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9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懷恩堂第十四屆差傳年會特輯2】鼓勵婦女發揮恩賜 聖經、歷史和當代典範探討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李容珍 追蹤
陳李朗玲師母(圖/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浸信會懷恩堂第14屆差傳年會,以「所以,你們要去」為主題,英國Redcliffe學院宣教學講師陳李朗玲師母分享「婦女宣教中的角色──從聖經、歷史、以及當代三個典範做探討」。

參與宣教亞洲女性之一

參與宣教亞洲女性之一



從夏娃開始 接受上帝使命的女性
她引用創世記一章26-28節經文,談到上帝照祂的形像造人,有男有女,夏娃是第一位接受上帝使命的女性。從聖經的文化背景,猶太文化非常傳統、保守、封閉,在聖殿裡,女性只能在一旁觀察;在敬拜的事上,不能有主動、積極和活潑的角色。在古希臘文化,稍微對女性開放;到古羅馬文化,屬於最開放時期,呂底亞在腓立比教會具有影響力。

她指出,女性的先知事工,有米利暗、底波拉,以及腓利的四個沒有結婚的女兒,都有傳講上帝信息的恩賜。

在耶穌時代三個「馬利亞」婦女:第一位馬利亞是耶穌的母親,當我們更多認識她,從她身上可以學到很多;第二位馬利亞是對耶穌敬虔的馬大妹妹,坐在耶穌腳前專心的聽從耶穌教導;第三位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將極珍貴的香膏抹在耶穌腳前。

保羅事工裡的女性,有提摩太敬畏上帝的外祖母羅以和母親友尼基;保羅宣教事工上的朋友與支持者呂底亞;與保羅同工的百基拉(與丈夫亞基拉),是帳棚製造者,也是有恩賜的宣教士和門徒教導者。

曾任馬來西亞Asia CMS培訓總監、新加坡華人Grace教會牧師、OMF宣教總動員培訓師的陳李朗玲師母表示,上帝使用不同背景、經驗和恩賜的女性;使她們扮演各種角色;或在家裡,或在家以外的地方,都是更顯著、卓越、突出的角色,這一切都為了福音的緣故,為教會的肢體的建造與興起。

她也舉宣教前線亞裔女性中的歷史典範,包括19世紀末、30世紀初的印度社會改革先驅彭迪塔‧拉馬拜,因著特別關心低階層的弱勢族群,創立貧窮婦女之家,幫助她們受教育,以及被遺棄的孩子之家,至今仍在運作。

彭迪塔‧拉馬拜的信念是,人們不僅要聽到關於上帝的國度,更必須在實際操作上看見它,即使(上帝的國度)是呈現在一個小規模或不完美的形式裡,仍須是一個真實的呈現與示範。

20世紀初期中國的余慈度,被稱為是第一位到韓國從事跨文化的女宣教士。余慈度本身有很多恩賜,會教導聖經、婦女孩童醫療,也教導學習障礙的孩子,並翻譯一些書籍給韓國學生。

另一群韓國婦女的「民眾運動」,關心70年代貧民和被剝削或被邊緣化的群體;也挑戰教會和社會面對政治和社會的一些問題。

其他亞裔女性現代宣教典範,包括牙醫師赫特琳‧奧普桑,本身是印尼保育運動倡導者,也在偏遠地區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教導當地人保育觀念。接觸過、也研究赫特琳‧奧普桑的陳李朗玲說,赫特琳‧奧普桑其實做了很多事,但卻很謙卑,對人只是輕描淡寫談一下自己只做了一點事。另一位Lalitha Edwards醫師,在印度創辦一個專門照顧愛滋病孤兒的孤兒院,給予女性醫療協助與諮商。

此外尚有一些菲律賓女性,透過國際網絡,雖沒有很高學歷,經過宣教訓練後在世界各地透過一些基層的工作,包括幫傭或照顧小孩,甚至有機會進到中東或非洲,成為美好的見證。

參與宣教亞洲女性之二

參與宣教亞洲女性之二



具有熱情憐憫恩賜信心等特質
陳李朗玲表示,這些前線投入宣教事工的人必須很勇敢,不僅照顧需要的人,還要關心周邊的家人。這些婦女對有需要的都具有熱情、憐憫、恩賜和信心,有動力用她們的恩賜來服事。

陳李朗玲師母也提到,婦女若在教會沒有做很多服事,可能是因為沒有信心,不認為自己能為上帝工作;另一個原因是沒有被鼓勵。很多機構不知如何在服事上,使用婦女恩賜。她提出深思與反省:「在你的教會裡或事工上,女性同工們是否要為尋找自己的角色與定位努力掙扎?」「女性同工們在發揮自己的恩賜上,是否成為她們的挑戰?」「在神的宣教事工中,我們如何鼓勵與肯定女性同工們的各項恩賜?」

最後,她引用彼得前書四章10節:「人人要照自己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各種恩賜的好管家。」作為勉勵。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何竟、竟自、任憑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尋求公義卻不淪為自義─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霸凌
2024-11-27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五月花號啟航之地─英國普利茅斯探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