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1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戰地女記者給女兒的心痛告白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戰火下出生的莎瑪(劇照來源:海鵬影業)
◎胡慧馨 電影中的戰場總是逼真而令人驚心動魄,但親臨現場的紀錄戰爭,會是怎樣的觸目驚心呢? 敘利亞女大學生瓦黛卡提波拍攝的《親愛的莎瑪》,即為戰區實境的紀錄片,時間橫跨2011年敘利亞民主...
◎胡慧馨

電影中的戰場總是逼真而令人驚心動魄,但親臨現場的紀錄戰爭,會是怎樣的觸目驚心呢?

敘利亞女大學生瓦黛卡提波拍攝的《親愛的莎瑪》,即為戰區實境的紀錄片,時間橫跨2011年敘利亞民主運動時,阿勒坡(Aleppo)城從慶祝脫離獨裁統制的歡欣鼓舞,到經歷烽火連天的內戰,至2016年遭政府軍圍城六個月,瓦黛一家離開被俄軍轟炸成廢墟的六年紀錄。(實際上敘利亞內戰延燒至今,已接近整整九年。)

4205_親愛的莎瑪_2

瓦黛留守阿勒坡成為戰地記者,與戰地醫師漢札相戀成婚、生下女兒莎瑪。(劇照提供:海鵬影業)



參與學運到見證內戰歷史
瓦黛由一個受盡家人寵愛、到異鄉求學的平凡少女,之後竟成為戰區駐地記者;從和戰地醫師結婚,到身為兩個女兒的母親,她以影像述說在岌岌可危的戰區,擺盪在希望與絕望,生死一線間的心理轉折。

整部影片就像一位隨時準備從容就義的母親,留給稚齡孩子的書信,為的是希望孩子日後能夠了解,父母為什麼奮鬥。沒有人能確知人生選擇的最後結果,但對瓦黛與其他堅守在戰地醫院的友人而言,人的價值就是:「知道自己當時為何要做那樣的決定。」

瓦黛和擔任醫生的丈夫漢札,不諱言怕死,但當「茉莉花革命」發生時,他們不滿「萬年」獨裁政府造成貪污腐敗、民生凋弊,呼應「追求自由、和平革命」的理想,卻因為伊斯蘭極端分子發動的政府軍,聯合蘇俄軍隊對異議分子大開殺戒,讓原本的和平革命全然變調,使得曾經繁榮一時的阿勒坡城淪為內戰的地獄。

4205_親愛的莎瑪_3

瓦黛記錄下戰火所見。



無言沉默承載巨大悲慟
在她記錄的五年中間,逃亡與死傷的無辜百姓不計其數,原有九間醫院的阿勒坡城,被炸到只剩一間。為了救治遭戰火蹂躪的平民百姓,他們一群人每天隨時面對突如其來的炮彈攻擊,背負痛心疾首、失去家人者的絕望悲痛,瓦黛還要照顧出生不久的女兒,調整擔心連累孩子、高低起伏的心緒。特別在阿勒坡城被圍城的六個月裡,孤立無援的他們,明知前面充滿荊棘,也只能和留下的夥伴攜手同行,持續救助受傷的災民。

令人不捨的是,不願離開家鄉或無法離開戰區的市井小民,即使躲在家裡還是無法躲過無情的炮火,無辜孩童淪為戰爭最脆弱的犧牲品,他們無法上學、沒有營養的食物,還得承受骨肉分離的絕望。就算戰火中的人們仍懂得苦中作樂,但目睹許多生命霎那消失在親人哭喊與哀慟不止的悲戚時,無言的沈默承載著千萬個問句。

人都不想死,都想好好的活下去,但是處在天天炮聲隆隆的戰區,心中都有難言的恐懼,連表面看似平靜的孩童,當答覆採訪的問題時,也會因想念逃離或死亡的同學而哭泣。

4205_親愛的莎瑪_4

一家三口看著被炸毀的家園。 (劇照來源:海鵬影業)



鏡頭訴說母親的後悔與不悔
投入茉莉花革命,為的是政治更清明,特別是希望下一代可以有更民主自由的環境。所以當戰情危急,初為人母的瓦黛,堅持以攝影機作為見證這段歷史的工具,也道出她對孩子的虧欠和憂心。

