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3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在家教育,交得到朋友嗎?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滋恩 「你家兒子真是太神奇了!」一天下午去美髮院修剪頭髮時,日裔美髮師弘美一邊揮舞著手中的剪刀,一邊跟我聊天。鏡中的她,眼睛閃閃發亮,與我津津樂道上週末外子帶著阿米與阿丹來理髮的事。她看到我這...
◎滋恩

「你家兒子真是太神奇了!」一天下午去美髮院修剪頭髮時,日裔美髮師弘美一邊揮舞著手中的剪刀,一邊跟我聊天。鏡中的她,眼睛閃閃發亮,與我津津樂道上週末外子帶著阿米與阿丹來理髮的事。她看到我這兩個兒子不怕與老人聊天,直嘆太神奇了!

不怕與老人聊天,太神奇了!
那天是父子三人的「理髮日」。兄弟倆剪完後輪到爸爸,弘美說:「他們可以耐心地坐著,等爸爸剪頭髮,這還不算甚麼,最神奇的是他們『不怕』跟老人講話耶!居然主動跟坐在旁邊的老太太顧客打招呼、聊天,太神奇了!」

弘美連用兩次「神奇」(amazing)這個字眼來形容 ,讓我忍不住噗哧笑了出來:「這哪是神奇了?老人又不是甚麼稀奇古怪的動物,怎麼會『害怕』跟他們講話呢?」

「啊不不不,你不曉得,」弘美忙不迭地解釋:「很多青少年都只會跟同輩互動,碰到長輩就一聲不吭,好像失去對話能力、避之唯恐不及。你的孩子能主動跟老人家打招呼、甚至還有說有笑,是很難得的!」

弘美這番解釋,竟讓我有一種原來青少年跟長輩互動,竟成了一門即將失傳的「夕陽技藝」的感慨。又不禁回想起,身為在家自學的家庭,最常面對的質疑之一就是:「你家小孩怎麼交朋友?」或「他們的人際關係會不會變得很狹隘?」

我們並不想把「在家自學」與「去學校上課」放在天秤上做比較,也不願與傳統教育制度形成壁壘分明的抗衡局面,因為在比較的過程中,往往就會陷入孰優孰劣的無盡辯論。身為基督徒父母,我們相信無論是將小孩送到學校、或是在家自學,都有神的恩典,也皆能從中蒙福。

因此面對「怎麼交朋友」的質疑,我們往往輕描淡寫地帶過:「感謝主,我們家是『放牧制』,常常在外面『趴趴走』,所以交友廣闊,沒有太多問題啦!」

在家自學並不是與世隔絕、關在家裡讀書學習,而是以「家庭」為學習單位,陪伴孩子走向外面寬闊的天地,一同探索神所創造的美好。

大兒子與德國奶奶是忘年之交
植物園、圖書館與博物館是我們最常「戶外教學」的地方。在這些充滿大自然豐富寶藏、人類智慧結晶,還有文明珍貴遺產的超級教室裡,好奇的孩子與我總是充滿了各種驚嘆與疑問。

「為什麼藍眼菊的花瓣有的是管狀、有的是舌狀,甚至還有像湯匙的模樣?」、「英國畫家更斯博Gainsborough名畫《藍衣男孩》(Blue Boy)的那身藍,是用甚麼植物與礦物調配出來的顏料?」、「為什麼當我們說一個人很憂慮時,就說他是『藍色』的呢?」

這些天馬行空的問題,很多時候媽媽也答不出來,除了請教谷歌,身邊還有好多「活字典」、「人肉百科全書」可以讓我們即時發問。

植物園、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嚮導與義工都是我們的老師。孩子從小就學會「有問題可以問」的秘訣,當他們彬彬有禮地向這些成年人請教,往往都能得到很詳盡的解答。

在家自學,很多日常行程都是一家同行。無論是去逛植物園、博物館、到超市買菜、參加教會禱告會、探訪親友、邀福音朋友來家裡喝茶吃飯……,孩子們很習慣身邊總是有不同年齡的人出沒。也因此他們對「朋友」的定義也比較廣闊。

例如,博物館裡有一位白髮蒼蒼的義工奶奶,是在少女時移民美國的維也納人,她與學德語的大兒子是忘年之交,常聽他們一老一少、德英語夾雜地聊著歐洲的藝術與歷史典故。還有常在植物園賞鳥攝影的一對退休老夫妻,孩子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關於鳥類的知識;若在植物園裡發現稀有的遷徙鳥,孩子也會興奮地報給老夫婦知道。

人際關係更加豐富多元
對阿米和阿丹而言,主動去親近人、伸出友誼的手,而不是等大人提醒:「怎麼不喊人?」才打招呼,是很自然的。而我也觀察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成年人,特別是老人家,對孩子們主動與之打招呼寒喧都顯得「受寵若驚」,因此更加親切熱心地回應他們,把所知所學的經驗傾囊相授。孩子無形中也更能自在自信地去拓展人際圈、與不同族群互動,並學會尊重聆聽不同的意見與聲音。

成人世界的社交環境複雜矛盾,互動的年齡層不再單純、同質性也相對降低。箴言說:「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我與先生常常為孩子的人際關係禱告,求主現在就裝備他們,為日後面對現實社會做預備。也為他們生命中所碰到的每一位良師益友感恩,特別是他們從成年人身上學到舉止合宜的態度、耐心聆聽的應對方式,以及成熟穩重的說話語氣,這都是很寶貴的經驗。

願他們能從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齡的人身上學到各樣美善事物。在家自學的孩子,人際圈並不會變得狹隘,反而更加豐富多元。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5-01-10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生命的裂縫看傳承
2025-01-10 基督教論壇報 / 休閒旅遊
我們都是神的「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