9 天路客

《耶穌的神蹟》動盪中的安穩所在──耶穌平靜風和海

檢舉
于禮本 于禮本 追蹤
"Christ in the Storm on the Sea of Galilee", by Ludolf Bakhuizen, 1695

◎于禮本(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

耶穌與門徒在海上經歷風暴、令其止息的神蹟篇幅甚短,卻重複出現在馬太(第八章)、馬可(第四章)與路加福音(第八章)。

馬太福音第八章描述了耶穌所行的一連串神蹟,如潔淨大痲瘋病患、醫治百夫長的僕役與彼得害熱病的岳母、驅趕被鬼附的,「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在這之後,耶穌吩咐門徒駛船前往加利利海對岸;途中遭遇忽起的風暴,門徒在情勢險峻之際叫醒睡著的耶穌,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耶穌反問:「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膽怯呢?」而後起身命令風浪止息。

事件裡突襲的風浪、安睡的耶穌、驚慌害怕的門徒,以及耶穌統管自然的權柄等,皆是此神蹟的詮釋重點;在藝術表現上亦不例外。

這個主題在早期基督教藝術中數量極少,至今僅存一件六世紀的草圖。然而,若干參考古典晚期圖範而來的中古早期作品,如教堂壁畫與象牙雕刻等,卻都描繪了此場景,顯示此主題在早期基督教藝術中的出現頻率與重要性,或許遠高於目前所知。

圖1. Jesus Calming the Storm; Stuttgart Psalter, ca. 820; fol. 124r; Württembergische Landesbibliothek Stuttgart, Bibl. fol. 23

展現上帝在急難中的眷顧
以一件西元九世紀出自首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查里大帝(Charles the Great, 747-814)皇家修道院的聖詠經(Psalter)為例,搭配詩篇一○六篇的插圖便是「耶穌平息風浪」(圖1)。在內容上,這種新舊約彼此對應的圖文安排展現出預表學(typology)的詮釋。

詩人訴說其先祖「不明白你的奇事,不記念你豐盛的慈愛」,然而神仍「因自己的名拯救他們,為要彰顯他的大能……,他聽見他們哀告的時候,就眷顧他們的急難」;而「耶穌平靜風浪」作為對應的插圖,便透過小信的門徒與耶穌命令風浪停止的作為來具像化詩篇的內容。在藝術手法上,圖中透過僅見頭部的「風神」與海怪來象徵「興風作浪」,則沿襲了古典藝術傳統將自然元素擬人化的表現。

圖2. ivory panel of the Latin Gospel Lectionary MS. Douce 176; ca. 800; Bodleian Library, Oxford

另一件參考古典晚期圖範的例子,也是查里大帝所委製的經課集(Lectionary),這件作品同樣有著預表學的構思(圖2)。它的封頁象牙雕刻以肩扛十字杖、踹踏獅蛇的「凱旋基督」為主題,呈現詩篇所描述的聖子真貌:驅趕黑暗邪惡、擁有神聖勝利的萬王之王(詩篇九十一篇13節:「你要踹在獅子和虺蛇的身上,踐踏少壯獅子和大蛇。」)

邊框場景則展現耶穌人子的出生、洗禮與神蹟事工;而位於「凱旋基督」正下方的「耶穌平靜風浪」正屬於諸多神蹟之一,但同時耶穌沉睡於船上的描繪,也點出了人子的疲憊。

圖3. Bible moralisée, 13th century; British Musuem Harley 1527, fol. 26v.

凸顯掌管萬有造物主身分
自十一世紀起,這個場景尤其盛行於手繪經書中,興許與「教會之船」寓意的流行有關。例如,在一件十三世紀的作品中(圖3),原本船上的門徒被削髮剃頂的修士所取代,暗示出這艘船是行於風浪中的「教會之船」的意象,而「同船的救主」則是教會面臨危機時的盼望。

在此風潮下,原本沿襲自古典藝術傳統的擬人化自然元素,也自十三世紀開始逐漸轉變為惡魔形象,影射外在的險惡風浪是源於撒但的阻擋攻擊,以至於有些作品甚至描繪了耶穌直接對著岸邊吹著惡風的妖魔發令制止。

