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5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訪新加坡談盼望神學 林鴻信:基督徒的眼淚中,有盼望的應許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編採 追蹤
林鴻信教授盼望神學講座(照片提供:鄭福財牧師/博士)
林采頻牧師/博士

新加坡更新基督教會在九月份特邀世界華人界著名的系統神學權威林鴻信教授前來舉辦為期兩天,共三場的神學講座。該教會為慶祝三十週年慶所舉辦的一系列神學講座:第一場提供給新加坡所有華文教會教牧的盼望神學,第二場是給信徒的培靈會,第三場是公開給牧者、領袖和信徒的忘我神學講座。

連結眾教會牧者,集聚展現合一

特為新加坡華文教會的牧者、神學院講師和福音宣教機構同工所舉辦的盼望神學講座當天共有一百多位來自各個不同宗派,包括獨立教會、衛理公會、聖公會、浸信會、長老會、杭州教會和播道會等的牧師、傳道的踴躍參與和交流。

更新基督教會的主任牧師鄭福財牧師/博士接受訪問時指出,這個講座雖然是為了配合該教會三十週年慶,但他的心志和目的是祈盼藉此講座來與眾教會,以及牧者同工們在基督裡有所連結,建立肢體、資源分享,相交和祝福,並達致合一。

莫特曼的盼望神學的思考方式

林鴻信以盼望神學來與眾教牧同工一起探討兩個層面:盼望神學的思考方式,以及盼望神學的實際應用。

林鴻信教授首先以一首優美的聖詩「應許之詩」(Hymn Of Promise)來引導聽眾進入認識盼望的意義。接著,他開宗明義的分享盼望神學起源於莫特曼教授的經歷與見證。莫特曼經歷二戰時期,他曾親眼目睹德國漢堡墻在盟軍的火燒下,犧牲了四萬德國的市民。從而他開始認識到戰爭和人性的可怕。而後,莫特曼被關在戰俘營三年,在這當中,他發覺在物資嚴重缺乏的戰後時期的人們,若在世上沒有盼望,就會容易失去生命的力量;但是,盼望見到家人的戰俘,在艱困的景況中,仍能活下去。

因而,莫特曼開始思索世界上有沒有一種盼望,既能給人活下去的力量,卻不是帶給活著的人痛苦。他開始參加軍中的崇拜,讀聖經和祈禱。他因此覺悟到了基督福音的真理,就是上帝是賜給人盼望,且使人在苦難中仍有喜樂和平安,他因而成為了基督徒。莫特曼的盼望神學幫助他自身在人生的許多艱難中,包括他愛妻的離世、兒子的夭折等,他即便在苦痛中仍因上帝而存有盼望和安慰。

作為莫特曼得意門生的林鴻信教授深入淺出且言簡意賅闡述莫特曼的盼望神學的思考模式。林教授指出基督教是在于上帝使人有盼望,羅馬書15:13「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 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 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人之所以有盼望的基礎在於在上帝裡有信。

由於盼望之事尚未能看見,相信就是所盼望的事情之實體,信即是基礎和真實,信帶出盼望的動作。誠如希伯來書中許多信心的英雄,雖然他們在世未能得著所盼望的,但是並不因此而失望,乃是因為存著盼望,以信心眼光來歡喜迎接未來更美的家鄉,同時能夠突破世界上的喜怒哀樂,且存心忍耐。林教授也指出盼望也常常帶給人意想不到、無法預測的驚喜空間。林教授進一步闡述盼望的另外一面與十架神學相關。因為盼望是指未見之事,故此,會遭受周遭的人的嘲笑、辱罵和不解,所以,有盼望的人要預備受苦、忍耐以及背負十字架的心。

60年代是追尋盼望的年代

莫特曼的《盼望神學》寫於1964年。60年代是一個普遍追尋盼望的時代,人們感到迷惘;有嬉皮起來反對中產階級、要回歸自然、唾棄現代文明,美國有民權運動、反越戰運動,有許多政治領袖被暗殺,當時整個世界失序、到處有抗爭、學生運動的狂熱,有爆發質疑傳統的抗爭,是一個充滿暗淡且找不到方向的時代。在這混亂混沌的時代,莫特曼撰寫了盼望神學,希望告訴世人,基督教是如何看待這些事,是基督徒對時代的挑戰一個重要的回應。莫特曼關心和重視上帝國如何落實人間,是身體力行的實踐神學,因此,46年後,即2010年莫特曼再寫《盼望倫理學》,是為了補充原來《盼望神學》一書在實踐運用的部分的不足。

林鴻信教授進一步解釋盼望神學的思考方式,他引用俗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句話是在講前因影響後果,但是,人們常忽略的是種瓜的這個的前因之前的關鍵,在於「盼望」。一個人盼望吃瓜,才會種瓜,種瓜後才會得瓜。然而,種瓜是個人希望能從付出的努力有所收益。但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種樹卻是盼望後人得以乘涼的付出奉獻的精神。

因此在因和果的關係之前,有盼望的優點要素。林教授提醒牧者們,人生的許多選擇與盼望有密切關係。在世界洪流中,如果盼望沒有以信仰為基礎,我們就會被世界潮流牽著走世俗的道路 ,比如:為孩子選擇上哪所學校,就會淪為世俗在導引我們的人生,而非信仰中的盼望來指引我們的方向。

當天的講座吸引了數百位跨宗派的牧者參與(照片提供:鄭福財牧師/博士)

