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4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追求速成時代中「刻記生命深度的靈修」 打破淺碟文化的轄制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編採 追蹤
基研智庫神學人圓桌論壇——開到水深之處的靈修,左起林鴻信老師、董家驊牧師、周學信老師、莊信德牧師、莊育銘牧師。(圖/基研智庫提供)
基研智庫「開到水深之處的靈修」圓桌論壇

【本報訊】在一切都追求速成實效的時代裡,如何擺脫時間、效益的焦慮,而在與主相遇的朝聖之旅邁向深水區?在重視修行的傳統文化中,如何不落入獨善其身、累積功德的修道想像,而體驗被安頓在與上帝、與人、與大地、與自己休戚與共的相通共融?

秋風颯颯、葉落簌簌時,基督教研究智庫十一月2日於台北懷恩堂樂民館舉辦第三場圓桌論壇——「開到水深之處的靈修」,邀請四位騎士,包括淡江教會主任牧師莊育銘、中華福音神學院教授周學信、石牌信友堂牧師董家驊,以及磐頂長老教會主任牧師莊信德,並由基研智庫理事長林鴻信擔任主持人,藉由深入對話,嘗試在歷史傳承與現實處境下展開探索,尋索如何走出靈性成長的迷霧地帶,穿越表面形式而進入幔內,在生命深處重新發覺與三一上帝會遇的入口!

林鴻信:水深之處靈修兩意涵

林鴻信教授指出,靈修對基督徒生命的成長而言,我們感受在台灣大環境經常被稱為是一個淺碟文化之處,無論在台灣哪個地方,生活的忙碌都是難以想像的。忙碌讓我們忙亂、盲目與茫然。我們在許多的忙、盲、茫當中,靈修相當可能會遇到瓶頸而不易突破。因此用「水深之處」表達兩個象徵意涵。首先,聖經中看見耶穌要他的門徒,像彼得,把船開到水深之處。這暗示著水深之處是成熟之地,也是靈修所追求的一種深刻的成長,我們無法一直在淺水區停留,無法在熟悉的安全區停留,而是要大膽將自己交託給上帝進到深水區。

然而,水深之處另外一個象徵則是來自約拿書。約拿在大魚的肚子裡,當大魚潛到深處,他形容他的頭被海草纏繞,他在大水極深之處就向上帝禱告,因此那個水深之處代表了他跟上帝之間遙遠的距離,也是要克服的障礙,他的束縛使他無法成為上帝的兒女。因此,今天的論壇期待幫助大家進到水深之處的靈修,能夠突破水深所代表的各種淺碟文化對我們的攔阻,亦使我們能夠豐豐富富的作上帝的兒女。

林鴻信老師主持

林鴻信老師主持



莊育銘:靈修需要包含「在場者」

聚會由莊育銘牧師帶領大會禱告開始,分享主題是「大隱隱於世」。傳統的靈修很注重要離開人群,在個人僻靜中,操練獨自進入密室與神相處、對話,並期待在這短時間的與神獨處的結果,可以提供自己全天、或甚至是長時間的需要;然而如此只注重個人性的靈修方式,有可能造成極大的排他性結果,讓靈修局限於個人與神的獨佔關係、以及個人性的靈命修練。耶穌在世上時,有時也會退到曠野或山上去禱告、親近神。然而,耶穌更多時間是與天父一起擁抱人群,服事「在場者」。因此,靈修也可以是、也需要是包含在場者。

在場者不再被刻意隱藏:靈修的場景往往會佈置成只有自己與神獨處的時空,刻意隱藏在場者,稱為密室。但一回到原處的現實生活時,在場者頓時全然揭露,就容易感到挫敗,難以適應。因此,靈修需要不再單單只是自己、無視於環境中的在場者,而是需要操練讓在場的人事物也顯露著他/它存在的事實——由靈修者向上帝來揭露,甚至由上帝向靈修者揭露——以打開靈修的全視域。

從公共靈修到文化形塑:較為常見的公共靈修是群體的退修會,一群人分別一段時間一起靈修,開始時會操練聆聽在場的人事物,但接著還是以操練個人與神的相處為主要目的。若能把在場者納入自己與神對話的全視域中,以至於所領受的不再只是單為自己,進而形塑一種與神之間有群體關連性的「文化」,則無論在哪、何時都能靈修,特別是在人群中。在人群中操練擁抱生命中的在場者,並且讓神來告訴我們為什麼神把我們放在這個家庭裡面、為什麼這個教會裡面、為什麼放在這個職場、這個危機裡面、這個國家社會裡面,我們才有辦法走出這個密室之後繼續與上帝同行,繼續與上帝會遇,因此我們要關心公共靈修向度,在走出密室之後的公共靈修,就是思考如何來型塑一個與神發生關係的文化。以使徒保羅前往羅馬經歷的船難為例,保羅從神得著應許,不僅是為自己領受,也把其他所有在場者帶進與神的公共靈修關係中,在患難裡形塑出向神有盼望的文化。

