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誕生」現場的主角與配角們
檢舉
◎于禮本(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
「聖誕節」在今日一般民眾的腦海中,不外乎與商家的節慶促銷活動、顏色絢爛的聖誕樹裝飾與禮物等印象緊密連結。這個特殊的日子在早期基督教藝術的表現中,卻出人意...
「聖誕節」在今日一般民眾的腦海中,不外乎與商家的節慶促銷活動、顏色絢爛的聖誕樹裝飾與禮物等印象緊密連結。這個特殊的日子在早期基督教藝術的表現中,卻出人意料之外的低調簡樸。
耶穌的降世為人在信仰神學、藝術表現或教會節慶的發展中,無疑是救恩史中的關鍵;而這樣一個轉捩點般的事件,如何在基督教藝術中被呈現出來呢?
低調簡樸的基督降生
早期的基督徒多透過符號象徵及文字來表達其信仰與盼望;自西元3世紀開始,場景式的表現也在地下墓室壁畫與石棺等喪葬領域上日益增多。
以路加福音為主要文本根據的「耶穌誕生」則自4世紀初開始,才頻繁出現在石棺浮雕上。場景中,除了馬槽中的耶穌嬰孩,最常見的圖像元素則是牧羊人、牛與驢以及馬廄等。馬利亞與約瑟這兩位人物則要自5世紀起,才隨著宗教會議的影響與日後中古時期民間宗教風潮的發展,逐漸成為此主題中的固定角色。
想當然爾的,被置於畫面中央、躺臥馬槽裡的耶穌聖嬰是主角,而其他的配角即便隨著時代變遷有所更迭刪增,卻也是烘托主角重要性不可或缺的元素。這些圖像不僅再現了聖經所描述的情節內容,也傳達了神學意義與象徵意涵,並反映出不同時代情境下的解經傳統與獨特想像。下文僅略述一二,展現箇中趣味。
馬槽中的耶穌
自西元4世紀至中古時期為止,最常見的馬槽形式大約可分為三種類型:橢圓編籃式、磚石砌疊或帶有凹槽雕刻的桌體,以及矩方盒狀結構;三者皆非聖經所述歷史時期的馬槽寫實造形。
橢圓編籃的馬槽反映出羅馬當代生活的搖籃模樣,而躺臥在(鋪有白巾的)桌狀馬槽上的耶穌嬰孩則有如祭桌上的聖餐,暗示耶穌是「生命的糧」。而棺木狀的馬槽同樣指涉了聖餐,但更強調「耶穌受難」的暗示。有些拜占庭地區的作品甚至在畫面直接連結了棺狀馬槽與十字架,明示耶穌的誕生是為了日後為世人的贖罪犧牲。
牧羊人
在西元4世紀的許多石棺浮雕中,牧羊人常是「耶穌誕生」場景中伴隨聖嬰的唯一人物(圖1)。這個圖像元素一方面回應了聖經所描述的牧羊人前來參拜新生君王,另一方面則暗示神賜恩給謙卑人的原則(彼得前書五章5節);祂將以色列君王誕生之事首先透露給荒野中的平凡小民,而非耶路撒冷城中的顯達皇宮貴族與經學教師們(參哥林多前書一章20-21, 27-28節)
此外,由於耶穌曾以「好牧人」自喻,因此,早期的基督教藝術接收了現有羅馬藝術中表現田園風光的牧羊人形象,將羊隻扛在肩上的牧羊人圖像,極早便以獨立主題的方式出現在基督教地下墓室壁畫(圖2)與石棺浮雕中。
在這樣的脈絡下,牧羊人不但是耶穌誕生場景中的參與者、反映了神親近謙卑者的原則,更透過當時觀者所熟悉的視覺聯想,影射了耶穌為世人犧牲的救贖者身分。
在歷史後續發展中,更多元的圖像細節被納入耶穌誕生場景,牧羊人的重要性隨之逐漸減退;直到16世紀,因著田園風情的流行而讓「牧羊人朝拜聖嬰」再度成為常見題材,但此時出現了新的象徵元素:受捆綁的羔羊。此元素在17與18世紀成為重要母題(圖3),不但點明了耶穌是世人的代罪羔羊,同時也栩栩如生地展現其純潔溫柔與順服的本質(以賽亞書五十三章7節)。
牛與驢
除了人物元素,動物也是「耶穌誕生」中的重要配角。早期教會教父(Church Father)根據以賽亞書一章2-3節,視馬槽旁的牛與驢為一種影射,與不認得其君王及救主的以色列民族形成強烈對比,同時環扣了約翰的形容:「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不同於上述牛與驢所代表的信實忠誠等正面意涵,早期教會教父如盎博羅削(St. Ambrose, 340-397)與奧古斯丁(St. Augustine,354-430)皆將牛詮釋為受到律法束縛的猶太人,驢則象徵背負著崇拜偶像罪擔的外邦人,兩者皆需要基督帶來的救恩與自由。「耶穌誕生」場景的牛與驢,不但為經文所提馬槽的所在勾勒出一番馬廄情境,同時也提供連結神學意涵的多種可能。
馬槽、岩洞、宮殿
自4世紀以來,石棺上的「耶穌誕生」場景常以兩根柱子與屋頂所構成的開放式建築點出事件地點:馬廄所在。然而,拜占庭地區的作品卻往往將耶穌誕生地點描繪為岩洞(圖4), 其背後根據的文本多為次經,如《託馬太名福音》十三章2-7節:「在約瑟和馬利亞前往伯利恆的路上,……天使就命令坐騎站住,因為她快要臨盆。他吩咐馬利亞從坐騎下來,然後走入一個地下洞穴……當馬利亞走進洞穴裡去,洞穴就光亮起來,如同白晝的第六鐘點(即:中午)。從上帝來的光在洞裡多麼光亮,以至無論晝夜,只要馬利亞在,也不再需要光。馬利亞在那兒誕下一名男嬰……」
乍看之下,岩洞不過是次經充滿傳奇性的敘事細節,但其背後卻有著具體的解經傳統與象徵,呼應聖經以「磐石」比喻聖父及耶穌(如以賽亞書廿六章4節、哥林多前書十章1-4節),強調上帝永恆不變、信實可靠以及耶穌成就之救贖恩典永不動搖。崎嶇山岩一方面在視覺上營造荒涼艱困的景象,點出耶穌出生時的卑微與世界的荒蕪本相,另方面則強化神的恩典堅固不變的意象。
在拜占庭影響下,西方中古時期與文藝復興的畫家不乏同時結合岩洞與馬槽建築之例,如杜奇歐的作品(Duccio di Buoninsegna, Nativity, 1308-11)。自文藝復興開始,更出現在「耶穌誕生」場景中搭配殘破宮廷建築的模式(圖5),象徵性地影射所羅門王的宮殿,暗示舊約時代的過去,如今真正的君王來到,開啟新約時代篇章。
「耶穌誕生」是展現基督教藝術精彩性的一個極佳範例。不同時期的藝術家在呈現同一個主題時,往往複雜地反映出文本上的多元可能、敘事的豐富性,信仰教導的博遠深意、時代更迭中人們對生活的回應、對生命的想像與期盼。上述種種文化與歷史特質匯集一體,讓這些作品得以超越語言藩籬,打動人心。即便在廿一世紀的當下,仍能因其中流洩出的生命之意與人性回應,開啟自我省思,以及與過往對話的一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