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佳茹(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專任副教授)
十五至十七世紀初,是義大利社會的轉型期和過渡期,也是教會歷史歷經重大變革的時期;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運動交錯登場,這樣的時空背景,使藝術家們獲得充分展現才華的舞台,促成了文化藝術非常蓬勃的發展。
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佛羅倫斯與威尼斯各地都大舉建設新的建築與教堂。而作為天主教教皇所在地的羅馬,到十五世紀晚期,許多任教皇都企圖要將羅馬打造成一座世界的基督教首都;直到1503年,教皇朱力斯二世終於決定拆除原有的聖彼得教堂,將這座西元四世紀的老教堂改建成一個新的教堂。
朱力斯二世聘請著名的建築師布拉曼特來設計建設新聖彼得大教堂,從1506年動工到1626年封頂,這120年間總共經歷了十八位教皇,十二位建築師,整棟建築的設計方案經歷多次改動。許多傑出的建築師和藝術家陸續投入這項教堂的新建工程,為教堂留下無數的藝術瑰寶。
1.聖彼得廣場
廣場是聖彼得大教堂延伸的前庭,可容納五十萬人,是羅馬教廷舉行大型宗教活動的地方,它也像是梵蒂岡的大門;一道門分隔了兩個國度,一邊是民主的義大利共和國,一邊是殘存的神權政權羅馬教廷—梵諦岡城國。
聖彼得廣場被南北兩側橢圓形的貝尼尼迴廊,有如一雙手臂環抱著;設計的建築師貝尼尼認為,沒有比兩臂擁抱的姿勢更美好的概念了,當世人走進這座廣場,就有如兒女投入母親的懷抱,這使原本冷峻崇高的宗教距離感產生與人接近的親切感,同時也藉此把教堂與市區連接起來。貝尼尼以古典列柱的形式,興建廣場迴廊,廊頂有陽臺,柱廊頂端的樑楣飾帶上安放了一百四十尊先知和聖人的大理石雕像,讓世人觀看。
2.聖彼得大教堂與圓頂
聖彼得大教堂十分龐大,外觀莊嚴,與內部金碧輝煌的玲瓏裝飾形成一大對比;教堂內佈滿巴洛克式的鑲嵌和雕塑裝飾,以及金黃耀眼的天花板。一切設計都宏偉、氣派、華麗與崇高,營造強大的視覺震撼力,讓人深深感受到自我的渺小,真是典型反宗教改革時期教堂建築的風格。
在義大利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期,羅馬教皇以榮耀的統治者自居;而梵蒂岡羅馬教廷的文化藝術也奠定近代十七世紀之後歐洲宮廷文化藝術的基礎。教堂中央的大圓頂,在建築語彙裡有象徵天堂的意涵。把圓頂建造成一個中空的形狀,目的是透過一個可見的實體,來比擬某種抽象的、無限的事物,進而表達出一個基督教信仰所謂不可見之上帝,無所不在地充滿在整個宇宙的抽象概念。
教皇保羅三世於1546年,任命72歲高齡的米開朗基羅來擔任工程的總建築師。米開朗基羅接下這項任務時,並沒有接受任何酬勞,乃是為彰顯神的榮耀而做,他將自己視為一個整合者,抱著尊重前建築師成就的心態,來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大教堂圓頂,是參考自布魯內萊斯基於佛羅倫斯設計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圓頂,只是大圓頂還沒完成,米開朗基羅就與世長辭了。後來由佳可默接續監工,於1590年完成大圓頂的建造。
從裡面看,大圓頂的至高點是上帝的圖像,下面環形壁上的鑲嵌堪稱是西方世界最大的銘文之一,銘文引自馬太福音十六章18節:「我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交給你。」以聖經當作銘文環繞大圓頂,營造出一種「宛如彼得臨在」的氛圍。
根據羅馬教廷傳統,每位教皇皆是聖彼得的繼承人。究竟是為了紀念彼得?還是藉此傳達另一種聲音?若僅是純粹的紀念,奢華的藝術形式似乎又與彼得的殉道精神不盡相同了。
3.青銅華蓋
教堂內部為十字走向的空間,中心安置了貝尼尼製作的一座29公尺高的巴洛克式雕塑作品─青銅華蓋,共費時九年才完成,是世界最大的青銅雕塑。青銅華蓋的外形與中國園林中的亭子相似,卻披上濃烈的宗教色彩。教皇主持彌撒儀式的祭壇就在這座青銅華蓋內。華蓋正中央是一隻象徵聖靈的白鴿,教堂圓頂中心是上帝的畫像,因此從最頂端的上帝,經過華蓋上的聖靈到站在祭壇上的教皇,在空間上形成一束自上而下的垂直光軸。
4.聖彼得寶座銅雕
青銅華蓋的後方,是整座十字形大教堂朝東迎向日出的位置,貝尼尼在那裡設立了一座紀念碑式的聖彼得寶座銅雕,是典型的巴洛克藝術代表作。寶座四邊各有一位早期教父的雕像作裝飾,前面兩位分別是安波羅修和奧古斯汀,代表的是拉丁教會的羅馬公教,後面兩位則分別是阿塔納斯修斯和克里索斯托,代表的是希臘教會的東方正教。這四座雕像和諧共處,象徵著基督教的普世合一性。
座椅上方的彩色玻璃窗,中心是一隻象徵聖靈的白鴿,四周以金色雲朵圍繞,一根根充滿能量的金色榮光向四面散射,透過大教堂環形窗戶的自然採光,光線灑落在環繞寶座的孩童和飛翔的天使群上,營造彷彿置身天國的勝景,極力展現出動態活力的戲劇性視覺效果,給人一種如真似幻的臨場感受。
5.米開朗基羅《聖殤》
聖彼得大教堂如同一座藝術博物館,內藏許多偉大藝術家獨一無二的曠世鉅作。其中包括了米開朗基羅雕刻的《聖殤》,描繪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帶著溫柔、慈悲的神情,抱著從十字架上卸下來的聖體,斷氣的耶穌就像睡了一般躺臥在宛若少女的聖母膝上。
米開朗基羅於1498-1499年間追隨古希臘文化唯美精神,以和諧的比例,完美的肌理,完成這件大理石雕像的知名代表作時,年紀只有23歲;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署名的作品,用拉丁文刻在聖母胸前的束帶上,寫著:「佛羅倫斯來的米開朗基羅.博納洛帝完成此作。」
聖彼得大教堂具有十分完美的建築與藝術形式,一切設計的出發點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然而作為基督徒在欣賞大教堂的藝術饗宴也不免反思,輝煌藝術的包裝是否透露出宗教領袖的野心、欲樹立天國代理人的身份?像這樣輝煌的建築與藝術是否能提升人們宗教情懷及精神靈性?當人們站在偉大建築藝術底下讚嘆之餘,這份感動能否在離去之後仍在心中持續發酵?
當時建築背後的政治動機,藝術或許被用來遮掩羅馬教廷內在實質的空虛,然而經過時空流轉,今日若帶著敬虔愛主的心來觀賞省思這些偉大的建築與藝術,我們就能夠越過這些,而看到背後榮耀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