當天的講座吸引了跨宗派的牧者參與(照片提供:鄭福財牧師/博士)



莫特曼的看法是基督教信仰是基於基督復活而生活在上帝國來臨的祈盼中,這個盼望起源於基督耶穌在十字架的受苦,並追索到舊約聖經不斷地宣告,上帝使人們成為上帝子民的盼望,如同出埃及事件所見證,受苦的以色列人以盼望來回應進入迦南美地的應許。新約見證耶穌基督復活的事件,展現了祂是基督,祂是彌賽亞的身份。經由門徒確認祂的復活,因此,若有人在基督裡就可以經歷在祂裡面被更新,一直到祂再來的日子。這些都再再顯示上帝的應許,及祂賜給人的盼望在回應和互動。

盼望的重要在於還有發展的空間,換句話說「可能」(Possiblity)比「現實」(Reality)還可能改變,這個思考也提醒我們要做出優先的安排,這包括「未來」比「過去」優先,「兒童」比「成人」優先,「學生」比「老師」優先。這意味著教會的可能性比現況優先,為此,林鴻信勸勉眾教會不要太沉溺于不再能改變的過去,而是應該以盼望向前看未來的可能性。

先有受苦而後才有得勝

他更進一步指出,希臘人在思想logos(真理)是屬於靜態,是一種不變的原則,但是,基督教的真理是動態的,是信徒在回應上帝的真理當中,讓信徒可以認識真理的旅程中更深刻的進入豐盛的境界。林鴻信教授總結盼望神學時指出,一個基督徒的信仰是有歡喜,也有眼淚,因為他經歷信仰帶來的喜樂,同時也經歷信仰帶給他的盼望還沒有實現;微笑中有眼淚,即在眼淚中有盼望的應許。

林鴻信教授以莫特曼書中的一段話,來強調基督教信仰的盼望與十字架的關係。「基督教信仰的盼望在我的身上復活之前,必有十架受苦。因此盼望帶來安慰,也帶來與基督同受苦難,因復活的基督就是釘十字架的基督,先有受苦而後才有得勝。在此意義下,信仰不是帶來平安,而且不安,不是忍耐,而是不耐,因為信仰帶出的盼望,使人無法忍受現實而開始與其衝突,並且因為受苦。與上帝平安意味著與世界不平安,應許的未來如同尖銳的棒子,無情地刺進每一刻尚未實現的代價。」

林教授挑戰與會者去思考:一、現在我們帶著什麼樣的盼望?二、 你的盼望如何影響著你?最後,他再次提醒世界如洪流潮水把我們沖走,並鼓勵眾教牧要「心懷盼望、預留驚喜」。

林鴻信教授與更新教牧團隊。(照片提供:鄭福財牧師/博士)

林鴻信教授與更新教牧團隊。(照片提供:鄭福財牧師/博士)



盼望神學的實際應用

講座的下半場,林教授與眾教牧來探討盼望神學的實際應用。他提出莫特曼在《盼望神學》中以聖經為基礎來探討信仰有兩種形態:即神顯與應許這兩個形態中,上帝向人顯現。在應許中向人們顯現,主要在族長時期,他們在過遊牧生活時期,由於地點與時間無法固定,上帝在在變動的遷移中向他們顯現。但是當他們歷經多年,進入迦南,來到農業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是屬於固定生活模式,就把節期神聖化,神聖地點固定化。

這反映人的兩種信仰模式,過度追求把聖殿神聖化,或過度期待上帝的神顯,與人來會面,可能會變成人在掌控的危機。人強求想要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要與上帝相遇,甚至禱告就要一定經歷醫治的強求,可能就會落入究竟是上帝的意志還是人的意志的窘況。莫特曼擔心的是對上帝的體驗限定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加上現代社會追求可驗證、可經驗的科學,會使我們逐漸不尊重上帝的主權。

林教授挑戰聽眾,我們是否也有這種信仰趨向,想要嘗試控制和指揮上帝。我餓了上帝一定要餵飽我,我口渴上帝一定要滿足我,其他我不管的態度。所以,盼望神學反對預測未來的概念,因為所有的預測鑒定在過去的事件。但是,基督教信仰的盼望不是建立在預測,而是建立在從上帝而來的應許,而非建立在人世間過去的經驗,盼望非預測,預測經常跟算計有關。未來不是人可以計算,乃是交託上帝手中。

莫特曼提出,人們一般認為Trust is good, control is better,但實際上Control is good,Trust is better。前句比較貼近人性,但聖經講的是人應該信靠上帝,並將未來交託在上帝手中。主權在上帝手中,而非人去算計上帝要做什麼。

第二、上帝的應許揭開歷史的視野,讓人類在有限的視域和地平線上,被上帝提升以看得更高、高遠。盼望帶給我們高度,當基督徒沒有盼望的時候,其眼界跟一般人沒有分別。價值觀、世界觀等跟未信者沒有分別,因為視野沒有被打開和提升。人的視野的有限,使我們有看不見的視角,而盼望讓我們有高度,看得更廣,如人造衛星一般。

所以,我們要跟更高更廣的視域接軌,就是聖經。渺小的人閱讀偉大的聖經,學聖經所看到的,而非聖經學我們看到的,其實不當是平行,而是渺小的我們被融入聖經裡,如一滴水融入大海洋。人活在盼望亦是如此,是一個視域的融合。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