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1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調查:後疫情時代4成公司延續彈性上班 家庭關係衝擊值得關注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梁敬彥 追蹤
後疫情時代的工作樣貌大不同,企業和員工都要跟上潮流(梁敬彥攝影)
後疫情時代,可望增加更多非典型的工作機會,也就是說,固定場域辦公的工作型態將會逐步被裂解,「世界都是我的辦公室」的疫後新時代將會來臨。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與亞洲大學心理學系李志鴻副教授,今天(十月21日)舉行記者會發表「2021居家辦公對職場工作及生活影響研究調查」。結果發現,疫情三級警戒前,66.5%的職場工作者完全在辦公室工作;進入後疫情時代,49%希望採取「辦公室與居家混合的工作形態」;當疫情警戒減緩,仍有四成 (39.4%) 的公司/企業表示,會延續居家辦公的彈性上班方式。

66.7%家長認為跟孩子擁有更多共同回憶

而在三級警戒的家庭關係與生活層面,58.3%的受訪者認為,居家辦公後的親子關係有增進,其中66.7%的家長認為跟孩子「擁有更多的生活記憶」。在三級警戒居家辦公期間,獨力承擔家務者,女性是男性的2倍,這也讓37.2%的已婚女性認為幸福感減少,值得注意。

蔡淯鈴分享

在台北真理堂聚會的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創辦人蔡淯鈴表示,她是在看到國外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對於夫妻與親子關係經營的衝擊相關調查後,對於台灣在三級警戒期間居家辦公,對於婚姻家庭與職場的樣貌產生興趣,於是連結了前尼爾森行銷顧問公司專案研究處副總監黃志鵬,及亞洲大學心理學系李志鴻副教授,共同進行這次的調查,提供企業以及家庭參考。

蔡淯鈴表示,疫情三級警戒前,超過66.5%的職場工作者認為「不進辦公室就沒有辦法工作及開會」,近60%的人也完全沒有居家辦公的經驗。調查發現三級警戒期間,有34.8%的工作者部份居家辦公;31.9%完全居家辦公;只有26.8%在公司/工作場所上班。

因為疫情三級警戒的震盪,進入後疫情時代,84.5%的職場工作者已經適應線上開會及完成工作。根據這份調查顯示,後疫情時代,只剩下36%的人傾向完全在辦公室辦公。

調查也發現,在居家辦公期間,一般員工一週參與線上會議及討論的時間為8.9小時,高階主管及負責人每週更平均花12.9個小時在線上會議,進入後疫情時代,52.9%的企業也可以接受員工居家辦公及彈性工作。

調查也針對三級警戒期間,居家辦公下,工作生活界線與自我工作效能的關係進行了解。

結果顯示,可以劃分界線的人,工作效能提升的比例為42%,不能劃分界線的工作者,其工作效能降低的比例則高達48.3%;因此,能否把工作與生活的界線劃分清楚,與自我的工作效能提升有著絕對的關係。58.3%的人表示居家辦公增進了親子關係,主因是有更多時間陪伴小孩。

對未來疫情或緊急事件公司會採取的彈性上班方向是:33.6%的企業遇到緊急事故時,員工可申請或報備居家上班,38.6%的企業認為透過網路仍可以有效管理 。蔡淯鈴說,後疫情時代,可望增加更多非典型的工作機會;也就是說,固定場域辦公的工作型態將會逐步被裂解,「世界都是我的辦公室」的疫後新時代將會來臨。

李志鴻副教授:建立家務夫妻共同分擔機制

亞洲大學心理學系李志鴻副教授則提出,調查顯示37.2%的已婚女性在三級警戒期間幸福感降低,是源自家務一肩扛,所以夫妻共同分擔家務是重要的這份調查顯示疫情下的家庭關係與生活:居家辦公後,33.1%工作者增進了與配偶/另一半的關係,僅10.3%變差;更有46.6%增進了親子關係,僅少數的7%變差。

增加親子關係的主要原因(可複選):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小孩 (72.5%),擁有更多共同的生活記憶 (66.7%),更多一起吃飯的機會 (65.5%),小孩更了解自己工作的辛苦 (40%)。

他說:「疫情洗禮下,在歷經了疫情這麼大的變故後,有的人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認識自己的人際關係,以及自己所處的世界。不管主管或員工,從對居家辦公的抗拒到適應,都需要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節奏。

家庭關係品質是家庭幸福感的重要成分,太太聚焦「互動品質」,也就是教會常提的五種愛之語;先生則滿足於「共處時間」,「看得到人」就是關係不錯,這就是男女大不同。

他建議伴侶之間需要協商共同機制,來決定家務或家庭關係上要做甚麼?怎麼做?做到甚麼程度?且這個機制必須敏感於伴侶各自和共同的生活品質。

疫情提醒了家務協商機制的必要與助益,也是上帝給每個家庭成員的學習。

2021居家辦公對職場工作及生活影響研究調查,調查對象為18-65歲的工作者,回收有效問卷為一般員工1422份,ˋ407份為企業主管。

李志鴻副教授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