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2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潘霍華特展反思】當社會議題造成族群傷口時 教會是否已讀不回?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李容珍 追蹤
德國神學家潘霍華特展。(圖/林廷安影片截圖)

【記者李容珍桃園中壢報導】台灣社會面對內部對立撕裂時,很多年輕人也感到困惑徬徨,不知如何回應?第14屆青宣「已讀不回的教會」特展中,特別追述神學家潘霍華的一生,在他的不同年代,當時面對的社會和教會的問題。

潘霍華曾經參加在德國反對納粹主義的抵抗運動。特展透過潘霍華對當時社會的回應態度給我們省思,教會是否也「已讀不回」,也鼓勵年輕人承擔責任成為社會和教會的"Peacemaker"。

展場以1927年、1933年、1939年、1943年代,在潘霍華身上發生的重大事件為設計背景,策展人之一蔡慎祐在會中解說。
 

1927年,希特勒竄起,當時德國教會「已讀不回」,反思我們信仰除了裝飾,還有何意涵?(圖/李容珍攝影)

 

從當時德國教會 反思自己信仰
1927年,空間放置潘霍華年輕時的照片,以希特勒巡軍圖為背景,也放映希特勒演說的影片,反應當時希特勒迅速竄起,德國的教會是「已讀不回的教會」。當時的潘霍華家族沉浸於反納粹的氣氛中;他們一直與德國反閃族主義(anti-Semitism)抗爭。他們是典型知識分子,代表德國傳統自由思想的上層社會,崇尚個人的人格正直和公民責任。

現場空間放置佈滿裝飾品的聖誕樹,象徵商業化吸引人之外,也沒有耶穌;讓我們思考我們的信仰,除了是裝飾之外,有無真實內涵?所以參展的人會把聖誕樹上的一個裝飾品拿下來,思考自己的信仰,除了裝飾外,本質是甚麼?

 

1933年,潘霍華從美國的種族歧視,看見自己國家的需要。

 

進到1933年,希特勒已大肆破壞德國教會,潘霍華於1933年公開批評反對希特勒納粹政府,並發表了「教會與猶太問題」,號召教會抵抗反猶政策,被視為異議分子,因此被迫離開德國,來到美國。當時潘霍華看到美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在會場巨幅照片中,看見黑人被處私刑時,四圍的人不是在笑或是看鏡頭,對於人被殺死好像不以為意,甚至自己成為劊子手也沒關係。潘霍華反思自己國家的基督徒被迫害,自己不能安逸留在國外,於是決定回到德國與他們共患難。

 

1939年,潘霍華加入反希特勒組織,若是我在當代會如何應?

 

1939年,潘霍華在德國加入反希特勒組織,幫助聯合軍打敗希特勒,也參與暗殺希特勒的行動。展覽空間的背景是穿著猶太之心的婦女和被關在集中營的孩子。反思如果自己是潘霍華,會做出甚麼決定?會成為虛假的神職人員,還是選擇從軍?

 

1943年,在判處絞刑的潘霍華,伴隨死亡陰影,靠著神往前行。

 

面對挑戰 是否持續走下去?
1943年,潘霍華被關在囚房,空間佈置囚房和類似絞刑的場景。潘霍華因同伴計劃刺殺希特勒失敗,也跟著在1943年三月被捕,並於希特勒自殺前22天,以叛國罪在福洛森堡(Flossenburg)集中營被絞死。潘霍華當時寫一首詩「Who am I?」很多人以為潘霍華很厲害,被關時還能坦然自若,但潘霍華稱自己其實很害怕,禱告和寫書都毫無用處,真正價值是「上帝知道我是祂的人,我是屬於神」。

他的決定伴隨著死亡陰影,當我們在信仰上同樣面對抉擇時,即便有這些挑戰,我們是否也繼續走下去?

最後來到2019年展場。潘霍華感人的故事,與我們所處的社會有何關連?

台灣有很多外勞,當時德國的外勞是猶太人。台灣曾經經濟很好,但是通貨膨脹,普遍低薪,外勞好像也搶走我們的工作機會和權利,年輕人有很多憤怒,被稱為「厭世代」、「崩世代」。現在基督徒若不站出來回應,會變如何?德國人面對的戰場,不只是在前線,還有屬靈信仰爭戰;台灣社會面對的戰場,不是在前線開槍,可能是在螢幕、Line群組或臉書發表特定的言論或留言,做出子彈「傷害彼此」。而且,台灣不斷在內鬥、相互對抗,戰爭沒有停止,我們是否願意了解「身旁的敵人是誰?」可能是「世代衝突」或「經濟問題」。我們如果轉向理解四周這些人的想法,可能會更清礎。

 

解說的蔡慎祐


會中也放映「以色列被放逐」的影片,敘述以色列人被擄時都在做甚麼?也鼓勵基督徒愛仇敵、愛巴比倫人,能在異國處境活出神的樣式。「巴比倫」是一個象徵,也從未消失過,不論在台灣、美國或在其他國家政治鬥爭裡;基督徒如何在寄居的世界做出回應?並鼓勵基督徒承擔責任。

最後一個展區,是談到台灣面對很多對立撕裂傷痕累累,舊的傷痕可能是省籍、族群,也有的是現在存在的議題,背負原罪、貧窮世代、外籍移工、無殼蝸牛、廢墟少年、性騷擾及性侵、墮胎、性別議題等,當很多議題造成傷口時,我們可以「成為OK繃」為這些議題禱告。會場邀請每個人在OK繃寫下禱告詞貼上去,也鼓勵每個人成為和平使者(Peacemaker)。

相關新聞: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