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憐以船為家的漁工!南方澳斷橋事件凸顯外籍漁工的工作困境
檢舉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員/漁民服務中心主任陳武璋牧師表示,這些罹難的外籍漁工都是境內僱聘漁工,是按照台灣的勞基法,也有勞健保,屬勞動部管轄。這次的意外,是三艘漁船正等待安檢要出港捕魚,而這三艘船都是同一個船東,沒想到剛好橋斷被壓到。
很多人不理解,為何漁工平常都住在船上?陳牧師說,漁工要住在船上或上岸住,船東都不會管,但因上岸休息要另租房子,所以漁工都住在船上比較方便;同時,住在船上一方面也可以幫船東顧船。
漁民服務中心感恩心關心外籍漁工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員/漁民服務中心位於高雄市前鎮區,位於漁港附近,33年來盼望漁民中心成為外籍漁工第二個家;並盼望不忘成立中心的初衷──堅守信仰精神,成為上帝的僕人謙卑服事,看見漁工的需要,並成為服事他們的器皿。陳牧師說,高雄前鎮漁港接觸多半是遠洋漁船,多是境外僱聘移工,完全沒有勞健保,他們靠港時間非常短暫,可能兩三週到一個月,他們到公海捕魚,出去一次長達半年以上,甚至一、兩年才靠港一次,屬漁業署管轄。
由於一般民眾比較少接觸外籍移工,直到這次事件,讓大家聚焦在外籍移工的議題上。台灣約有1200多艘遠洋漁船,今年達成解除歐盟黃牌警告的目標,有年400多億元的漁產外銷產值。遠洋漁船很多外籍雇聘漁工,停留台灣時間可能只有兩、三週。成立33年的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在漁船靠港期間,會登船關心他們的生活和適應情況,包括提供中心的空間設備,讓他們使用或可以暫時的休息。當他們心靈有孤單時,若對方是天主教徒,也為他們禱告;若是穆斯林,會送聖經給對方。陳牧師說:「我們抱持感恩的心服事他們,謝謝他們對台灣漁業的貢獻!」在漁民節或聖誕節,也會辦活動或義剪、義診行動,甚至為他們募集二手冬衣。
陳牧師表示,雖然能做的有限,但有多少力量就去做,若這些外籍漁民遇到問題,就去幫助他們向政府和相關單位反映。
來源國和台灣政策都需要調整
他也提到,這些移工遇到主要是政策面的問題,包括來源國和台灣政府漁業政策問題,所以,海員/漁民服務中心與其他NGO團體倡議,希望能改變這些政策。
他說,一般外籍廠工,只要付仲介費,但是外籍漁工要透過捐客和仲介等,至少要被抽三次費用,這些多半是來源國的問題。台灣的漁業政策,境外移工每月基本薪資美金450元,台幣為13500元;境內移工是台幣20000元以上,還有勞健保的保障。他們每天工作長達12小時以上,整體薪資仍然過低;台灣政府短期內也無法改變這政策。
另對於漁工住在船上,若沒有遇到特別的風災,基本上都還好,但若遇到颱風,必須為他們提供暫時安置的地方或政策上的保障。台灣約有70萬外籍勞工,其中3萬漁工,不論是境外或境內僱聘,階層又比其他勞工更低。台灣屬於進步的國家,漁業政策仍須因應需求跟上時代。
政府表達哀悼並從寬撫卹
交通部長林佳龍對於這次斷橋意外罹難的死者,強調絕對「從優從寬認定」進行賠償,也表示台灣港務公司是業主,該負的責任一定一肩扛起,初步規劃是會對罹難的外籍移工,提供撫卹金一人500萬元,也說涉及的各項保險、捐款、撫卹、理賠,還有外界捐款,都會協助辦理。
行政院長蘇貞昌於3日在行政院會表示,本次受難者均來自菲律賓、印尼,外籍漁工離鄉背景,為台灣漁業貢獻卻遭不幸,他深感遺憾、痛苦及慚愧,代表政府向受難者表達哀悼,也希望傷者早日康復,。
蘇院長強調,為讓港區迅速恢復正常作業,並避免類似憾事再度發生,各相關單位務必妥慎執行以下事項:針對罹難外籍漁工,請勞動部統籌、外交部及內政部全力協助,建立單一窗口,立即就後續慰助、家屬來台安排等事宜協處;傷者部分,請有關單位給予最好的醫療救治與生活援助,也請交通部從優辦理救助補償;亦請金管會協助所涉保險理賠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