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3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愛情如死之堅強─思想電影《雨天‧紐約》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艾希莉在型男演員面前變為迷妹。(劇照來源:甲上娛樂)
◎徐硯美 現代人看待「愛情」的態度往往是合則聚,不合則散,所謂的「好聚好散」,可能是要為了「好散」而說,但漸漸地都忽視了甚麼是「好聚」。 愛情的定義已然改變 已故作家李維菁有一本散文集,...
◎徐硯美

現代人看待「愛情」的態度往往是合則聚,不合則散,所謂的「好聚好散」,可能是要為了「好散」而說,但漸漸地都忽視了甚麼是「好聚」。

愛情的定義已然改變
已故作家李維菁有一本散文集,叫做《老派約會之必要》,書中有一段話說:「帶我出門,用老派的方式約我,在我拒絕你兩次之後,第三次我會點頭。不要MSN敲我,不要臉書留言,禁止用What’s App臨時問我等下是否有空。我們要散步,要走很長很長的路。只有在散步的時候我們真正的談話,老派的談話。」

這段話用現代人的愛情觀來看,就叫做「難搞」。很多人會覺得,為什麼不能直接了當?為什麼要散步?甚麼叫做「真正的談話」?兩個人坐在咖啡廳約會,我滑我的手機,你滑你的,一杯咖啡從熱到涼,味道如何,對面坐的那個人心裡在想甚麼,我們何必知道?反正,我們都已經「在一起」了,又何必在意那麼多呢?

而等到新鮮感退去,等到爭執開始頻繁,等到所有原本能包容的不一樣變得難以接受了,反正開始的那麼容易,結束也就變得少了很多困難,我們可以受點輕傷,但從不讓自己重摔在地。李維菁的文字,反映出現代人對愛情最缺乏的,也是原本愛情當中最重要的──耐性。

可是,在基督信仰中卻不這樣看待愛情,我們先不論上帝用「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去定義女性,同時也定義了男性與女性之間互相依存的關係,在《雅歌》之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關於愛的定義:「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有趣的是,猶太人的智慧語錄中,有十二項世界上最堅硬的事物,第十一項,就是死亡,而能超越死亡的,就是愛情。

人的肉體皆有一死,這是不會改變的,正因為這樣,人的一生都在與自己的「消失」拔河,但是唯有「愛情」,能讓我們覺得世上有另一個人的存在,比自己的存在更為重要,所以寧可自己消失,也要保存對方的存在。這,不正是「老派」愛情電影當中最經典,卻也「應該」歷久彌新的橋段嗎?但是,這似乎也漸漸改變了。

艾希莉約訪知名大導演羅蘭波拉德。(劇照來源:甲上娛樂)

艾希莉約訪知名大導演羅蘭波拉德。(劇照來源:甲上娛樂)



一個泡湯的約會計畫
《雨天‧紐約》是好萊塢知名導演伍迪艾倫執導的第四十九部作品,故事敘述兩個年輕人到訪紐約,適逢一場大雨,蓋茨比(提摩西‧夏勒梅 飾)與女友艾希莉(艾兒芬妮 飾)約好,在擔任校園記者的艾希莉結束與知名大導演羅蘭波拉德(李佛‧薛伯 飾)的採訪之後,就要一起在紐約的雨中來一場復古浪漫的約會,二人要去美術館、博物館、餐廳、酒吧。

這原本看似完美的計畫,卻在艾希莉見到要採訪的波拉德之後,發生了改變。

羅蘭顯然對艾希莉的採訪心不在焉,在採訪最後,他乾脆告訴艾希莉,自己已經失去了創作動力,幾乎不想再繼續眼前的工作;隨即又拉著艾希莉去看自己最新的電影作品,然後在看到一半時憤而離席,留下艾希莉與合作多年的金牌編劇泰德戴杜夫(裘德洛 飾)。泰德又拉著艾希莉找尋失蹤的羅蘭,過程又巧遇泰德的妻子與泰德的好友有染,二人便擱置找尋羅蘭的計畫,泰德要求艾希莉陪同自己「抓姦」。

