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2 基督教論壇報 / 社論言論

【社論】面對百年來最慘烈流行病  再思地球生態的平衡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編採 追蹤

【本報主筆】在經歷了創紀錄的2020高溫年之後,受到反聖嬰現象的降溫影響,今年迄今的地表溫度增幅相對和緩了許多。依據英國氣象局的觀測資料,今年頭4個月的溫度比前6年(2015-2020年)的同期都低,可是仍然在高成長的升溫預測趨勢裡演進。

由於這波從去年持續來的反聖嬰現象已近尾聲,降溫的效果將會逐漸消失;加上許多國家的疫情趨緩,經濟活動大幅增長,使得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快速上揚,今年四月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已達419 ppm,又創三百萬年以來的新高。

預計從夏季開始,全球的均溫還是會像趕進度一般向上抬升。例如一進入五月,北極圈附近的氣溫已接近32°C,俄羅斯莫斯科的高溫連續多日打破紀錄,加拿大的中部也異常溫暖,森林野火肆虐,消融的冰面騰起濃濃的蒸氣。

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發生的高溫現象,透露出全球氣候接下來要面臨的情勢。因此,各國氣象單位都預測,今年的均溫仍會擠進高溫排行榜的前7名之內,也就是延續地球整體暖化的格局。

全球氣溫升高已呈現常態化發展
聯合國的世界氣象組織在五月底發表了《全球一年期至十年期氣候最新通報》,特別指出在未來的五年(2021-2025)期間,至少會有一年的全球年均溫會比工業革命時間的基準值高出1.5°C,最高甚至會達到1.8°C,也就是再度超越去年與2016年的1.2°C歷史紀錄。

簡單地說,地球表面的溫度一直都會上下起伏,就算今年的地表均溫不會像去年那麼可怕,由於暖化仍然持續,未來的五年之內,我們還是會面對一個甚至多個破紀錄的高溫年。更嚴重的是,「巴黎氣候協定」所訂下的高端目標,也就是在本世紀末,地表的升溫不要超過工業革命時期基準值的1.5°C門檻,如今已經確定在未來的10到15年之內提前破局,且勢不可擋。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力守升溫不超過2°C的大限了。

乾旱高溫疫情夾擊下的台灣
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所表達的不僅是一些無可挽回的統計數字,真正的涵義是:全球氣溫升高已經呈現常態化發展,帶來的影響非常廣泛,包括極端天氣頻生、糧食減產、生物多樣性喪失、海平面上升等,對生態系統的負面作用會越來越增強,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會受到嚴重衝擊,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豁免。

世界氣象組織的這份報告再度敲響了警鐘,提醒全球要採取強而有力的行動,盡快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為十一月召開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盼望屆時能夠制定可行的方案,將承諾轉化到各國的政策,在本世紀中期之前實現淨零排放,才能真正達成巴黎協定所設定的2°C目標。

正當我們臺灣經歷長達一年的乾旱衝擊與高溫帶來的供電吃緊之際,新冠肺炎的疫情又再度竄升,在三個龐大壓力的夾擊之下,全國民眾的焦慮與不安頓時爆表。在政府努力遏制疫情蔓延的同時,水、電雙缺的緊張情勢,突顯出台灣面臨氣候極端變化的脆弱性,以及未來所衍生的長期挑戰。

所幸,今年第一波的梅雨鋒面終於在五月底沛然降下豪大雨,頓時紓解了乾旱的限水壓力;我們除了滿心感恩、額手稱慶之外,更要靜下心來認真的反省與檢討。長期以來,我們只重視開發卻輕忽生態保育的發展模式,重創了我們賴以維生的大地健康,也造成今天所面對的種種困境。

地球如同身在急診室重症病患
新冠疫情至今在全世界造成1億7千多萬人遭受感染,死亡超過355萬人,我們臺灣感染人數有8千多人,死亡人數過百,遠超過上次SARS的衝擊;這是百年來最慘烈的流行病,卻不會是最後一個。追根究底,我們破壞自然的棲地,滅絕無數的物種,毫無節制的發展經濟,擾亂地球的生態平衡,正是造成現今危機的元凶。

地球現在如同身在醫院急診室的重症病患─需要好好的調養生息,恢復大地的健康,是當務之急。對我們台灣來說,對外我們要積極參與全球性的努力,善盡國際義務做好節能減碳的工作;對內更要盡速調整國家長期發展的計畫,減慢所有開發的腳步,以穩健又環境永續的方式,在經濟發展與生態健康之間取得平衡,這是我們推動國家永續發展的唯一解方與選擇。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