基督徒如何從靈修、從獨修進入到共修裡面,我們會看到教會在弟兄姊妹範圍裏面,我們怎麼如何透過集體的會遇,要來共同認識這位上帝,但是如果共修是可以發生在教會圍牆內的一種文化型塑,只要有群體就有文化,只要有文化就有型塑的問題,重點是拿甚麼來型塑、誰來型塑,用甚麼價值觀來型塑?因此我們需要面對一個讓基督徒跟外邦人在一起的時候,有沒有一種共同靈修形塑的可能性?我們如何把我們基督徒的信念信仰價值觀來影響甚至來形塑這些我們不認識神的同胞社會?以至於領導他們、影響他們來共同面對這位他們還不太認識的上帝,與上帝產生關係。

將靈修範圍擴大至生活每個場域

因此,我們是由小隱隱於室、到中隱隱於市,以及達至大隱隱於世,其中大、中、小不是指質量,而是指起點和其延伸的方向。小隱隱於室,我們在密室裡與神親近時,讓我們覺察學習生命中的在場者與我們的關係,也勇於讓上帝向我來揭露為什麼要把我擺在這些在場者中。而進一步要做甚麼的時候,就可以中隱隱於市,就如同忙碌的市場般,我們生活裡所充滿許多的混雜、許多的不確定,現今是處於比十倍數更快速且繁忙的時代,在日常生活中,能獨處的時間和機會實在是不多,反而是絕大部分的時間所處的場域是有其他在場者。要將靈修的範圍擴大至生活中的每個場域是必須的,無論在獨處或人群中,都能時時與神緊密的連結和對話,而且不再單單只為自己、也為在場的人事物,藉由更多的形式來經歷神的彰顯。最後則是是更大的圖像——大隱隱於世。

上帝在跟我們的靈修關係中有兩個不同的面相,一個是我們注意在默觀中的上帝,我們是一對一的親密的關係;另外還有多對一的關係,即在行動中的上帝,我們的實況是跟一群人一起在一個文化裡面,是一個充滿許多在場者的世界。詩篇一三九篇告訴我們說,我無論是坐下躺臥行走,神啊!你就環繞在我前後左右,就算是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地極,就算在那裏你也會在那裏,其實上帝是全世界每一個生命無法排除的在場者,甚至上帝也是世界整體的在場者,上帝無所不在。

我們的信仰與神的關係是一種擺盪的關係,一開始是小隱隱於室、到中隱隱於市到最後大隱隱於世。然而,跟這位無所不在的在場者的上帝發生關係的時候,我們亦有我們的極限,因此讓我們的生活回到真實與簡單,把我們所沒有辦法的部分交託給上帝,我們不在場的時候上帝在場,我們從新又回到默觀中的上帝,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又從這位默觀中的上帝一起又再一次被這位上帝差派出去,跟隨著這位行動中的上帝,這是一個擺盪中的過程,即是我們跟隨神與祂會遇、與祂產生關係的一種靈修。

周學信:四種靈修傳統操練

周學信教授分享主題為「進入深處:探索基督教靈修傳統與實踐」。基督教的靈修意味著在神學上活在在耶穌基督裡道成肉身並透過聖靈溝通的三一上帝裡。成為基督徒意味著:天天回轉,藉著悔改和赦免捨棄自己而歸向基督。與基督一同的生活也包含對他人、對社群以及對環境的責任。靈修是真正的全人委身,不能脫離歷世歷代教會和傳統中的聖經和靈性更新等經典資源。

傅士德(Richard Foster)在《屬靈操練禮讚》一書中提到:「膚淺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咒詛。立刻滿足的教義是主要的靈性問題。現今最急迫的需要並不是更多的聰明人,或是有恩賜的人,而是有深度的人。」因此,這個圓桌論壇的目的是要挑戰在我們這個狂熱且高度世俗化的文化中的淺薄和膚淺,並且鼓勵和激勵有根的成長以及深度的更新。關注聚焦於關於靈修的聖經教導和經典歷史洞見。分享也包含實踐教導和靈性形成的指導經驗,藉此從理論跨出,進入全人靈性成長。

在西方靈修傳統裡面,有非常豐富靈修的理解。傳統裡面把靈命成長分成三個不同的階段,首先就是我們的歸正,我對罪的敏感;其次是光照的部分,光照就是活在神的靈、行在神的靈當中;第三則是與神合一的關係,默觀的一種生活。三個階段強調屬靈的操練,因此我們思考操練的重要性為何?在這個時代裡面我們還有時間獨處靜默嗎?因此不管是獨修也好還是群修也好,基本上意志的行動是一個關鍵。

