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2022十大影響力新聞回應】劉曉亭牧師: 烏俄戰爭和疫情引爆末日戰想像,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挑戰大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劉曉亭牧師(圖/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李容珍/台北加州連線報導】「2022論壇報十大影響力新聞」評選,本報專欄作家、美國加州聖地雅歌台灣基督教會劉曉亭牧師受訪時表示,當這些新聞整合起來看的時候,「神的國與人的國,錯綜複雜在交戰,也愈來愈激烈」,沒有人可以預測下一步是什麼?

他認為,未來教會的宗派、大小教會爭競都將打破;面對所有事情都不確定,展望未來我們需要有謙卑的心,也求主擦亮我們的眼睛,讓我們在複雜情勢中,看見核心價值的原則,持守應持守的,並對未來教會被煉淨存有信心。

烏俄戰爭引爆實體大戰想像
劉牧師說,他比較關心的是,從這些新聞我們需重新省思,很多過去的思維必須改變。以下他提出三點看法:

一、2022年是個警鐘,讓人想像未來末日實體戰爭的可能性。他說,烏俄戰爭影響全世界,也引爆諸多問題;尤其是人類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想像。

過去神學上的解釋,末日戰爭是屬靈的戰爭,或意識形態的對抗,而不是世界毀滅性的大戰。事實上,人類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就很理性地避免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以前多數的人也不認為台海會發生戰爭,但是烏俄戰爭卻讓人們點燃了這個想像。至少國際上非常擔憂害怕,雖然多數的國人仍然老神在在。

烏俄戰爭對全球的傷害,讓我們看見啟示錄對於末日各種災難的預言,變得非常真實;也就是未來發生規模很大的戰爭,是有可能的,這讓我們對末日觀重新省思。

因著烏俄戰爭將原本複雜的國際情勢攪動得更大,不僅是中俄之間的關係,以及美中的關係,甚至影響到美國和歐洲之間的關係,讓人發現原來地球村彼此之間的關係非常脆弱;只要稍有裂縫,整個世界就被震動。而且可以明顯看出,美國已經失去過去主導的地位,整個世界進入新的秩序。已經沒有一個國家能主導整體世界情勢;這反而更符合啟示錄提到,有一個大國,會聚集很多國家,與聖靈爭戰,然而真正的領袖是一個敵基督,並非一個強盛國家,可能是某個政治領袖(明星),也可能是某一種主流文化,或與聖經相悖逆的思想。

經濟泡沫化後 元宇宙將進入成熟環境
劉牧師說,美國受到通貨膨脹的嚴重打擊,政府對通膨的處理,使強勢美元打擊日圓暴跌,阿根廷也創匯率新低,對全球經濟帶來新的衝擊。現今的經濟崩盤從疫情開始,美國卻不斷印鈔票,將疫情後的衰敗帶動股票的反轉飆升。

後疫情時代大家都留在家裡,就必須依靠網路,而這提供元宇宙強大的養分。「養分」的背後,是美國的貨幣寬鬆政策,不斷印鈔票、多次給民眾紓困金,讓大家都不想再工作;因為從政府拿的錢比賺得更多;而且股票只漲不跌。

他說,預估明年整個經濟泡沫幻滅,景氣會變得更加低迷,可能暫時沒有人會談元宇宙。這就有如當年的網路發展,一出現時,眾人一窩蜂投入,變得泡沫化,但也因為經過泡沫化過程,才孕育出現今成熟的網路環境。他相信元宇宙的發展,也會經過泡沫化過程,然後終究會迎來元宇宙的成熟環境。

面對世界巨變 重思基督信仰價
劉牧師說,烏俄戰爭把美國從「神壇」推下去,背後的推手又是新冠疫情。美國為應付疫情大量印鈔,疫情又催生元宇宙的概念,每個事件都錯綜複雜、環環相扣,就像一塊拼圖,進而衍生許多問題,

二、元宇宙將是未來趨勢,基督徒的教會觀勢必受到摧毀性的重建。但是教會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他說,2024年的選舉,對台灣至關重要。很多教會和基督徒談到要奪回政治山頭,就想要支持某個候選人,這也是從傳統教會型態產生的觀念。但是經過疫情,教會的末日觀和教會觀也要改變。教會已經不再是一群人去作禮拜的教會,如何保存基督信仰的價值,需基督徒重新去思考。

基督徒的肢體生活或教會生活,又將會如何展現?劉牧師表示,如果我們要帶人去教會,是否仍用過去的方式,帶人到實體的教會?事實上疫情後,許多基督徒上直播和線上聚會,不再回到實體聚會。因此還是請對方上網路,想聽誰的講道就聽誰的。這樣若是不行,該怎麼辦?面對世界的改變,教會警覺到了嗎? 

劉牧師表示,2022年我們處在變動當中,必須重新質疑過去習慣的思維。從聖經神學角度來看,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未來宗派會被打破,教會之間的爭競,有多少人數的概念,進入網路時代之後會完全改觀。他以自己的教會為例,有三種語言崇拜,教會人數在150至200人,台語堂約40人,國語堂60人,英語堂40人;加上兒童,從實體教會來說,可能算不上中小型教會,但是主日直播,台語堂約2千人觀看,國語堂從2千人到2萬人觀看,平均也有1萬人觀看。若說教會有1萬人,也不盡然,因為線上聚會的信徒觸及不到。因而未來教會可能不用人數來定義,可能會朝國度性發展前進。

上帝煉淨教會 面對困難重整信仰
三、去牧師化,信徒人人皆祭司。在網路時代或元宇宙時代,甚至沒有真實的牧師,但卻有他的粉絲。未來教會的牧師和信仰領袖,可能是虛擬機器人程式的數位牧師,也可能是工廠老闆,週末牧養他的員工⋯⋯;對傳統的教會領袖或牧師的看法也會被改變。

劉牧師說,從馬丁路德改教至今,上帝一直在煉淨教會,但是當傳統框架被打破後,教會和信徒將無所適從,這對教會和牧者都是很大的考驗。因為所有的事情都不確定,教會徘徊在尷尬的十字路口,大家亦步亦趨向前,都在彼此觀望。但他相信這是一個「信仰重整期」,教會需要謙卑放下成見,接受神擺在我們眼前的情景,更多回到使徒行傳,思考有關教會的本質。當教會前進時,仍需要有真理這一把尺,教會是合一互為肢體,其次是去階級化,信徒人人皆祭司。

相關新聞:

歲末回首 我們記錄了這一年的動盪與看見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