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議題造成歧異 世代銜接出現流失】研究:台灣青少年事工 面臨多元思潮大挑戰
檢舉
根據最新的「台灣基督教會青少年門訓現況」問卷調查&教會訪談分析報告提到,青少年是教會的未來。現今青少年牧養的開端是關係的建立,這關係的建立不只在於人際上,也包括教會給予青少年感受的文化或氛圍。不論教會是信一代或信二代佔多數,如何在分齡中銜接不流失,在生活帶出信仰的影響,都是教會需要思考的層面。
此外,3C產品的運用、社運議題興起、家庭的破碎與失能,兩代間差異性的影響,甚至是追尋認識自己是誰的問題,這些都是青少年牧養中教會必須面對的難題。
教會若不整全性來思考青少年事工的規劃,單憑陪讀牧養與聚會的教導維持,將無法因應這世代面對多元思潮挑戰與世代差異的衝突。
花時間培育青少年 有目標的預備
當不少教會困在傳承人才荒時,花時間培育青少年門徒的教會,即使在偏鄉,也能帶出自己的傳道人,是能委身在家鄉的新牧者,而這些教會的未來,都是在「現在的青少年時期,已經被有目標的預備」。
這項報告由中華福音神學院青少年研訓中心和中華青春飛翔青少年全人成長協進會合作,於去年十一、十二月,針對台灣眾教會透過網路執行問卷調查;另也訪談北、中、南、東的大中小型十間教會,包括六位主任牧師,四位青少年事工傳道,這群長期委身青少年事工的牧者,透過他們自身經驗與實務分享,探討教會青少年事工如何真正帶出有量有質的青少年門徒,並於五月27日,在中華福音神學院聯合主辦「造就不將就──建立生生不息的門徒」2019青春飛翔教會青少年事工研討會中發表。
青少年研訓中心主任莊舒華發表這份報告中指出,青少年聚會方式,信二代居多的教會,比較多「團契」聚會;而信一代相對較多的教會,則傾向「青崇」和「團契」並行方式。值得探討的是,「青崇」與成人崇拜的分隔,未來他們進入成人,是否能繼續留下來融入成人崇拜?值得深思。
這項研究也提到,門訓的方式,多以「個人陪讀」與「服事中的操練」為主。門訓最大的困境,前兩個是「時間太長無法完成門訓」佔23%、「缺乏門訓意願」佔19%。如何幫助青少年在生活眾多選項中,願意把門訓視為時間安排上的優先?也是門訓者的挑戰。
報告中提到,青少年常遇到的問題:「學業壓力」、「同儕人際關係」、「時間管理」。對於有門訓的教會,提到門訓帶領的重點優先順序為:「基要真理的教導與認識」、「信仰與品格塑造」、「追求屬靈操練(禱告、讀經……)等。值得思考的是,教會信二代青少年,是否對這三項教導,認為「老生常談」了無新意?如何能直接幫助青少年面對生活中挑戰,讓他們在生活經歷信仰的真實,並能來到耶穌面前獻上自己跟隨祂?不論有無門訓的教會,在裝備青少年問題上,都有「門訓帶領者不足或能力不夠」的情況。
受訪牧者談牧養的困難和挑戰
受訪談的牧者們也談到牧養的困難和挑戰,主要為:多元的議題造成歧異與關係破裂、家庭破碎帶來的各樣需要、情緒與人際問題、世代特質的差異和電子智慧產品的使用。
有位受訪者說,這兩年大專學生參與社會運動的人數變多,學校也會邀請這些組織來演講,邀請學生加入群組換頭貼等,特別是同婚這塊,讓他們教會的人被封鎖,也流失不少學生。另也有受訪者說「手機和感情,通常這兩個會把學生帶走。」
另有受訪者說,過去是失能的家庭導致孩子很孤單,現在的孩子在多元社會中,有的單親、獨生子女,易遭受霸凌等,不管他們家庭是否破碎,其實比過去的孩子更加孤單。
還有受訪者認為,現在青年的情緒和人際是很大挑戰,他們不知如何與人建立關係,不管是平輩或長輩,這也影響他們事奉團隊的溝通。另外,這個世代實踐力很低,可能因為資訊太多,變得做或不做都不是。
不同年齡層的銜接避免流失
報告中提到,青少年牧養從國中開始是關鍵時期,最大的流失是高中到大學,對於不同年齡層的銜接,如何避免流失?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也已向下延伸到小五、小六,避免兒主跨越到青少年時的流失。此外,同儕間的彼此認領或輔導的長期牧養,都是可以並進努力。
有位受訪者說,最大的流失是高中到大學,一方面因為他們會離開到外地去,他們每年都要送2、30人離開。另一方面是,他們上大學後,很多東西都在轉變,需要幫助他們如何在教會穩定下來。
這項訪談也提到,青年事工做不做得起來,主任牧師的角色是關鍵。主任牧師不只是在事工和經費支持,也包括對年輕同工的培育。有的受訪者說,青少年工作很花錢,一定要得到主任牧師的支持。有的受訪者說,現在很多領袖都是過去教會學生長大帶起來的。
青年的事工是教會的未來,因此培養教會DNA人才從青少年時期開始養成。莊舒華最後的總結和建議:國中工作的重點在大量外展與穩定留下、以信二代為門訓基礎的規劃需要再思考、關係性門訓與神相遇都在生活中展現、青少年工作者的能力需要被培訓與提昇;主牧的思維與支持與否影響事工成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