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學老師看今日教會】蔡慈倫談教會禮拜講台:勿讓上帝不見了!
檢舉
上帝話語是否被邊緣化?
蔡慈倫校長指出,當基督徒問「教會的敬拜,怎麼吸引更多人來到教會?」時,有沒有發現,我們的禮拜是否變成用很多節目式的表演?這種現象在很多教會的禮拜當中真實發生,雖然吸引人,但有什麼可能不見了?她提醒,會不會是「上帝不見了?」禮拜沒有以上帝作為中心,高舉上帝;反過來會不會也陷入我們整個禮拜及講台,太強調「人」及「人的作為」,高舉人勝過神?
還有一種情形,是講台被用來作為「實用主義的手段」;好比教會在推各種事工,講台就是一系列事工的講道。而對講道者來說,有時為了達到我們想達到的目的,「會不會是用經文來支撐我想要說的話,而沒有回到真正的主角——『上帝的話』?」
她指出,今天教會若一窩蜂強調策略、教會增長或教會復興,會不會也把講台作為一種手段?當講台或敬拜成為一種手段時,不可諱言,「上帝失去了成為我們整個中心及重心,而變成所要達到目的的手段。」
她自己學講道學,看到60、70年代美國教會的講台,也回想16世紀宗教改革,思考為什麼教會變成「失序的教會」?主要原因就是上帝的話語已經被邊緣化。
敬拜需教導 避免真神假拜
她在神學院教禮拜學,或是去到地方教會分享,才發現許多信徒可能作了一輩子的禮拜,卻沒有被教導什麼是「敬拜」?
若回到初代教會會發現,初代教會的慕道友成為真正的基督徒,是要用三年來預備一個人,特別初代教會很多慕道友是從異教文化進來教會,如果沒有形塑他們的生命,他們很可能把一套異教的觀念、異教敬拜的方式帶到教會。相對在今天民間宗教盛行的台灣,有沒有可能也變成換湯不換藥,很多基督徒拜了一輩子,可是他是帶著非基督教的態度跟心態、觀點來到教會?
蔡慈倫強調,基督教教育很重要,一個人的思維若沒有正確,所行出來的會造成教會的問題。初代教會培育慕道友需要三年,培育過程教導很多基要真理,最後要教你怎麼敬拜上帝!她提到,我們好像假定一個人進到教會,自然而然就知道怎麼敬拜神,以至於會不會有時候變成「真神假拜」,用不對、不正確的敬拜心態來敬拜這位上帝。
「神很特別,我的專業就是講道學跟禮拜學,以致於被神使用投入事奉時,希望透過專業領域,還是要呼籲這世代的教會重新回到最根基,但卻是最重要的基礎——神的話。」蔡慈倫最後提醒,失序的教會,是因人們對上帝失去敬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