四種的靈修傳統的操練:

第一種靈修傳統我們看到是非常基礎的獨處靜默的生活部分。

第二種則是神學上對你我來講比較熟悉的靈修,這種靈修傳統強調比較多思想層面,在於對事情的認識與了解,副作用在於不太在意對生命的改變,好像是對事情的了解與對聖經有更多的認識的話,就會產生某一些的改變。這種靈修也不太強調個人的敬虔,唯一的敬虔就是做禮拜、查經。在傾向上比較是把焦點放在個人的需要上,就是看到神如何滿足我個人的需要。對於信心本身在於對聖經的認識上,而不是更多的信靠神,在華人教會比較多是屬於這第二種靈修傳統。

第三種的靈修傳統就是強調宗教本身是可以感受的,不只是思想的部分,透過概念可以經驗到神。

第四種是強調改變個人與神的關係以外,還想要改變社會。有一種負擔不只是在教會裡面我們享受跟神的關係,同時帶進社會的當中,這種傳統的本身在敬虔運動我們看到,強調的就是歸正,強調的就是悔改。是社會改革的靈修,裡面最重要的不是感覺也不是知識,是行動、是決定的部分。當慢慢的覺得社會本身是有問題時,在追求世界和平同時,不只要上街頭,且甚至是要由公民的不服從來部分達到成果。社會改革的傳統,在解放神學的靈修裡面是可以看到的,這傳統裡面可以看到先知的投入,先知本身可以看到事情的真相、深度,不單單看到問題,他們會對現狀本身提出他們的挑戰。

而這四種不同的靈修的模式不是彼此排他的。

現場與會者熱情相互問候

現場與會者熱情相互問候



莊信德:從自修到共修的天路歷程

莊信德牧師分享的主題是「從自修到共修的天路歷程」,靈修的群體性意涵。靈修是一趟進入他者的旅程,第一階段會認識到有一位三一上帝。當你進入到三一上帝的時候會發現你不再是你自己,因為當走出來,你會意識到你和一群人在一起,這個舉動可以是換教會、換小組的結果,這個舉動可以使你意識到你在他者之中的自我覺察。如果靈修是一趟與他者會遇的旅程,那麼我們要進一步談談這個他者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

一開始我們在思考靈修的時候,最終我們有這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更好的自我;第二個目的可以是:自我的安頓。你發現這兩個目的,都指向膚淺或淺碟化。那麼為什麼自我中心是淺碟化?是因為我沒辦法關注更多了,我唯一能關注的就是我(I-myself)。所以,一個好的教會就是能夠滿足我的教會;一個好的小組就是一個能夠接納我的小組;一個好的講到就是一個我能滿意的講道。所有的判準都是由我出發。舉凡從我出發作出的判斷,它可能是換教會或換小組、或換牧師或換……什麼不換,就是我不會換。就是「我」的判斷不會換。

佛教觀點是極度個體化的邏輯,舉凡靈修、信仰或是人生終究視為僅是一個人。因此會不會基督徒帶著這樣的邏輯在思考,我為什麼在這個教會?我的信仰要得到什麼?我要去哪裡?如果我們的信仰終極都只是為了要一個更好的自我,那麼我們恐怕得重新透過靈修來想一想。

「自我的安頓」是以「內在三一」出發的靈修語法,所指向的並不只是上帝那自存永存的本性,更是我們作為受造的「自我」,無法離開一種向內的、相遇的探索旅程。我們唯有與上帝真正「相遇」的那一刻,我們受造的生命才能找到安頓所有破碎的原型。據此,初代教父奧古斯丁以他的《懺悔錄》為我們留下了美好的足跡。

「群我的安頓」則是以「經世三一」出發的靈修語法,語句的連結絕非自我囈語的無限循環,而是藉由那位在人類歷史中向我們走來的上帝,我們習得了安頓生命的最小單位並不是「自我」,而是如雲彩般見證人的「群我」。當代神學巨擘莫特曼則是以他的《三一與上帝國》,為我們勾勒出重要的靈修輪廓。

靈修絕非隱身山林獨善其身

我們需要發現的是原來我們在教會裡面是那麼的不一樣,覺察你我在上帝國的拼圖中是有差異的。在上帝的拼圖裡面,靈修是一場豐富的旅程,你我是其實是更大拼圖裡的一塊,越走在其中越看見上帝的工作。我們都不一樣,但我們都連結在元首耶穌基督的身上。上帝的創造是如此的豐富,在眾多的差異中覺察我們是如此渺小,因而懷著感恩的心,感謝上帝把我們放在這麼多元的差異之中來完成上帝的心意,祂要我們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全地。

