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5 天路客

超越限制的心─思想電影《馭風男孩》

檢舉
徐硯美 徐硯美 追蹤
電影《馭風男孩》裡的威廉、姊姊和父母。(劇照來源:Participant Media FB)

◎徐硯美

上帝對人的激勵往往不是從人所專注的「問題」出發的,而是要我們將專注放在超越問題的「眼界」上。

以賽亞書五十四章1-4節便是一例:「你這不懷孕、不生養的要歌唱;你這未曾經過產難的要發聲歌唱,揚聲歡呼;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這是耶和華說的。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不要懼怕,因你必不致蒙羞;也不要抱愧,因你必不致受辱。你必忘記幼年的羞愧,不再記念你寡居的羞辱。

這段經文充滿著幾個關鍵字──要、不要、必。這代表一件事,上帝不是把這段經文當作一種「安慰」或「建議」,而是當作「命令」,且這道命令背後有著祂早已預備好的「應許」。它的經文結構,是將所有的應許放在前面,後面才提及人應該要「忘記」以及停止「紀念」的。可是,對於領受這段經文的人的現實來說,感受是相反的,因為他是正在經歷限制、貧窮、荒涼、懼怕、蒙羞、抱愧、羞辱等。

假如,我們只是耽溺在這各種現實的困境之中,對於上帝的命令與應許,就會覺得是「強人所難」甚至是「天方夜譚」,可是,倘若我們相信這些命令與應許的真實,現實中的困境仍在,但卻能成為通往真實的一條路。

馬拉威失學少年真實故事
電影《馭風男孩》改編自威廉‧坎寬巴的自傳《The Boy Who Harnessed the Wind:Creating Currents of Electricity and Hope》,由《自由之心》的男主角、奈及利亞裔的英國男演員奇維托‧艾吉佛自編自導自演。故事的背景是在馬拉威,當時正值各種天災的襲擊,前一年才經歷長期的雨季,隔年又開始長期的旱災,這對當地農耕技術尚停留在最原始的「看天吃飯」的農民來說,倍感辛苦;無法度日的,紛紛將地賤賣給菸草公司,舉家搬離貧困的農村。

威廉‧坎寬巴一家也是世代務農,父親(奇維托‧艾吉佛 飾)被稱為鎮上最正直的人,他是一個基督徒,每逢用餐,必定牽著全家的手禱告謝飯。但是,他所耕種的玉米田並沒有倖免於天災的侵襲。即使如此,他還是努力地省出了一點費用,讓威廉上學。

去到學校的威廉,求知若渴,把握每一分一秒學習,特別威廉本來就對機械有天分,還靠著維修鎮上一些家電賺取外快,所以到了學校的他,對學校的科學課相當有興趣。可是,他後來才知道,父親只繳交了學費的頭期款,隨著家中的田地遭受旱災的影響,無法再支付任何維生以外的額外費用,於是威廉就被學校的校長趕出學校,成為了一個失學的少年。

非洲打水風車

飢荒失序  不甘對命運妥協
失學的威廉依舊不死心,他透過各種方式,讓負責學校圖書館的女老師,允許他留在圖書館內查詢資料。他發現一本有關「再生能源」的書,在書中他發現「風力發電」的原理,也讓他萌發了以風力發電啟動抽水幫浦,為父親的農田建立一個簡單的「灌溉系統」,這樣就能把地下水抽出灌溉,也就不用等待下雨。但是,想法是有了,卻缺乏組裝的材料以及建構的人力。

隨著旱災越來越嚴重,威廉父親的田地已經幾乎種不出任何東西,把所有的農作物賣出了,一家人一天也只能夠吃上一餐。當時,馬拉威總統大選剛過,正逢總統來到威廉所屬的部族,部族中的首領企圖在總統到訪時發表一點演說,要求政府關注當地的旱災與飢荒,沒想到因為口氣激動,就被認為是反對者而被拖至一旁,毆打成了重傷。

災害帶來的是秩序的混亂,許多的人因為餓得發慌,便開四處掠奪,包括威廉家最後的糧食都被搶光,被搶的時候,威廉與威廉的父親不在家,僅剩下母親、姊姊還有襁褓中妹妹。父親覺得愧咎之下,開始連一餐也不吃了,把所有的食物都讓給了家中其他的人,在母親的眼中,他的這種行為無疑是慢性自殺。

威廉眼見家中無以為繼,便希望姊姊能夠說服學校中的科學老師,將老師腳踏車上摩擦的車燈發電器拿給他來組裝風力發電機,其實,這位科學老師早已跟姊姊談起戀愛,並且向她求婚,要她離開父母,去到大城市裡生活。而姊姊也就此答應了科學老師,拿回了發電機,她的目的是希望家中就此能少一個人吃飯,也成全弟弟的「實驗」。

威廉(William Kamkwamba)2013年獲選為《時代雜誌》「30歲以下就改變世界的30人」。攝於2012年。 (照片來源:Howard County Library System/flickr/cc)

困難是起點  信心是動力
威廉開始著手製作,他成功地用一個小型的風機讓收音機有了電力,可是,當進一步要求父親將腳踏車拆了給他製作大型的風機時,父親卻異常憤怒。龐大的壓力讓父親的理智崩潰,他向威廉咆哮,別再做甚麼「從風帶來水」的夢了,要威廉老實地跟他一起耕作。可是,威廉沒有放棄,他始終相信環境再怎麼糟糕,改變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只要嘗試,一定有機會。

最終,威廉的父親決定放手一搏,讓威廉去試試看,結果,這台在馬拉威立起的第一臺「陽春型」的手組風力發電機,搭配了一台威廉維修好的廢棄抽水幫浦,真的將井裡的水抽起,流進了灌溉的水道,大幅改善了父親農田乾旱的狀況。

威廉的故事在2006年,也就是他製作風力發電機之後的六年,被媒體發現,他去到TED進行全球性的演講,這個以一己之力,自學不輟,改變家族以及部族命運的故事,才讓全世界知道。他在演講的最後,對台下的聆聽者說:「I say to you, trust yourself and believe. Whatever happens, don’t give up.」(我要對你說,信任你自己,並且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不要放棄!)

為何我們需要「信仰」?正是因為在現實之中,我們是知道為何而做才相信,可是在信仰之中,要讓我們學會先相信,才學會如何去做。然而,這裡還有一個模糊地帶,會不會有一種狀況,是只有相信,卻沒有任何作為呢?雅各書二章說,「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在信仰之中,從問題走往超越的這條路上,困難是起點,信心是動力,行為是步伐,恩典是陪伴,而最終認識上帝並依靠祂,將我們的生命帶到更高的層次,便是真正的目的地。

威廉‧坎寬巴沒有被現實困住,他沒有妥協,始終相信哪怕能夠做點甚麼,即使現實不一定立即改變,心卻已經改變了,而在信仰中,一旦我們的心改變了,現實,也就會跟著改變了。

影片介紹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03-29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奇怪的願望
2024-03-29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是誰蒙蔽他的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