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時代的家庭危機與出路 劉曉亭:讓信仰回家!塑造健康家庭文化
檢舉
現今科技網路雖然快速便利,無形當中卻使人與人的距離愈來愈遙遠,對家庭及親子關係造成極大的影響。美國加州聖地雅哥台灣基督教會主任牧師劉曉亭於十月2日晚上受邀至台中聖教會分享「科技時代的家庭危機與出路」。當家庭與信仰面對到科技時代與後現代的挑戰,劉牧師呼籲:「讓信仰回家!網路化生活無法避免,唯有塑造健康家庭文化,才能保留網路優點,降低網路傷害!」
保留網路優點 降低網路傷害
劉曉亭牧師首先表示,今日科技時代幾乎人手一機,2G、3G、4G、5G……人類每10年就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不僅改變傳遞的速度,也改變人類溝通的方式,從文字、聲音、影像、影片等。「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人與人的聯繫愈加便利及頻繁,但是溝通的本質卻是愈來愈遙遠。」劉牧師舉例,以前的孩子只跟認識的說話,不跟不認識的說話;現在的孩子只跟不認識的說話,不跟認識的說話。以前全家人出去吃飯,等上菜時會一起聊天;現在全家人出去吃飯,各自拿出手機拍照打卡或跟不在場的人聊天。此外,很多小朋友在網路上都會設兩個帳號,一個是給父母查看的,另一個帳號才是跟朋友互動用的。
劉牧師說,2020年即將進入5G時代,科技網路讓人類的生活節奏愈來愈快,但人與人相處的時間卻愈來愈少。當人類過於依賴科技與人工智慧時,機器愈來愈像人,許多人類工作都將被機器人取代,漸漸失去上帝起初創造人類的本質,對未來人類生活產生很大的衝擊。
網路人工智慧後現代
何謂後現代?劉牧師提到,耶穌降生的羅馬帝國不只把聖經分為舊約和新約,也把人類歷史分為上下半場。羅馬帝國一統天下之後,建立「全人類」的雛形,進入以「神本」為主體的中古世紀與政教合一,然後擺盪發展人本文藝復興。20世紀進入科學主義,一切都要符合人的科學,演變至今日人工智慧時代,啟蒙主義與人本理性主義隨之抬頭,世界逐漸以「我」為中心。他進一步提到,前現代的特徵(人本主義之前)重視真實,並且追求真實背後的永恆。後現代主義則是反對「整體性」、反對「絕對性」、反對「倫理輩份」、反對「說教」、反對「威權」。此外,也追求「新鮮刺激」、追求「科技」與「享樂」、重視「感性」與「經驗」。
劉牧師觀察,科技時代為世代之間的溝通帶來很大的鴻溝,因著下一代不想傳承,使得上一代的經驗也變得愈來愈沒有價值。到最後,人類重視的只剩下三件事情:「財富」、「娛樂」與「科技」,逐漸取代了三位一體的上帝,也失去人與神、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親密。
後現代對家庭帶來殺傷力
「世界少了你,有差嗎?」劉牧師表示,當然有差!人類存在的價值在於世界上「還有在乎你的人」和「你在乎的人」。人必須活在愛與關係(家庭)中,不論未來科技如何發展,都無法取代家庭的功能與價值!他認為,教會存在的目的,就是讓人學習彼此相愛的功課,改變自己與家人、肢體之間的關係,無論快樂或悲傷都有人陪你一起面對。此外,教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解決「家庭問題」,透過婚姻家庭的營造,包括家的共同性、趣味性、分享性、分擔性及優先性,使人可以打開心、建立親密關係。
劉牧師指出,後現代對家庭帶來四大層面的瓦解:包括「倫理輩份」瓦解、「順從文化」瓦解、「經驗傳承」瓦解及「人生規劃」瓦解。他進一步提到,未來科技網路可能引發三大戰爭:
一、引發「速度之戰」:快節奏對婚姻家庭造成殺傷力。教會要看重經營家庭關係,多花時間跟家人在一起。
二、引發「虛擬與實體之戰」:虛實互換的新模式、遊戲與生活的界線模糊及忠誠委身大洗牌。教會要看重建立真實人際關係。
三、引發「青春與歲月之戰」:強調視覺美與內在美。教會要看重人的「心」與「感受」,人類的價值在於「存在感」,而所有最寶貴的一切都蘊藏在「家庭」中。
真實情感連結取代講道理
如何看後現代對基督信仰的挑戰?劉牧師表示,我們是人類中僅存「餓過的時代」、「睡不飽的時代」、「懂得珍惜的時代」、「有過程的時代」。因此,我們必須從「談論」到「實踐」、從「虛擬」到「真實」、從「傳承」到「突破」、從「有形」到「無形」。鼓勵每位基督徒面對後現代與世代差異,不要怕被拒絕,效法耶穌活出道成肉身的信仰,落實「三不三講」:「不講道理講關係」、「不講理論講實際」、「不講儀式講能力」,傳遞上帝的恩典與真理。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劉牧師引用約翰福音一章9-14節提到,後現代促使信仰生活化,不再只是教導和理論,而是要把信仰活出來。唯有領受神所賜的愛,幫助我們學習去愛人,恢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真實的情感連結取代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