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硯美
1972年,有一本澳洲雜誌名為《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創刊,這本雜誌至今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私人旅遊指南。有趣的是它的雜誌名稱強調一件事──孤獨。
在基督信仰中解釋我們會有永恆孤獨的狀態或感受,與世人都犯罪、虧欠神的榮耀,自此我們帶著原罪與永生隔絕。我們永遠僅能在地上找到暫時的陪伴,而無法得到永遠的陪伴,因為,在地上的一切都是短暫的有關。大多數的時間,我們都在逃避「孤獨」這個感受,可是,是否唯有當我們擁抱孤獨時,面對這個最原始的缺陷,從而我們能想到「我是誰」呢?
《我出去一下》的信仰之路
2016年德國導演尤莉亞馮海茲改編了暢銷小說《我出去一下》拍攝了同名電影,敘述一個德國脫口秀當紅明星哈沛,因為生了一場大病,而突發性地跟現有的生活暫別,對身邊友人說:「我出去一下!」之後就踏上了一場「朝聖之旅」。
他所去的「聖雅各古道」,起始於法國的聖尚庇德波特,直達西班牙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的大教堂,相傳該地就是門徒雅各的埋葬地,也被稱作「贖罪之路」。全程八百多公里,與法蘭西珍那古道、耶路薩冷古道並稱三大朝聖古道之一。當然,這是站在天主教的角度,基督新教認為,耶穌基督已經成為了我們的挽回祭,我們並不是透過「走」的這個「行為」能為自己贖罪。所以,當我們看這部電影時,必須有一個觀念,哈沛並非是虔誠的基督徒,相反的,他對信仰有諸多的質疑,因而想探問,究竟甚麼是「神」?誰才是「神」?
整部電影不斷地穿插哈沛小時候上教堂與神父之間的信仰詰問,他關注那些宗教信條,與他童年對人生提出的問題「人為什麼會死?」「上帝永遠都是對的嗎?」「上帝如果是無暇的,為什麼還會憤怒?」究竟有甚麼樣的關係?
在旅行中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哈沛並不是一個「匱乏」的人,即使電影開始時他的大病都不能說明真正為他帶來甚麼樣的困擾,他所揭示的,是一種對於生命價值與意義的追尋。他所有的一切,足以讓他面對人生各種生活與生存問題,可是關於「生命」的問題,仍是深根在他的心中,這便是上帝放在人的心裡最深層的追求:有甚麼東西,是最有價值(存留到永遠)的?《聖經》裡記載一個少年財主,他遵行了所有誡命,但是他來到耶穌的面前,第一個要問的還是「我要做甚麼善事才能有永生呢?」
電影中的哈沛從大受歡迎的舞台上出走,隻身上路,遇見了許多走在這條朝聖之路的旅伴,這些旅伴身上各自有自己的難題,有的是畏懼未來、有的想逃離過去。每一個人雖然有同樣的目的地,也或許每一個人都想要叩問與哈沛一樣的生命問題,可是,每一個人對找到答案或堅持叩問的意志卻是天差地遠。
因為,在生命大哉問前,人必然得獨自面對。即便有千萬人同行,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都無法透過一種集體的約定俗成給予。所以在電影中,當哈沛越來越不拒絕去面對「隻身」也就是「孤獨」這件事時,他的大哉問也就越問越清晰,許多在這旅程中所發生的事,都像上帝給予他的回信。最終他才發現,原來「主日學」可以是一群人的主日學,可是上帝會一對一的與每一個人建立單獨的關係,關鍵是當我們能夠安於獨自面對祂時。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尋愛之旅
2010年,由茱莉亞羅勃茲主演的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同樣是改編自全球暢銷的小說,故事是敘述一個經歷數段婚姻、情感失敗而感到精力枯竭,於是啟程旅遊的女主角莉茲,如何在義大利、印度、峇里島三處,重新尋回「愛己」與「愛人」的力量。
不同於《我出去一下》貼近基督信仰詰問,《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在很大程度上,有異教的思維。然而,倘若我們放開成見更深一層去看,它在講的其實是一個「尋愛」的旅程。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在愛人與被愛中感受自我價值。愛人,是能夠被需要、能夠給予、能夠承諾;被愛,是能夠被信任、能夠被給予、能夠被承諾。
電影從義大利開始,敘述莉茲如何重新學會「好好吃飯」,在善待自己的過程中,找回久違的快樂;在印度,她學會如何從焦慮當中靜下來,與自己相處;在峇里島,她學會如何從失敗的愛情關係中勇敢嘗試進入另一段關係。
這些,都是現代人被忙碌的生活以及科技、都市節奏所異化殆盡的。然而,在這部電影結束後,我不禁會想問的是:是否一定得透過「旅行」才能恢復這個能力呢?莉茲究竟是因為旅行的行為讓感受失而復得?還是她從依賴情感關係到真正去學習成為「有情感的人」呢?
自我與愛的本源,皆是上帝
聖經上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3節)沒有甚麼能比「常存」這兩個字帶來的價值更大。全世界任一寶物被放在博物館,最大的挑戰,就是無法常存,更何況是人的生命呢?
其實,倘若翻開《聖經》,從舊約到新約,每一個特別被我們記住的人物,哪一個沒有自己人生的「我出去一下」呢?如:雅各在亞博渡口與家人分開、約瑟被下在監獄、大衛的牧羊時期以及亞杜蘭洞時期,以及耶穌退到曠野禱告。每一個人的一生,嚴格來說,都像是一個人的旅行。
基督徒有一個最大的寶藏與保障,就是自我形象是建立在上帝完美的形象之上,而認知愛的本質,就是透過上帝在亙古至今的作為。但是這無法透過群體的認知取代,往往在教會中,我們僅能夠知道,卻難以明白。「知道」的時候,我們可以口說,卻難以在遭遇試探與試煉時勝過;「明白」卻讓我們不一定會掛在嘴邊,而是透過經歷讓信仰成為火燒不滅的荊棘活在我們心中。要能夠「明白」,其中一個最大的關鍵,便是我們不是從「外」來認知上帝,而是進入我們內在的密室去與上帝建立真實的關係。
或許,我們可以透過一場旅行更認識上帝,但在這條天路上,我們是否願意在每一個孤獨時刻,叩問這位人類自我與愛的本源呢?
《影想人生》叩問生命的意義
檢舉
◎徐硯美
1972年,有一本澳洲雜誌名為《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創刊,這本雜誌至今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私人旅遊指南。有趣的是它的雜誌名稱強調一件事──孤獨。
在基督信仰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