WA17_10.18_0278.RAF

泰德拉著艾希莉找尋失蹤的羅蘭。



艾希莉就這樣糊里糊塗地像隻小白兔,一下子走進了大森林,捲進了導演、編劇,甚至到最後,她捲進了自己向來欣賞的演員法蘭西斯柯維嘉(迪耶哥‧路那 飾)的三角戀情之中。

這一切都只發生在一個大雨的午後,也因為一切發生的太快,艾希莉只好不斷推遲自己與蓋茨比的約會。而蓋茨比隨著一個又一個既定行程取消,他自己一個人在大雨的紐約亂晃,四處見見舊識,無意間邂逅前女友的妹妹千兒(賽琳娜‧戈梅茲 飾)。

大於愛情的還有好多
表面上,打亂二人既定約會計畫的,是一場又一場的「意外」,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在蓋茨比與千兒的一段對話中,蓋茨比向千兒抱怨,原本不過是再簡單不過的校園報紙採訪,理應一下子就解決了,為什麼會搞得那麼複雜?

但千兒卻反過來告訴蓋茨比:「如果你真的那麼在意,那你不應該在這裡抱怨,你應該直接打給艾希莉,告訴她甚麼是事情的『優先順序』。」

4206_雨天紐約_5

蓋茨比在紐約邂逅前女友的妹妹。(劇照來源:甲上娛樂)



此時觀眾可以漸漸看到,艾希莉之所以會一次又一次被「拉著走」,並不只是因為這些事件,而是拉著她的這些人的「身分」。傳奇導演、知名編劇、明星演員,其實她對一切的發生非常的「享受」。

表面上,艾希莉是一個逃離銀行家族的叛逆千金女,期待可以獨立、有所表現,實際上,社交文化中的身分焦慮從來沒有離開過她。身為校園報紙的記者,最有興趣的,應該是採訪的內容或者是受訪者的故事,可是,當她看見這些人的身分時,她已經徹底的失去了身為記者的「理智」,而變成了一個「迷妹」。

而從蓋茨比的身上,我們也看見另外一件事。他來到紐約,除了跟艾希莉有個約會的計劃外,他一直在逃避去自己母親舉辦的一場晚宴,原因在於,他認為母親不過是一個上流社會中攀附風雅的權貴,於是,長大的他把自己活成一個「老派文青」,對於上流社會的那些「文藝消費」嗤之以鼻,而這也可以說是他與艾希莉在一起的「前因」,因為同樣是從大家族出走的艾希莉,與他恰好成為「一對」。

但是看到這裡不禁要問:這些,真的與兩人的「愛情」有關嗎?還是一個是出自於身分地位焦慮,一個是從對方身上找到與自己相同的想法,以至於像照到一面自己喜歡照到的鏡子一樣呢?

4206_雨天紐約_2

一個荒謬的下午經歷,考驗蓋茨比和艾希莉之間的愛情。(劇照來源:甲上娛樂)



只有開始卻沒有重新
經過一個荒謬的下午,一切彷彿被洗過了的牌,又像是大雨停了之後一切恢復的秩序與清醒,蓋茨比突然發現自己「不愛」或更精準地說「無法愛」艾希莉了,他隨即轉而愛上千兒。另一方面,他對母親的種種對抗與想像,也因為母親與他的一場對話被打破,所有在蓋茨比心中的烏雲迷霧,似乎都已散去,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回到「愛情如死之堅強」這段聖經的金句,這一下午的「愛情故事」,裡面的「愛情」很像勾兌了太多水又加了許多糖的果汁,我們看不見任何的「死之堅強」,倒是看到種種對自己的「想像」,以及當與自己想像的不同時地轉移。身為現代人的我們,會不會也是在這種對愛情的想像中,迷亂地一再轉移,可是卻不斷陷入相同的模式之中呢?

對我來說,可能有些人詮釋《雨天‧紐約》這部電影時,是在談「有沒有遇到對/錯的人?」但是,從《聖經》的觀點來看,不是「遇」或者「不遇」,而是在我們心裡究竟是如何定義「愛情」?更深一層來問,是如何定義「愛」?

倘若我們也是定義「合則聚,不合則散」,或許我們的愛情,便永遠只有開始而沒有重新了;我們期待一切如新,卻始終是那個不會為愛而改變的人,即使換了一個人,故事還是會一樣重複的。

編按:《雨天‧紐約》為保護級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