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的嗎啡:家長如何面對滑世代?
檢舉
◎李逸明(心理諮商師)
記得多年前我先生出車禍送急診,我趕到時他處於昏睡狀態。我在他身邊守候沒多久,他開始有說夢話的狀況,我當下就知道醫生給他用了止痛劑,這是譫妄的現象。我在醫療諮商的領域多年,...
記得多年前我先生出車禍送急診,我趕到時他處於昏睡狀態。我在他身邊守候沒多久,他開始有說夢話的狀況,我當下就知道醫生給他用了止痛劑,這是譫妄的現象。我在醫療諮商的領域多年,知道許多受嚴重燒傷的病友長期臥床,都需要嗎啡來止痛鎮定,適量的嗎啡真是病人的好朋友,可以緩減疼痛還可以助眠,使得許多急性期的燒傷病人得以減緩巨大的痛楚。
父母忙碌 手機成為保母
然而,許多人也知道,嗎啡被列為管制毒品,因為有極高的成癮性,也容易被濫用。一旦成癮中毒也會危及性命。荀子說:「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莊子也說:「物物而不物於物。」都是在說明物品是讓人使用的,但是如果沉迷,反而讓物品控制了我們。
這個現象看在今日的社會,應該許多人會有同感,我們很容易因為一些容易取得的物品,好用、好玩、放鬆、快樂就漸漸花許多時間在這些事上,不想回到現實面對壓力。有些人用血拚來紓壓、有些人抽菸、有些人躲進韓劇、日劇的世界,也有些人玩網路遊戲。
新世紀的嗎啡就用這些形式入侵我們的高壓社會。適度的舒壓絕對是必須的,但是如果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就如同毒品一般,影響我們的社交、身心健康,變得無法適應正常生活,那麼就有介入的必要了。
我臨床的工作大多數是接觸兒童青少年,我在教會也接觸許多兒少,發現手遊是現在年輕人紓壓的大宗,由於唾手可得,容易下載,因為父母忙碌,手機成了絕佳保母,孩子不吵不鬧,方便得很。然而,等到發現孩子心目中只剩下手機遊戲時,要扭轉頹勢則為時已晚。
手遊可以被取代
其實,就像是治理洪水一般,許多父母使用圍堵政策常常效果不佳,沒收手機時常造成親子衝突,疏通策略才是王道。首先要瞭解的是,為甚麼孩子要玩?玩手機對孩子的吸引力為何?
「玩」是孩子的天性,說穿了,是人類的本能,玩遊戲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從遊戲中學習人際交往與生活技能,甚至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家的孩子也玩遊戲機與手遊,我自己也嘗試去了解與親身體驗,有許多遊戲其實很不錯的,像是英雄聯盟可以培養團隊默契與互助合作,急速領域這款手遊可以培養觀察力與反應力。當然,如果這些能力可以在生活中培養,或是在家人朋友互動中學習,那麼手遊就可以被取代。
我在做兒童諮商工作中擅長用遊戲治療,其中有一個技巧是我最喜歡建議家長使用的,就是「替代方案」。當孩子情緒失控用極端或是具傷害性的方式發洩時,許多的家長有的束手無策,要不然就是斥責,好一點的會嘗試講道理,但是最後容易教會孩子用壓抑的方式處理情緒。替代方案的好處就是,幫助孩子學習找到合宜的宣洩方式,以達到情緒管理。
我自己不僅在臨床使用,也建議家長使用,而且身體力行,發現這招不僅用在情緒管理,在許多教導孩子改善不良行為也很好用。因此,如果孩子有任何可以取代手遊,而讓他感到有趣而且紓壓的「良好」嗜好,就有機會改善沉迷手遊的可能。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嗜好
之前我在工作中有接觸毒品成癮的個案,醫院的處理方式就是使用替代品來舒緩戒斷症狀,醫院會定期使用另一種鴉片類藥物「美沙酮」,來幫助戒毒者擺脫藥物濫用與依賴。因此好好使用替代方案會是有效的疏導方針。
我兒子在教會做陪讀的志工,當小孩功課寫完之後,我兒子就會陪他們打羽球或桌球,甚至教他們玩桌遊。利用有趣的運動與團體遊戲,來縮減他們玩手機的時間,我認為這是很好的方式。但是很可惜的是,他們的家長多半忙於生計,平常孩子都是沒人陪伴的,除了手機,還真的沒有甚麼有趣的事可以替代。因此,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
聖經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如果不從孩子小時候教導他培養起良好的興趣嗜好,手遊便很容易成為孩子最佳損友。
了解孩子的特質也是找到替代方案的一個絕佳線索。有的孩子外向,就要常常帶他出去走走看看、玩玩。有的內向,就陪他讀書看小說、玩桌遊,父母也要以身作則,自己下班後就拼命滑手機,卻不准孩子玩手遊,這樣說服力不夠。而且無法跟孩子有真實的連結。一家人能夠坐下來聊聊天、彼此傾聽或是一起做一些事,似乎在現代家庭已經愈來愈少了。
我們家晚上睡覺前一定會一起禱告,這時就會聊聊一天發生的事情,或是彼此知道一些需要代禱的事項,為家人或是教會弟兄姊妹甚至為國家、世界禱告,父母在這時也可以了解孩子的狀況。
我與先生平常不太會嘮叨孩子,但是藉由這樣的家庭祭壇時間,可以分享意見想法,孩子也得以有所學習,我們夫妻各自靈修時間也會為孩子守望禱告,以祝福代替嘮叨。
手機無害 沈迷才有害
孩子有任何成癮的習慣,父母不要急著論斷孩子,而是應該好好反省自己是否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孩子的問題絕對是父母的責任。許多前來找我求助的家長總是說孩子有問題,但我心裡深知父母才是應該先求助的人,只是我們常常看到別人眼中的刺卻忽略了自己眼中的梁木。
我身為母親,也發現唯有不斷陪伴孩子成長,才能不讓孩子走叉路,雖然孩子不盡完美,我們也不是完美的父母,常常將孩子交託在主前,讓上帝親自管理,因為「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篇一二七篇1節)上帝也會給我們智慧去引導孩子。
現代的孩子壓力較之以往的我們更為龐大,需要更多的關注與引導。撒但也用各種方式在誘惑我們的孩子。
手機無害,沉迷手機才有害,如果我們的孩子開始沉迷任何的事物,請先好好禱告,再用關心去陪伴,嘗試找更多有益的替代方案,來鼓勵孩子找到有益身心健康的紓壓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