圖4. Master of the Hitda Evangely, The Storm on the Sea, ca. 1020; Meschede Darmstadt Cod1640, fol. 117r; Hessische Landes- und Hochschulbibliothek

整體而言,此主題在中世紀常見的選景類型有三:

1.在船上沉睡的耶穌,以強調祂之於外在不為所動的安穩;

2.耶穌起身平息風浪,以凸顯其掌管萬有的造物主身分;

3.合併上述兩個階段(耶穌在畫中重複出現),以交代事件進展順序。

即便中世紀的風格多傾向敘事性的情節說明,卻也不乏作品會透過誇張傾斜的船身與飄揚的船帆,來暗示動盪與危險(圖4)

圖5. Rembrandt, Storm on the Sea of Galilee; 1633; oil on canvas;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Boston

戲劇畫面呈現師生內心對比
上述圖像傳統與內容詮釋在日後維持不變,僅在風格上隨著對寫實或內心情緒傳達的追求而有所轉變。

隨著十六世紀風景畫的萌芽發展,畫家偏好「驚險時刻」的戲劇性,透過厚重捲雲、層疊風浪與飛濺浪花、船身傾斜至翻覆的角度、強烈的光影對比、門徒慌亂的神情、極度繃張伸拉的動作等,來呈現力抗緊迫的情緒張力(圖5),並影射門徒心緒的翻騰,同時也讓放鬆沉睡的耶穌成為強烈對比。

時至十九世紀,整個歐洲都面臨了戰爭與社會動盪的挑戰。當拿破崙三世(Louis-Napoléon, 1808-1873)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Second Empire, 1852-1870)時,此主題在法國教會圈再度成為熱門題材。

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 1798-1863)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以此主題創作了不下八件作品(圖6):幾乎連結一氣的低垂陰鬱天色與海浪、傾斜飄盪的船隻、在強風中不受控翻捲的船帆與繩索等,傳達出壓迫的氛圍,也呼應了當下時局與人心的惶然不安;僅船尾處耶穌身上的白衫成為畫中微小亮點,有如暗示了希望與出路。

圖6. Eugène Delacroix, Christ on the Sea of Galilee, 1853; oil on canvas, 47.6 x 58.1 cm;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在險境安憩耶穌懷中的關鍵
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興起,好憐憫你們……。」(以賽亞書卅章15、18節)

「動盪中的安穩所在」無疑是此事件的提醒之一。我們可以在門徒的害怕、懷疑、甚至埋怨的反應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從人性角度不難理解,我們習慣專注眼前的危機,勝過對神的信賴與祂的拯救應許;總是先忙於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嘗試解決困難,直到一籌莫展才轉而尋求神的指引,甚至還嘀咕祂的延遲介入。在情緒攪擾中,我們往往落入失憶狀態,不但忘了數算之前所經歷過祂的恩典與信實,也忘了那位愛我們至死的好牧人,是不可能離棄祂的小羊於險惡而不顧。

每當滿眼只有鋪天蓋地而來的巨浪,我們的心也隨之迷失在這些令人膽顫的呼嘯聲中,以至於對神的溫柔安慰與指引充耳難聞。然而,信心的實踐是不因眼前所發生至暫的事實(Fact)而動搖,而是要飛越它們,看到永恆的真實(Truth):那位在萬有之上、有著不變信實與施恩不倦的良善救主不僅與我們同在,且理解、憐恤我們至深。

圖7. Jan Luyken, The Personified Soul sleeping peacefully on Christ's lap during a storm; etching, Amsterdam, 1678 – 1687

神的應許與永恆的真實,不僅是我們得以在震盪中不迷失的主錨,且能讓這些浪擊,轉化為提升信心堅韌度的助力。如一件十七世紀的寓意性版刻所示(圖7),即便上有烏雲閃電,下有洶湧波濤及惡者威脅,然而畫中擬人化的「心靈」,卻能因著全然信賴而在險境中休憩於耶穌懷中,安穩得力;深知祂掌管一切,且顧念寶愛我們。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