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3 基督教論壇報 / 專欄文章

【華神專欄:從神學進入社會】重拾專注力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當我們真正專注的時候,我們想的很少是目標或計畫,而是把注意力和焦點集中在我們關注的事上。我們最專注的時刻,往往也是最少關注自我的時刻。

◎謝樂知(中華福音神學院新約副教授、高雄分校教務主任)

三十年前,當電腦還是DOS和倚天系統的年代,那時電腦是個笨重的產物,帶也帶不走,非得你就近它才行。但三十年過去了,電腦越變越小,從桌機變作筆電,從筆電變成平板和手機,再變成各式各樣穿在手上、戴在頭上的穿戴裝置。科技的進步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使得生活變得越加便利,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好像越加頻繁和密切。

科技越發達  注意力越短
然而,科技的發達卻也給我們帶來重大的隱憂,專注力的匱乏便是其中之一。Line、臉書、IG、Email不時叮噹、叮噹的作響,召喚我們,要我們查閱並回覆最新的信息。

久而久之,看手機變成反射動作,只要一有空閒,哪怕是幾秒鐘,也要把手機拿起看看有沒有最新的新聞和信息、最新的動態。網路供應商為了增加收益,也是卯足全勁,將最新穎、最有趣甚至最無腦的影片,不斷地發送到我們手機中,想盡辦法要延長我們使用手機的時間。許多人因此沈迷在使用手機,難以抗拒手機的誘惑。

「專注力」因此成了稀有的資源,「拖延」成了許多人的日常。我們專注的時間是越來越短,youtube的影片也因此越做越短,書籍也越印越薄,發行量也同樣日益縮減。為了拯救我們這些受困其中的人,市面上大量湧現許多有關專注力的書,教導我們如何藉由制定目標,詳列工作紀錄,善用蕃茄鐘APP等增加工作效率,要尋回遺失的專注力。

專注是放下自我  讓對方呈顯自身
然而,專注力並不只是制定目標和排定工作期程而已。這些方法也許有助於短時間的專注,但咬緊牙關以強制力逼出來的專注,最終可能因抵不住誘惑而以灰心失敗收場,或是在達成目標過後,反而以報復性的消費做為補償,最終是故態復萌,周而復始。

那麼,什麼才是專注力?其實,當我們真正專注的時候,我們想的很少是目標或計畫,而是把注意力和焦點集中在我們關注的事上。我們最專注的時刻,往往也是我們最少關注自我的時刻,像是看電影、聽音樂、欣賞畫作等。

法國思想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曾如此形容「美」帶來的專注:「美是世上事物帶來的一種引力,然而,美將我們隔離在外,同時也要求我們放下自我,包括根深柢固的想像。我們總想吃盡一切我們所追求的事物。但美與此不同,我們切慕美但卻不願吞吃她。我們希望美如其所是的呈現自身。」(Gravity and Grace)

換言之,專注不是積極的追求和搏命的抓取,也不是意志的凝聚和精神的緊繃,相反的,專注是開放和無為的姿態,靜心等候,讓事物如其所是的呈顯自我、向我們說話。

以打球為例,球場上的球員當然是以得分和贏球為目標;但任何在場上打球的球員都知道,比賽當下球員最專注的時刻,腦中所想的絕非最後的得冠,而是場上球員的一舉一動: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步伐,等候那零點一秒的瞬間出手、傳球亦或跑位。

愛就是專注  聆聽對方聲音
專注是放下自我,讓對方呈顯自身的過程,為此,專注和愛離不了關係,因為愛同樣也是放下自我,並讓對方顯大的過程。無怪乎聖經常將愛與專注相提並論:「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馬可福音十二章30節)

耶穌曾講過一則有關愛鄰舍的比喻(路加福音十章25-36節),比喻提到一位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人,他落到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祭司和利未人見他倒臥在地,非但沒有幫助他,反倒繞道而行,唯有撒瑪利亞人看見並動了慈心。

這比喻其實也是一則有關專注的比喻。祭司和利未人因為缺乏愛,因此他們無法(也不願)駐足停留,專注聆聽對方的需要。相反的,撒瑪利亞人因著愛的緣故,他願意放下自我(自我的渴望和目標),停下腳步,用心觀看並聆聽傷者的需要,騰出空間,讓傷者的需要向他說話、抓住他、撼動他的心;以致他不得不伸出手,付出金錢、時間和生命。

愛就是專注。愛就是駐足停留,敞開自我,仔細聆聽和觀看的能力。愛就是當我們回到家中,看見心愛的家人時,我們可以放下手機,放下手邊的工作和計畫,細問對方:今天好嗎?愛使我們可以靜心等候,專注聆聽對方的聲音。

欠缺專注力更深層原因
這世界的專注力越來越短缺,過多的誘惑無疑是原因之一,因此,明訂目標確實多少有助我們提升專注力。但是,專注力的欠缺實則有更深的原因,原因在於我們缺乏對事物的熱情和對事物的愛。換言之,我們缺乏委身的動力,太過專注於自我,而我們的慾望又像是無定的流水一樣,一會東一會西。

因此,若要專注,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目標和計畫,而是對事物的愛,唯有愛能如慈繩愛索般牽引我們,使我們長時間投身其中而不覺疲乏困頓。然而,現實是我們手邊有許多工作,多半不是我們選擇的,也大多不是我們喜愛的。這時我們需要轉換心態,將我們手邊的工作獻上給上帝,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三章23節)。

讓愛主和事主的心,主導我們手所做的一切;讓我們手所做的一切,在愛上帝之中找到定位。唯有愛能給予安息──駐足停留且樂在其中的能力。

謝樂知
中華福音神學院新約副教授、高雄分校教務主任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