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都是一場夢─思想電影《從前,有個好萊塢》
檢舉
◎徐硯美
我們可曾想過,「電影」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嗎?我們會知道在過去沒有網際網路的年代,全世界對於「美國」的認知,很大一部分是從電影而來;甚至到今日,我們對於「美國」或者是「世界」的認知,也還...
我們可曾想過,「電影」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嗎?我們會知道在過去沒有網際網路的年代,全世界對於「美國」的認知,很大一部分是從電影而來;甚至到今日,我們對於「美國」或者是「世界」的認知,也還是受到電影的影響。
偏僻小鎮變成夢想國度
好萊塢,這個在20世紀以前,都還只是洛杉磯的一個偏僻小鎮,在1911年一年當中,成為數十家電影公司聚集的「夢想發源地」,到整個二次世界大戰戰期,成為「盟軍」重要的「宣傳工具」。再到後來,它被用來反映時代,反戰、嬉皮運動、民權運動……一部又一部的電影成為了文化軌跡。
同時大量的美式娛樂,包括西部片、歌舞電影,一直到各種強化「美國夢」,小人物也能創造時代的題材,讓坐在電影院裡的觀眾,透過明星、特效甚至動畫,各種實現我們奇想的方式,被帶離了現實中的限制,彷彿去到一個屬於夢想的國度。
但若從經濟與商業的角度,甚至是社會學與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好萊塢」這三個字,恐怕就沒有那麼「正面」了。
19世紀工業革命之後,人類開始取得「大量製造」的能力,經濟不斷發展,人們從過去的手作勞動改成了機械代工,然而原本看似因為生產速度加快,而要多出的時間,卻被更多的勞力填補,這代表人們的「物欲」遠超過生產速度。到了現代,已有大量的經濟學者指出,人類的商業行為其實遠遠超過於人類所需,所以「廣告」也就是如何「創造」人們新的慾望的這門學問,反而成為今時今日最有價值(錢)的商品之一。
而好萊塢,是扮演著「物欲」與「消費」極重要推手,它告訴人們,長得像明星、穿得像明星、住得像明星,最重要的是──人人都可以是明星。於是,漸漸地,娛樂代替了快樂,且更進一步,享樂成為許多人認為的唯一娛樂。
我們都可能有的身分焦慮
由鬼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執導的《從前,有個好萊塢》故事的背景就設定在1960年代的洛杉磯「好萊塢」,瑞克‧達爾頓(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飾)曾是一位因著電視劇《賞金律法》爆紅的演員,但是在本片故事的開始,他正陷入演藝生涯的低潮,只能接演一些反派角色,或者是拍一些廣告。而他有一位跟隨在身邊多年擔任特技演員的好友克里夫‧布茲(布萊德‧彼特 飾),二人的生活有天壤之別,瑞克即使陷入低潮期,仍舊住在好萊塢的高級住宅區,擁有私人泳池的大豪宅中,而克里夫卻住在一輛廢棄拖車上。
相對於克里夫的平淡閒適,瑞克對自己的「過氣」有極強的不安全感,這讓他的情緒非常不穩定,他酗酒還時常暴怒。他的演技有目共睹,只是各種際遇讓他陷入強大的焦慮之中,以致他看不見自己所擁有的才華,而不斷追尋的是他人的認同。
觀眾可以看到,瑞克無論上戲或下戲,都活在一個「角色」之中,演戲時,他必須要演好角色,導演喊停時,他也要演好一個「演員」。他總想認識鄰居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卻始終未果,後來他被製片人馬文‧施沃茲(艾爾‧帕契諾 飾)挖掘到義大利拍片,自始至終,他都認為自己是因為在好萊塢混不下去,才遠走他鄉的。
我們都可能有的階級對立
《從前,有個好萊塢》其實是以瑞克、克里夫兩個虛構人物,去側寫美國一起謀殺案──曼森事件。
「曼森家族」是1960年代末期在加州建立起的一個公社組織(另一說是邪教組織),首腦曼森吸收大量中產階級家庭的年輕少女,用嬉皮的生活模式(親近自然、宣揚理想世界、減少消費、反戰、仇視政府與既得利益者、偷竊、性與毒品)吸引她們,從而成為她們的領袖。
現實中,曼森唆使四個少女於1969年八月9日,在好萊塢的別墅區,殺害了女演員莎朗‧蒂(導演波蘭斯基的妻子,當時還懷胎八個月),以及另外四人,轟動當時社會。而電影中,瑞克的鄰居就是波蘭斯基與莎朗蒂(瑪格‧羅比 飾),而電影將其犯案地點改成了瑞克的家,整個犯案過程也有大幅度的改編。
電影提到一段關鍵對話,就是當少女要犯案時,講出一套荒謬的道理:「我們之所以可以殺人,是因為我們從小就看到電視這些明星扮演各種謀殺者,所以我們會有今天(要殺人的行為),都是因為他們。」
然而,電影呈現給觀眾很大的訊息,不是這些思想上的荒謬,而是各種階級的差異,貧富、無名與有名、居住品質等等。更重要的是,在這階級兩端彼此之間的對立、歧視與各種憤怒情緒。
但是,這究竟是誰造成的呢?當銀幕前的光鮮亮麗,到銀幕下真實人生的殺人事件,這之間真的只是被害人與加害者之間的關係嗎?其實對我來說,導演昆汀塔倫提諾在向觀眾暗示一個更大的精神上的、讓階級兩端都受到壓迫,也同時都成為壓迫彼此共犯結構的對象──好萊塢。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馬太福音六章24節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亞蘭文中,「金錢」就是「瑪門」。耶穌在這段訓言提及「兩個主」,他將「神」與「金錢」同樣放在「主」的位置上去比較,這並不是說他覺得「金錢」有多重要,而是在提醒我們對於「金錢」的「匱乏感」,往往讓我們無法讓上帝當我們真正的「主」。
聖經用整個舊約以色列人的歷史告訴我們,他們對飲食(水、食物,甚至要求肉食)、起居環境(安全、舒適)乃至身分(被欺壓)都有匱乏感,而甚麼時候這樣的匱乏感,會成為他們心中的主宰呢?就是他們開始「抱怨」的時候。往往當他們開始抱怨,不夠堅定的領袖就會開始慌亂,就開始對上帝失去信心,然後就是另立偶像崇拜。
現代好萊塢的精神,就是一種「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的展現,我們當然可以在一部又一部的電影當中,學習其正向、具有哲思甚至是與信仰理念相同的,但是,我們也要謹慎地察覺,我們的慾望是如何被塑造的?我們是否也陷入社會的身分地位焦慮之中,而忘記自己原本的價值?是否也陷入物質的攀比之中,而忘記數算每一個臨到我們生命中的恩典?
當我們忘記了這些上帝一再在聖經當中要我們記得的,包括我們的價值、我們的命定,以及祂在我們生命中所給予的每一個恩典時,很容易地,我們就會反覆落在「求而不得」以及「患得患失」的焦慮之中,而這樣的焦慮,正正就是現代人顯而易見卻又祕而不宣的壓力來源。
而耶穌說:「…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編按:《從前,有個好萊塢》為輔12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