當所在的醫院,與政府軍只有一街之隔,瓦黛和先生幾乎快撐不下去時,她也曾懷疑生下女兒是否是正確的決定?甚至開始想自己當年若沒有離家,沒有到阿勒坡讀大學,沒有在戰地裡生下女兒…

被圍城的最後20天,大家戰無虛日,要應付6千名傷患,890台手術,即使不斷向外呼求,最後只能自己救自己。這部紀錄革命失敗的影片,傷的不單是首當其衝的住民,也是對腐敗政權失望,卻又無法力挽狂瀾的敘利亞人民。人們看見獨裁政權的貪婪無良,結合外武攻打自己人的瘋狂無理,也見證到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在絕境中追求民主自由的勇氣。

漢札(抱著莎瑪)與醫院夥伴訴說20天進行近上千台手術。

漢札(抱著莎瑪)與醫院夥伴訴說20天進行近上千台手術。



一國自相紛爭成為荒場
敘利亞內戰前,擁有二百萬人口的阿勒坡,是敘利亞的第一大城。傳說聖經中的亞伯拉罕離開吾珥後,曾在此地停留為牛群擠奶。阿勒坡是位於幼發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間的要塞,歷經巴比倫、西台、希臘、羅馬、波斯、突厥、阿拉伯、蒙古人的佔領,是人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絲綢之路和威尼斯商人重要的貿易中心。

阿勒坡在拜占庭帝國的影響下,還是基督教的一個主教區,有年代久遠的大教堂。儘管後來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控制,仍是法國、英國和荷蘭重要的貿易中心,城裡保有各式歐式建築。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勒坡的基督徒曾高達十一多萬人,佔該城人口34.5%。

然而,「凡一國自相紛爭,就成為荒場;凡一家自相紛爭,就必敗落。」二戰之後,阿勒坡的工業產值僅為內戰開始前的10%,且因許多地區處於無政府狀態,工業生產深受高犯罪率的影響,向東運送的貨物經常遭到搶劫。

4205_親愛的莎瑪_6

龐大難民潮  誰能為他們抱不平?
《親愛的莎瑪》呈現出阿勒坡的慘況,事實上,從2014年伊斯蘭國(ISIS)佔領伊拉克和敘利亞許多城鎮後,便刻意摧毀兩國的基督教會,幾乎是將敘利亞教會摧毀殆盡。隨後土耳其繼2016和2018年之後,在2019年第3次越境打擊敘利亞庫德武裝,也讓無辜的敘利亞人民遭池魚之殃。

據統計,自2011年3月敘利亞爆發內戰至2019年間,被迫逃難的人口超過1300萬人,這是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難民流亡潮,部分歐洲國家甚至為了是否收留流離失所的難民,引發內鬨。目前聯合國估計約有1,220萬人極需人道救援,其中有560萬名是孩童。

2019年9月1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報告中譴責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美國、俄羅斯有「戰爭罪」的嫌疑。其中指控以美軍為首的反抗部隊,在打擊「伊斯蘭國」期間,曾對醫院、學校、市集和農場等民生設施進行空襲,造成平民死傷慘重。然而阿薩德政府與俄羅斯聯軍的空襲破壞,一樣不惶多讓。

近幾年陸續有基督教機構發起為敘利亞禱告的呼籲,積極募款協助當地居民恢復正常的生活,並提供經濟支援和醫療服務。據慈善救援組織「黎巴嫩之心」(Heart for Lebanon)最新報告,原本伊斯蘭教徒遜尼派佔70%,基督徒佔10%的敘利亞,近來逃到國外的難民,正以爆炸性的速度成為基督徒,而這些新的基督徒也會帶領其他穆斯林信主。

《親愛的莎瑪》拍攝者瓦黛最後告訴女兒的結論是:不後悔當初的選擇,因為重來一次,他們也會做同樣的選擇。

從某種角度,他們算是幸運的一群,至少保住了性命,幫自己與支持的人民發聲。但是在內戰中,許多無法選擇卻失去生命的人,誰能為他們抱不平呢?而那些無法見證或目睹革命失敗的平民百姓,究竟幸還是不幸呢?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