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邕
平常南下屏東的機會不多,但是如果有機會前往,我總會盡量安排拜訪幾個部落。這十幾年來,風災造成的損害嚴重,已經有十幾個部落遷到山下來,也有部落因為道路封閉,進到裡頭的困難度大增。
風災徹底改變部落生活
去年來屏東,曾經到禮納里部落,這裡是八八風災後新設立的居住地,居民來自原本三地門鄉的大社部落、瑪家鄉的瑪家部落以及霧臺鄉的好茶部落。前兩個是排灣族的村子,後者為魯凱族,原本居住的地方,相隔好幾座高山及好幾條溪流,如今成為對街的鄰居。
禮納里的規劃很完善,街道整齊井然,公共區域應有盡有,長榮百合國小就在一旁,而原住民最重要的信仰生活中心—教會也重新設立。考量到每間教會都是該部落住民團契與凝聚的會所,所以每個部落有各自的教會,而原本部落中不同的教派,也都各自建堂,所以整個禮納里共有九間教會。
禮納里生活機能好,離都市也近,照理說很方便才對;然而,這些生長在大武山、大小鬼湖領域的山之子,與山林的連結是相當密切。過去祖先的生活與大自然息息相關,食、住的材料都是取之於大地。現在來到平地,與過去的根相隔遙遠,不再連結,生活型態面臨徹底的改變。
禮納里的三個部落,舊瑪家部落是距離這裡最近的,將近十公里的山路可抵達,道路順暢時不需花費太多時間,但若遇到土石坍方,就可能完全受阻進不去了。這天我決定進到瑪家舊部落,從禮納里開車出發慢慢行駛,不到廿分鐘就抵達了舊瑪家。
村子裡的居民顯然都不在,至少在我停留的這段期間,沒有遇到任何居民。家家戶戶的大門都緊閉深鎖。一般原住民的傳統社會彼此信任,鄰舍互動密切,所以多數是不鎖大門的,甚至常常門戶大開,在與平地交通連結之後,才開始有防人之心,要加門鎖。
這裡多數居民都已經遷到山下,不過可以看到許多家犬還守在這邊,環境也整理得很清潔,由此可看出住戶是經常回到舊部落的。
浮雕藝術呈現傳統文化
排灣族是具有雕刻藝術的民族,所以他們的圖騰或裝飾,都會展現出他們這方面才藝。道路旁的擋土牆,通常是各部落展現本族文化的畫布。瑪家部落馬路旁有一系列浮雕,刻畫出排灣民族所使用的器具用品。看得出來這些浮雕都已經有歷史了,顏色已經是銅綠色,牆上的漆也都出現龜裂,卻也讓傳統文物更顯風韻。
沿著牆一幅幅欣賞,儲物箱、刀、木盾、占卜箱、木梳、雙連杯…,這些傳統物品涵蓋用品、宗教文物、武器、裝飾品,每樣都具有獨特造型,而且很重視藝術呈現,這些物品上都會有紋路圖案。來到這面牆前,就像是來到排灣族的歷史博物館,認識了這個民族的文化。
已經廢校的舊瑪家國小,整個司令台的牆面就是幅大浮雕,刻畫著排灣族娶親的特殊畫面:豐盛的禮物、新郎背著新娘、全套華麗服裝、各樣結婚禮物…,訴說著整個族群記憶。司令台前遮雨棚的每一根柱子的浮雕,配合柱子的長度,這裡的圖樣就是像長槍、長矛類的長條型文物圖案。
許多家庭也會在牆上崁上圖騰,最常見的就是陶壺、百步蛇這些具排灣特色的圖樣。就算房屋改成洋式建築,仍期待房子有民族專屬的裝飾。來到舊瑪家,還想看傳統的排灣族石板屋。這裡還保有十幾戶以石板堆砌的傳統屋舍,與洋房混合著屹立在村子中。
石板屋展現原民堅韌生命力
沿著一個下坡小巷往下走,兩側都是石板屋,這裡的石板屋可以看得到不少歷史的軌跡;有的是牆壁為石板堆疊,屋頂已改為鐵皮;或是牆面是水泥,卻以石板做為屋頂,當然也還有全屋是石板的。還有一戶人家,屋舍前的庭院以板岩鋪設的,行走在其上,跟平常走在柏油路或是人行道上的感覺,可是大不相同。
建築石板屋是一項傳統技藝,堆砌每一片石板,都要慎選合適大小厚度的石材,除了結構穩固的主要因素,還兼顧鋪設後整體的整齊與美觀。尤其是屋頂的部分,沉重的石板要如何擺放,才不會壓壞房屋結構,又能達到遮風擋雨的功能。原住民祖先的智慧與技巧,實在令人欽佩。
巷子的最下方是一座天主教堂,舊瑪家有三座教堂,除了這座天主堂,在主要道路右側有一磚造教堂,屬於安息日會。左側下方是最大的教堂則是長老教會,門口一大塊石板,刻著有圖騰裝飾的十字架,中下的位置刻著四個大字「萬民歸主」,下方是經文「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上帝!在地上,平安臨到祂所喜悅的人。」最下方的英文字母,是排灣語瑪家教會的拼音。
這三間教會,現在在禮納里中的瑪家部落,也都各自建堂了,三間又新又美麗的教堂,空間相當寬敞。雖然離開故居地,不能像以往在山林間方便取得食材與生活用品,也離開祖先留給他們的土地,但至少將信仰的中心也遷移過來了。
如同過往居住地的遷徙,族人們堅軔的生命力都讓他們克服了困難。這次再遷至禮納里,挑戰與面對的問題更多,相信以排灣族人的智慧與能力,倚靠上帝的保守與帶領,又是一次新時代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