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2 天路客

台灣的羅馬之行

檢舉
柴邕 蔡尚志 追蹤
俯瞰山下的羅浮里與北橫公路羅浮橋(來源:維基)
◎柴邕 大學時期,曾與學弟兩人騎著機車,行駛過桃園復興區的羅馬公路。當時旅遊資訊非常不足,我們也不知道這條公路有何美景,只知道這公路的名字非常酷。條條大路通羅馬,偏偏在台灣就有一條羅馬公路,抱持...

◎柴邕

大學時期,曾與學弟兩人騎著機車,行駛過桃園復興區的羅馬公路。當時旅遊資訊非常不足,我們也不知道這條公路有何美景,只知道這公路的名字非常酷。條條大路通羅馬,偏偏在台灣就有一條羅馬公路,抱持著好奇的心態,走了那趟旅程。

整條公路相當幽靜,除了經過幾個很小的村落,路上幾乎遇不到什麼車輛與行人。倒是鳥兒相當多,有時就停在前方的路上,或是越過我們頭上向前急速飛越。沿路綠意盎然,幾個路段在綠林間,還能看到石門水庫滿滿翠綠的湖水。

廿多年過去,這段公路一直在我的口袋名單,總想著有朝一日一定要再好好的走訪羅馬公路。而這些年,許多自行車手喜愛騎上這條道路,也有許多旅遊報導、遊記寫著羅馬公路的種種。過去的記憶也已淡去,是該重新上路,來趟羅馬之旅了。
 

↑羅馬公路入口

↑羅馬公路入口

 


穿越泰雅部落與國小
起點為桃園復興區的羅浮部落,這是個泰雅族少見的大部落。經過羅浮長老教會的下一個岔路,就是編號118縣道羅馬公路的起點。當年的羅浮教會是石頭蓋的小教堂,在一個小斜坡上,後來因為道路拓寬,現在新堂重建於公路右側,是一棟高聳又有設計感的教會。

進入羅馬公路,馬上會看到樂信.瓦旦紀念公園。這位樂信.瓦旦是泰雅族早期的菁英,在日本時代擔任醫師,國民政府來台後亦擔任省議員,是讓族人相當敬重的知識份子,可惜在白色恐怖時代遇害。現在則透過這個公園,讓後人緬懷這位原住民優秀的前輩。

羅馬公路上的第一個部落是溪口部落。溪口這個名字,是老蔣總統從角板山上往這邊望去,感覺很像他的故鄉浙江溪口村,因而命名。溪口部落現在發展觀光頗為成功,連結角板山與溪口部落的吊橋,這些年重新改建,全長303米,是全台最長的懸索橋。觀光的遊客相當多,假日還必須採預約登記以管制人潮。

第二個部落奎輝,學生時代曾經來過奎輝教會,當時的牧師是吼臘.帖木,復興鄉的第一位牧師,整個復興鄉數十個部落的宣教,都有他的腳蹤。來到石頭砌造的教堂,現在已經加蓋成兩層樓,跟過去小小間的教堂感覺已經不同。望著教堂回想當年,憶起曾經接觸過這位前輩牧師,現在仍感到無比的榮幸。

規模較小的奎輝天主堂就在長老教會旁邊,禮拜天聚會的時候,兩間教堂各自充滿讚美歌聲,不知信徒們會不會覺得唱詩歌聲不能輸給隔壁教會。

部落裡的國小環境都會充滿原住民元素,奎輝國小整個校舍充滿泰雅風,大門以石子拼貼出泰雅族人的圖像,牆上一個大弓箭,象徵著泰雅勇士的勇猛與敏捷。一旁公車站牌的玻璃,畫著泰雅女孩與一隻鹿,圖案相當討喜可愛。沿著羅馬公路,每個部落公車站牌、每個玻璃上的圖案都不一樣,每一個站牌都有可愛的泰雅圖案可以欣賞。

離開奎輝部落,告示著「奎輝里歡迎您」的路牌旁,有一隻穿著泰雅服裝的牛與一個沒穿褲子的泰雅小孩雕像。灰色的牛開心跳著舞,還伸著長長的舌頭,搭配天真無邪的小孩,歡樂的氣氛完全感染了我。

 

 

 

奎輝天主堂與長老教會

奎輝天主堂與長老教會

 


教會在部落中是愛的傳播處
從奎輝往山上的產業道路上去,是上奎輝及有蜻蜓部落之稱的嘎色鬧部落,羅馬公路的部落都在公路兩旁,只有上奎輝與嘎色鬧需要走一小段山路。也許這次來的時間點不對,沒有看到蜻蜓,但是在部落的入口處,就是一整排各種蜻蜓的裝置藝術。

當初部落在進行社區整體營造,專家學者協助部落時,原以為嘎色鬧會像多數的部落,以圖騰或是傳統文化為裝飾主軸,沒想到社區的牧師及族人表示他們要做蜻蜓,因為部落的蜻蜓很多,種類也很多樣。於是就以蜻蜓為主要裝飾,這些具有藝術天份的族人也親手製作所有的藝術品、彩繪,形成一個特殊的景緻。

嘎色鬧的光輝長老教會會堂也是間具有特色的建築,教會正面塔樓以十字架為造型,在這小小的部落中,大大的十字架特別顯眼。不只是建築物特別,教會在部落中也是愛的散播處,不論是平日,還是前幾年部落發生嚴重土石流,教會都站在最前面協助著村民。

下個部落長興,舊名竹頭角,一進部落就會看到公路旁的長興國小。學校牆上畫著許多漫畫型態的泰雅人物,有的織布,有的打獵;有敲木琴的,也有在讀書的,相當可愛又吸睛。

部落中的頭角長老教會,也是小巧可愛,白色中型磁磚貼滿外牆,上頭三角形的牌樓則用紅色磁磚,三角形的頂端架著廣播喇叭,許多原住民部落教會的廣播及村長的廣播,是兩大重要訊息傳播系統。

 

 

 

 

光輝長老教會正面塔樓是十字架造型

光輝長老教會正面塔樓是十字架造型

 


感受原民熱情再次滿載而歸
另一頭的天主堂為全紅磚建築,門窗與屋頂已換新的材質,但主要結構牆面保有最初建堂時的紅磚,充滿古色古香的氣氛。大門上方寫著敬天愛人,這也是基督教會最重要的誡命。

羅馬公路在桃園這端最後一個部落是高遶,分成上中下三個小部落。下高遶這邊有高遶長老教會,小小的教堂最近上了泰雅圖騰的紅黑白色漆,讓這間四十幾年的老教堂整個活潑起來了。巧遇牧師的母親從屋中走出來,閒聊了幾句,對我這陌生人相當友善,還進了屋子拿了一袋大香菇送我。善待出外人是原住民的精神,更是聖經中記載上帝的子民該做的。

帶著香菇以及充滿喜樂的心,進到新竹這頭的馬武督,與一間長老教會與兩間天主堂相遇,幸福地結束這趟旅程,和廿多年前的那趟旅程相較,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相同的是,這次羅馬之行再一次滿載而歸。

 

 

 

 

馬武督長老教會

馬武督長老教會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