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硯美
戀,在日文中的意思與愛有很大差異,它的意思由兩個字組成,「孤」與「悲」。
人的依戀關係最早始於嬰兒對於父母的需求,嬰兒生理上對父母有絕對的依賴,同時因著生理上的依賴,建構起心理上的依戀。但是隨著嬰兒期的脫離,孩子的心智逐漸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便自然開始「拒絕」父母的陪伴與干涉。可是這個成長過程卻有「但書」,就是人究竟是將對父母生理上的依賴轉變成對另一個人(或群體)心理上的依戀,還是真正能夠長成一個成熟的個體?
《沒人愛小姐》的十年挑戰
前一陣子網路上掀起一波「十年挑戰」,因為自2009年,社群軟體開始廣泛被人使用,至今恰好十年。當時大家開始透過社群軟體記錄生活,近期軟體回顧過往記錄時,往往令人驚訝時間的流逝。然而法國電影《沒人愛小姐》中的女主角「寶拉」,在人生中一樣遇上了「十年挑戰」──她與在一起十年的男友分手了。
十年,她與男友朝夕相處,電影從她用頭猛撞男友家的門昏厥送醫作為開始;醒來後,她在醫院與醫生大吐苦水,將自己過去十年的生活全盤托出,只為了傳達一個訊息:「沒了他,我怎麼辦?」無論是在經濟或是生活上,她全部依賴男友,這讓她已經分不出甚麼是她生活上的需求,而甚麼是她心理上的依賴。
如果換位思考的話,我們能夠分得出來嗎?2013年開始,「尼特族」(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這個詞彙開始廣為人知,而早在1999年這個詞彙就已經在英國開始被使用,因為他們發現,在廿世紀末,許多青壯年因著國家的經濟發展穩定,許多家庭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而他們的孩子,在家庭經濟無虞的情況下,自小就享有相對優渥的生活,於是任何帶有挑戰性的工作或者是生活,都讓他們感到抗拒,其中包括:獨自出行、面試、參與訓練等。而他們認為,抗拒出門原因都不是出於自己,而是強調他們與家人都希望有緊密的家庭關係。也就是說,他們把這樣的行為,從依戀的事實,說成是愛的藉口。
現今我們的社會是否也有這樣的例子呢?電影中,女主角寶拉在離開男友之後,在悲傷中重拾獨立的生活,起初也是跌跌撞撞、狼狽不堪,她在地鐵被一位女性錯認是國小同學,竟將錯就錯,只為了透過這個虛假的熟人關係,換取一些生活的空間(經濟與住宿);她得逞了,可是當一切被揭穿時,她也徹底失去了別人對她的信任。
然而,電影卻在情節中設計了對照。當寶拉應徵了一份管家兼褓姆的工作,面對到一個始終被母親嚴格要求,卻又鮮少被陪伴的少女時,她彷彿看到了一面照著自己的鏡子。她發現父母控制的背後,養成的不是紀律,而是無知與依賴。原因在於:避免犯錯的教育方式,帶來的是孩子無法獲得探索的勇氣,進而失去了經歷事物的可能性,最終導致的,是她只能在控制好的框架中,延邊而行,無法真正獨立。
寶拉與母親的關係也是如此,所以,她雖然逃離了她的母親,卻又依戀起男友。在她經歷一輪事件之後,再回去與母親坐在一張沙發上對話。場景雖然只有短短的不到卅秒,卻能讓觀眾感受到,寶拉與母親之間心理的「臍帶」突然斷了,她不再是為了避免依戀所以逃離,而是明白一件事,就是「依戀」從來不等同於「愛」。
經過了這一關,當寶拉的男友想要復合時,她才能真正釐清,原來經濟與生活上的需求,是可以獨立的,關鍵就在「愛」與「依戀」之中,她得做出選擇。
幸福仰賴他人 走向悲劇
其實在2006年,日本也上映了一部「沒人愛小姐」的故事,電影是改編自2003年在日本出版的同名暢銷小說《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電影中的女主角川尻松子,自小一直覺得父親偏心生病臥床的妹妹,甚至為博得父親對她的一笑,用盡各種方式,最後她發現只要她扮出一種特殊的鬼臉,父親就會對她嶄露笑容。自此,這個鬼臉成為她人生的一種印記,每當遭遇不知所措的事件時,她就會不自覺地擺出這個鬼臉。
整部電影的開始,松子是一具在河堤被發現的屍體。過世前,她在屋子的外牆上,留下了日本作家太宰治在《二十世紀旗手》中,引用友人詩句的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整個故事是透過她的姪子川尻笙,從警方、父親、松子的鄰居、舊友等的口中,一點一點拼湊、倒敘出這位姑姑的一生。他發現松子是一個始終抱持著單一信念──「我只想要幸福啊!」的女人,然而,終其一生,她不僅遇人不淑,更重要的是,她一直都在重複小時候討好父親的情節。
松子將對父親愛的期待轉為對每一個與之交往的對象,無論她交往的對象是憨厚的理髮師、作家、流氓抑或是她獨自一人對著偶像團體瘋狂寫信,她都將自己的「幸福」寄託在他人身上。或許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見松子的每一個對象都是有問題的,可是整部電影看下來,會疑惑為何她「怎麼選都是錯」?而這句話,是否也是很多人在現實生活當中會詢問的呢?
電影到最後,我們在一個又一個故事中知道,這位在每個人口中避之唯恐不及的女人,其實很善良、很單純,甚至是很可愛的。但她心裡解不開的結,就是對父親的依戀。從她弟弟,也就是笙的父親口中知道,其實父親是因為妹妹久病需要照料,並不是真正偏心,然而松子的心結,卻是怎樣都無法解開的,最終,讓她走向了一生的悲劇。
懂愛,就不再依戀
保羅在聖經羅馬書八章15節中提到:「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奴僕的心,建立在「契約」(實質的經濟供給)以及「主人的好惡」(心理的控制),依戀關係對人帶來最大的負面效應,就是讓我們活在「懼怕」當中,也就是對於關係的改變與終止充滿著不安全感。可是基督信仰向我們提出一種關係的可能,就是在完全的愛中,除去一切的懼怕。
甚麼是完全的愛?就是去除條件論,將「關係」擺在第一位置。像是回頭的浪子,父親並不問他「做了甚麼」或者「做過甚麼」,便全然接納。相對的,大兒子所關心的,卻是「我做了甚麼」以及「他做過甚麼」。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所以要能夠從依戀關係中走出,最重要的是:先修復人與上帝的關係。因著上帝的緣故,我們能夠不再用條件衡量愛,也不在依戀中患得患失,因為我們已經有了上帝長存的愛。
《影想人生》從依戀關係中走出
檢舉
◎徐硯美
戀,在日文中的意思與愛有很大差異,它的意思由兩個字組成,「孤」與「悲」。
人的依戀關係最早始於嬰兒對於父母的需求,嬰兒生理上對父母有絕對的依賴,同時因著生理上的依賴,建構起心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