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4 好牧人

從回娘家遙想更美家鄉

檢舉
王乃純 王乃純 追蹤
◎王乃純(拿撒勒人會員樹林教會牧師) 有一首台語童謠「正月調」唱道:「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這是描寫華人過農曆年的情形,可以一直唸到「十五是元宵暝」。為什麼初一和初二都要起個大早?因為...

◎王乃純(拿撒勒人會員樹林教會牧師)

有一首台語童謠「正月調」唱道:「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這是描寫華人過農曆年的情形,可以一直唸到「十五是元宵暝」。為什麼初一和初二都要起個大早?因為要向親朋好友拜年,又要迎接新年的開始,所以得早早起來準備。此外,初二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回娘家。

回娘家如今還是受到許多家庭的重視。這個習俗顯示華人對家庭的重視,也意味著「家」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論身居何處或在外飄盪多少年,對許多人來說,「家」總是讓人心嚮往之。

聖經中有許多關於「回家」的故事,例如押沙龍重回大衛的家,耶穌說的浪子回家的故事,還有保羅躲避追殺而回到自己的家鄉大數。最有名的就是雅各在外流亡多年後帶著妻小和財產回家,並且和哥哥以掃大和解的故事。

押沙龍和浪子的故事讓我們看見一名父親殷切期盼子女回家;保羅的故事顯出家的安全與保障;雅各的經歷讓我們看到血濃於水的兄弟之情。

以信念作為聯繫家族的憑藉
猶太人對家的觀念和我們華人有許多相近之處,例如訴諸家長的威嚴、家族的榮辱和兄弟姊妹的相愛之情等,都是華人社會與文化中的固有元素。因而,從聖經中看「家」的故事,對華人來說或許更多了幾分親切感。特別是那種長途跋涉就為了返家的情感,多數華人都能深刻體會。

猶太人還有一點和華人很類似,就是看重家族的獨特性。聖經中的「家譜」和華人的「族譜」在某種程度上有相同的含意,都是訴說這個家族的歷史和特性。

對猶太人來說,家譜就是應許傳承的歷史;對華人來說,族譜就是家族的奮鬥與發跡史。猶太人的應許傳承從舊約延續到新約,甚至基督耶穌的誕生都以這樣應許的家譜來理解(參馬太福音一章1節)。

直到保羅,這個被復活的主呼召的使徒對應許的家族有新的解讀。他跳脫猶太人的「揀選」觀念,不再以血統作為應許家族的唯一表徵,而是強調「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加拉太書三章7節)簡略地說,保羅的理念就是擴大了家族的定義,不再以血緣關係當作唯一的依據,轉而以「信念」和「認同」作為聯繫家族的憑藉。

這樣的理念在華人「回娘家」的活動中展現無遺,當大大小小回「娘家」:妻子的家時,齊聚一堂的成員就包括了原本有血緣關係的子孫,還有一些沒有血緣關係的「姻親」:女婿。這些成員聚在一起時應該是彼此認同與接納的,甚至對這個家的傳統信念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和認知。因而,所謂「回娘家」就是回到那個熟悉的情感和信念中。

基督徒在天上更美的家鄉
但是聖經中還有另一個「回家」的理念,卻可能讓人覺得熟悉又陌生。這個回家的概念就是,有些人「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希伯來書十一章16節)這個「更美的家鄉」對當時的猶太人和現今的基督徒來說,可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覺:似乎熟悉卻又陌生。

因為這個「更美的家鄉」是所有的基督徒羨慕,但是卻未曾看過與去過的。我們只能想像用寶石築的城牆、用黃金鋪的街道(啟示錄廿一章14-21節)是何等的榮美;我們也只能想像「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示錄廿一章4節)的聚集是何等歡樂。

當然,年初二回娘家看不到黃金街、寶石城,但是應該可以預嘗「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的歡聚。也或許,這樣的歡聚是短暫的。但是,初二回娘家卻可以讓我們這些因信成為亞伯拉罕子孫的人遙想那「更美的家鄉」,那裏的榮美和歡聚是永恆的。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2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原諒仇敵還是秋後算帳?
2024-11-22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爸爸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