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3 基督教論壇報 / 專欄文章

【華神專欄:從神學進入社會】搭建社區福音橋 讓愛與福音具體可見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如何讓身處在台灣這片土地的百姓,早日認識信仰、相信耶穌?「搭建福音橋」是傳福音最有效的方法,我們不妨從馬偕博士在台灣的醫療傳道生涯,進行反思與應用。

◎柴子高(中華福音神學院高雄分校主任暨實踐神學副教授)

夏忠堅牧師曾問過一個問題:如果讓社區民眾票選住家附近最受歡迎的鄰居,你想誰會上榜?我猜便利商店會得高票,因為可以買咖啡、提款和繳費。夏牧師繼續問:若票選不受歡迎的鄰居,教會不知道會不會上榜?

因為社區居民週日上午想補眠時,教會卻高聲唱歌、打鼓擾人清夢,成為不受歡迎戶。這是許多社區型教會的挑戰,若教會能成為好厝邊,作社區的光和鹽,將有助於傳福音的果效。本文將反思馬偕醫療事工的目的與價值,作為今日教會的參考。

大航海時代開啟福音港口

近代福音傳入台灣的兩位福音先鋒,一位是南部的馬雅各醫師,另一位是北部的馬偕牧師,他們都採取醫療宣教的傳道精神。

宣教士採用醫療佈道有其時代背景:當時列強以船堅炮利打開與大清國通商之門,英法聯軍清國戰敗,因為台灣地理位置優越,於1858年簽訂的《天津條約》要求台灣開放四個港口通商:安平、淡水、雞籠(基隆)、打狗(高雄)。這些港口也成為福音進來台灣的基地,馬雅各於1865年先到台南、後到高雄旗津;馬偕則是1872年到淡水宣教。

宣教工作受到通商條約保護,但台灣民眾對宣教士表現不太友善,可能視宣教士為帝國主義同路人。馬雅各在台南看西街的診所被暴徒破壞,馬偕的淡水住所也遭攻擊。在這樣的敵意和衝突中,要讓人願意聽福音非常不容易。於是宣教士需要透過醫療事工來化解敵意,獲得友誼和信任。

昔日偕醫館外貌。(典藏 者:真理大學校史館,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CC BY-NC-SA 3.0 TW)

醫療宣教救人轉化民心

馬偕的《福爾摩沙記事:馬偕台灣回憶錄》,是我教「台灣教會與社會」這門課,學生需要閱讀的書。書中提到醫療服務在艋舺(萬華)產生的果效。馬偕回憶宣教之初:「每次到該地,走在路上,都被人辱罵、嘲笑和作弄。好幾百個孩子會在我們前面邊跑邊叫的嘲弄我們,後面也跟著一堆人,向我們丟橘子皮、泥巴和臭蛋。」(154頁)

因為醫療服務,兩年後艋舺居民的態度有很大的轉變:

那天傍晚,我們坐在一間大廟前,就是幾年前我們與暴徒相遇差點被殺的地方,同樣的那些艋舺的頭人這次也都在隊伍中,當他們走向我們時,他們停下來並很友善的來向我們致意。在天黑前,我一共拔了五百一十三顆牙齒,並向一大群人演講。這是多麼大的改變!」(158頁)

馬偕原本並不是學醫的,當他預備宣教之前,學習一些實用醫學技術,像是拔牙。他總結出醫療宣教的價值:

醫療宣教的重要性不需再強調,了解現代宣教歷史的人都知道其重要性。我們一開始在台灣工作就特別強調神所做的事及所說的話,並透過醫療工作,而開啟了馬上可以助人的大門。在我所接受的各種預備訓練當中,最實用助人的,莫過於在多倫多及紐約所受的醫學訓練。我發現人們因各種疾病而遭受痛苦,若能夠解除其痛苦並醫治其疾病,會使宣教工作獲得朋友及支持者,並得到他們的感激。」(297頁)

偕醫館開刀手術的情形,右二為馬偕。(典藏 者:真理大學校史館,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CC BY-NC-SA 3.0 TW)

醫療傳道模式的反思應用

回顧台灣教會歷史,我們要感謝主差遣祂的僕人們,把基督救贖的福音帶來台灣。再者,教會應看重「台灣教會史」的價值,認識宣教前輩佈道策略的優點。以歷史為師,不是複製過去的做法,而是要了解一個佈道模式的有效,是與當時社會背景有關。

比方說,從事英語教學與福音傳播逾70載的彭蒙惠老師,在民國51年開播「空中英語教室」節目。因為台灣有龐大英語學習人口,可是當時缺乏英語學習資源。但多數人家裡有收音機,所以透過廣播學英文是很好的平台。神使用彭蒙惠老師,服事了那一世代的青年學子。

如今台灣的醫療和健保舉世稱羨,我們可能不需要設立新的基督教醫院;但我們可以學習醫療傳道的精髓——「幫助痛苦人,見證神的愛」,轉化並進入教會所在的社區。人們把身體的病痛交給醫療體系,而教會則關顧人的心靈。

眼見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筆者過去牧養的教會,有社區關懷據點的事工,我嘗試將醫療傳道的精神,轉化為「心靈關懷小站」。每次與兩位據點的長輩個別關懷半小時,我與師母先是傾聽他們的需要,後牽起長輩的手,為他們祈求禱告與祝福。我們沒有醫療行為,而是關顧人的心靈。藉著禱告把人的悲苦帶到神的面前,也希望能將神的愛與安慰帶給這群長輩。

讓神的愛與福音具體可見

筆者研究台灣教會史,發現十九世紀來台灣的醫療傳道者,包括馬雅各、馬偕以及後來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蘭大衛醫生父子、八里樂山療養院戴仁壽醫生……,他們都活出了非常值得今天教會學習的地方,就是「讓神的愛和福音成為具體可見」。

神的愛使人產生具體行動,保羅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五章8節)當宣教士醫師順服上帝的差遣,不遠千里來到醫療落後的台灣,幫助人減輕痛苦,他們以行動證實所傳的道,使得神愛世人的福音更具有說服力,也讓有傳統信仰的台灣人,願意留心聽他們所傳的福音。

回歸到教會如何成為社區的好厝邊、在社區搭起福音橋?我們看到台灣教會史有許多美好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繞我們。相較於馬偕的時代,今日台灣仍有很多的需要,只是需要不同。或許教會弟兄姊妹可以透過小組或團契時間,進行腦力激盪,探討以下的問題:「我們可以為社區做什麼,好讓神的愛和福音成為具體可見?」願主賜福予教會,在所在的社區活出神的愛,見證神愛世人的福音。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