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耶穌學門訓】門訓對象是人不是產品 要看重屬靈生命傳承
檢舉
門訓的對象是人 耶穌是師傅
譚牧師說,「門徒訓練的對象是『人』,不是沒生命的『產品』,沒法透過生產線來量產。」耶穌的12個門徒每人的個性及恩賜都不同,所以若教會談門徒訓練,與其研究哪種方法或教材「有效」,不如看重「屬靈生命的傳承」以及「帶領者與被門訓者之間的關係」,而這也是耶穌所示範的榜樣。
譚牧師說,主耶穌就像是「師傅」,門徒就好比是「徒弟」,耶穌傳給門徒的,不單是技能,更是在實際互動中的生命流露,平台就是「關係」,就像來到教會的弟兄姊妹,每個人的智慧、成長背景不一樣,所面臨的生命關卡(親子、夫妻、財務、健康)亦不同,沒有一套門訓教材是可以一體適用的。
譚牧師說,耶穌和門徒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提醒門徒「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工人少。」(馬太福音九章37節),而耶穌還在世的時候,祂就要門徒先親身經歷「宣講天國福音」是怎麼回事。這個呼召和使命是從上帝那裏所領受的,主耶穌帶領保羅成門徒,保羅再帶領提摩太做門徒,這就是信仰和生命的傳承。
譚牧師舉自己牧會門訓的經驗為例,在生命影響生命的歷程中,帶領門訓課程者對不同的學生,具有細膩的「洞見」是很關鍵的。這個洞見包括看出對方是什麼「料子」(個性、恩賜)?現在愛主的心到哪個地步?以及所面臨的生命關卡為何?一個好的師傅(指門訓者)對於所帶領的對象,不僅要有好的觀察力,更要有參與對方生命歷程的那顆「願意的心」。而他的建議是「門徒在精,不在多」,牧師要有從神而來的洞見及智慧,揀選「願意跟隨主」的門徒,好好在他身上「投資」,給予裝備及栽培,並且愛他。
耶穌揀選門徒經一夜禱告
譚牧師引用路加福音第六章表示,當時耶穌要挑選12門徒之前,是經過「上山禱告,整夜禱告」,到了天亮的時刻才做決定。門訓有「一領一」的層面,也有把所有門徒合在一起的群體動力,耶穌也會個別跟約翰及彼得講話、教導他們,像是當門徒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彼得就顯出領袖的特質。這提醒傳道人帶一群門徒時,需要對他們有個別的了解,按著他們的恩賜去引導以及機會教育。當門徒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就能在互動中彼此切磋;比較長進(指靈命)的,去帶動比較不成熟的。而門訓的大方向就是幫助弟兄姊妹「愛主、願意遵行主的道」。
譚牧師說,耶穌在世上最後三年半的時間,走遍各城各鄉傳福音、栽培門徒,門徒跟隨耶穌是有方向、使命及有事情做的,包括傳福音及醫病趕鬼。馬可福音六章7節記載「耶穌叫了12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也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第12節則記載「門徒就出去傳道,叫人悔改,又趕出許多的鬼,用油抹了許多病人,治好他們。」所以,耶穌帶門徒不是一直「紙上談兵」做訓練,而是結合實作來行動,而所有教會做門訓的終極目標,就是「傳福音完成神所託付的大使命」。
門訓的根基就是「神的話語」,很多宗派也有豐富的門訓教材,牧師也可以按著自己的教會需求去選用,他的建議是「要選適合的,因為別的教會做得好的,未必適合你的教會用」。
譚牧師說,登山寶訓就是耶穌門訓門徒的材料,裏面提到「天國是什麼?」、「所追求的福是什麼?」有生活方面的指引,且有關於天父形象的教導,這都是教會要思考在今時今地如何「活」化應用的。天國的生活,就是以上帝為主的生活方式,而一個門徒是不是愛上帝,就是看他是否遵行上帝的話。門徒訓練就是鍛鍊「聽主的話」以及「遵行主的話」,不是只是去做(指傳福音),卻不知上帝的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