靈修絕非隱身山林、獨善其身的決定,在亞洲的文化處境中,靈修總是給人一種封閉的、自我的、縹緲的想像。但是,當我們定睛耶穌的腳蹤,我們會赫然發現祂的腳蹤不是停留在人聲鼎沸的街道、人群中,就是駐足在餐敘交談中。若社群總是提供給我們的想像是非此即彼的想像,那麼一旦覺察差異就立刻產生敵我之辨。然而,道成肉身的基督,以祂十字架的愛與受苦的身影,教導我們關於靈修的具體真理。靈修就是在那個覺察之片刻的光照,即我們怎麼樣帶著和平之子的心進到那個有張力、有誤解甚至是有厭惡的現場。

靈修是一個「進入我」並且「成為我」的過程,在基督救恩亮光中的「我」,並非「靈魂」離苦得樂的未來我,而是在「生活」中對話同行的現在我。這個不斷在神/人、人/人會遇中修剪的現在我,以每一天的人際互動來塑造出一個共修的生命圖像。

董家驊:靈修,領受恩典的實踐

董家驊牧師分享主題是「靈修,領受恩典的實踐」。靈修傳統的豐富,而許多時候在教會裡面,我們看到把靈修給扁平化了,甚至當作每天一大早所作的第一件事情而已。當談到信仰的實踐,實踐並不是指到任意的行動,實踐是出於、蘊含、指向及目的(telos)的行動。很多時候當我們忘記信仰實踐的初始目的時,它就變成僅僅是一個我們習慣的行為動作。在華人的信仰處境中,「靈修」基督等同於「讀經禱告」。「靈修」中的「修」,往往又帶給人一種錯覺,以為讀經禱告是修煉升級的管道,以致「靈修」變成積功德的手段,被理解為一種自我提升的方法。

在世俗時代下,自我安頓、科技和權力成為靈修的淺碟文化攔阻。科技應許我們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世界卻不需要成為一個更美好的人。追求獨立自主的誘人之處在於應許人擁有不受他人掌控的自由而不需要被訓練如何真正自由地活著。掌握權力的誘人之處在於應許我們對外在世界有更大的控制力而不需要學習在聖靈中的自我節制。在這個世俗處境之中,當靈修變成一種給自己「加分」的手段時,靈修變得愈來愈功利導向,焦點是靈修者自身的成就,最終不但成為給自己打分數的標準,也成為給別人打分數的標準。

然而,基督信仰靈修的焦點是「領受上帝的恩典」,而不是「自我提升」。生命的成長,不是來自我們的努力,而是上帝恩典的行動;生命成長的發生,是透過領受上帝的恩典,而不是努力去做工賺取的結果。

這種以「上帝恩典為中心」的靈修觀,挑戰華人文化傳統中以人為本的修行觀,同時把焦點從手段方式拉回到在上帝恩典中的生命。靈修不是做作業,賺取恩典,而是鑿整自己,領受恩典的實踐,回應耶穌的邀請:「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約翰福音十五章4節)

以「上帝恩典為中心」靈修的焦點是上帝,透過各樣屬靈操練(讀經、禱告、團契中彼此相愛),置身於一種在基督裡的生命姿態。

以「上帝恩典為中心」靈修的終極目的,不是「攻克己身」,而是「在基督裡」,與上帝同在、同行、同工。基督教靈修的目的不是要苦待自己,而是學習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一種「領受神聖恩典的姿態」中。在這過程中,有時會參與在上帝的憂傷中,有時也會參與在上帝的喜樂中,但憂傷和喜樂都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而是在與上帝同行的生命中沿途的風景,透過在每天生活中默想上帝的話,與上帝對話,進入三一上帝的神聖團契中。

林鴻信老師最後表示,主禱文中的「我們」,你想的是誰?「我們」若太小,教會怎麼復興?區域性的全面復興,主耶穌講的絕對是大過我們宗派、教會傳承,大過國家、教會、民族。把「我們」擴大,我相信我們對靈修的觀念操練的提升,我們可以打破淺碟文化對我們限制。

基研智庫在2020年三月9日(週一)起開辦春季「智庫講堂」,經典閱讀享受,仍將持續與教會攜手一起開發思考功能,課程主題是:如風似氣的聖靈,大巴西流的《聖靈論》,由林鴻信教授導讀;聖經的詮釋與教導—聆聽奧古斯丁的智慧,奧古斯丁《論基督教教義》,由孫寶玲教授導讀。相關訊息可追蹤智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STTNET/

左起楊美惠師母、周學信老師、林鴻信老師、莊信德牧師、董家驊牧師、莊育銘牧師

左起楊美惠師母、周學信老師、林鴻信老師、莊信德牧師、董家驊牧師、莊育銘牧師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