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6 基督教論壇報 / 社論言論

元宇宙世代如何成為福音起頭的關鍵?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劉炳熹(台南東門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2021年,新冠肺炎病毒「終究」攻入台灣,教會不得不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面對線上與實體聚會的掙扎,人們究竟會否回到禮拜堂?

隨著臉書(Facebook)將公司名稱改為Meta,勾勒出「元宇宙」的圖像,疫情的衝擊或許是一時,科技的衝擊卻從未停止。教會要面對的已非「要不要」恢復實體後取消線上,好把人召喚回來;而是「如何」應對,整個世界已加速朝著我們從未理解過的方向前進。

知識不斷更新的科技時代

一場線上聚會,並非只是把實體搬移至網路這麼簡單。直播畫面與收音的技術,背後耗費的是操作者無數的心力,更別說預錄後的剪接,我們所看見或「滑過去」的那幾分鐘,可是剪片者徹夜未眠趕出來的。再者,最核心的關鍵是「內容」。講道者必須敏於掌握社會脈動,「想像」螢幕彼岸的人們關心些什麼,進而策劃出一場禮拜的「信息」。簡言之,「策展」技術成了講道者不得不去修的一門新課程。

好不容易能回復實體聚會,習慣線上的會眾又不願意買單「回來」,現在又多了個「元宇宙」……;科技時代的牧養早已令人疲於奔命,還沒來得及熟悉一項技術,又冒出另一個全新的概念,到底該怎麼走下去?

討論科技時代的牧養,我們就得認識這世代的人們有何種特質。所謂的Z世代,大約是1990年代末葉至2010前期出生的人,他們出生就是有網路、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坊間整理出他們共有的五個F特質:重感覺(feel)、看未來(future)、愛自由(free)、求速度(fast)、講公平(fair)。

科技與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使Z世代呈現出不同與他者的互動模式。年輕人在面對低薪時代、買不起房的現實;雖然說賺錢很重要,但他們更加把焦點轉向做一件事有無意義,能否達成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數位空間的運作下,人們也探索不同身份的可能性,當然,這背後也凸顯出對身份認同的焦慮。

教會是上帝的耕地與建

人與人關係疏離的現況下,科技給了人們一種新想像,可以不用付出太多代價,卻又能被彼此陪伴與支持。最終,處在貧富差距、資源不均的世界裡,人們更渴望分配正義、「去中心化」的思維,透露出人們期待一個更美好與公正的未來。

對於一個有著完善組織架構,卻安於例行公事般信仰儀式的教會,線上與實體的衝擊不過是加速問題的發生。一個有著穩固管理與決策中心的大型組織,顯然已無法應對層出不窮的「事件」,逐漸失去活力,同時也失去新想像。現代人所期盼的,是更有彈性、效率且不受限於某些權力結構的有機組織。

「去中心化」並非洪水猛獸,因耶穌的行動亦是另一種「去耶路撒冷中心化」的宣教。我們在學習的,是重拾以「基督」為中心的信仰實踐,去覺察並跟隨基督翱翔在千百種場合。

與其說工業化的分工模式顯得僵化,我們非得找出全新的策略,倒不如回到農業時代的思維。每位農夫若如藝術家般,應對每種現況、每次氣候更迭,做出適切的回應與嘗試,再次學習「我(保羅)栽種,亞波羅灌溉,可是使它生長的卻是上帝」(哥林多前書三章6節,現代中文譯本2019)。

教會活力重現的營養關鍵

當代實踐神學家朗基(Thomas Long)提出,活力教會的崇拜,必會預留空間使人經歷「奧秘」。這提醒所有的基督徒,「禮拜」究竟是我們握有主控權的行為,或是讓上帝作主,透過話語、詩歌、回應讓每個人經歷奧秘的旅程。

好好禮拜,是我們重拾活力的關鍵。一位外出的客旅,在台灣數十週無法實體禮拜後解封的時刻,再次回到禮拜堂內,散會後分享自己的感動:「聽見隔壁人唱詩歌的聲音,跟在線上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元宇宙確實可能給予我們沈浸式的新體驗,讓人身歷其境的置身其中,誠如一開始所說,我們不是去想「要不要」,而是「如何」應對。關鍵在於好好禮拜,經歷奧秘,款待客旅,在跨代同行的過程中展現青銀共融,實踐具有活力的新教會。

教會公報引用美國研究團隊2021年十一月的研究報告,對於美國Z世代年輕人來說,比起「解釋信仰」,「活出信仰」才是有吸引力的傳福音方式。他們對於「不強行下定論」,或「對他人的故事展現興趣的人」持正面態度。就在這個科技帶來衝擊,轉換迅速的元宇宙世代,每一個跟隨基督的「我」,如何成為福音起頭,反思宣教關懷是不可忽略的關鍵。

開啟與青少年對話的契機

活出信仰,意味著信仰不能只是單靠知識,不是用嘴巴說,而是需要被活出來,被實踐出來。Z世代的年輕人,比我們所想的更關注世界;2015年聯合國宣布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包含的17項核心目標:終結貧窮、消除飢餓、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權、淨水與衛生、可負擔的潔淨能源、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減少不平等、永續城鄉、責任消費及生產、氣候行動、保育海洋生態、保育陸域生態、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多元夥伴關係,必然成為今日教會宣教關懷的路徑,而這些議題也是我們能與年輕世代展開對話的契機。

耶穌復活升天的時候,使徒們定睛望著天空,忽然有兩個穿著白衣的人站在他們旁邊,說:「加利利人哪,為什麼站在這裡望著天空呢?這位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看見他怎樣升天,他也要怎樣回來。」(參使徒行傳一章10-11節)

超乎萬有掌管一切的上帝,在每個時代差遣祂的僕人,回應每個福音的需要。我們不會僅是站著望天,而是受差遣去活出信仰。無論我們在哪裡,是實體或線上或在元宇宙,都將成為福音的記號。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