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將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教會“逼到”線上。從初期相關工具的使用教程,到實際牧養和宣教挑戰的討論,乃至關於聖禮和教會論等神學討論,新媒體事工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一方面,絕大部分教會仍然把線上聚會當作過渡手段、權宜之計。大家期盼的還是早日恢復線下聚會;另一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大家發現技術上原來很容易,也降低了不少成本,效果也不錯。
然而,新媒體教會只限於此,或者說就是這樣而已嗎?
新媒體及第四次工業革命,對各行各業特別是傳統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我們也享受其所帶來的便利。但我們卻忘了一件事情,其實教會也深受衝擊。因為第四次是工業革命所衝擊的對象,就是那些權威的、有建制性和組織性的機構,教會、婚姻、家庭也在其中。甚至我覺得它對婚姻家庭的衝擊甚至勝於同性戀對婚姻家庭的衝擊。比如說現在有一種性愛機器人,以後最大的問題是它不只是性愛機器人,而是還能跟人談戀愛!這對社會倫理方面的挑戰也非常之大。
那視頻的話,通常就是文字、畫面、音樂等各方面的綜合呈現,全面調動人的感官。到了互聯網時代,人的自主性跟互動性變得非常強,這也是互聯網的一個顯著特徵。至於新媒體,我認為有兩個標誌性特徵,一個是社交媒體,例如微信、抖音等等;另一個就是智能手機。
2019年最大的話題其實是5G,後來因為太多事情發展,大家就忘了,也不覺得它是個事。而我覺得5G將會帶來一個革命性的變化。5G時代,手機將變成“萬物互聯”。這會在根本上帶來一些很大的變化。
騰訊每年都會做這種智庫的分享報告。到目前為止,我認為它在2015年發布的一個報告最具前瞻性。它預測未來有三個發展趨勢:萬物皆媒、人機合一和自我進化。所有的人都變成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所謂“人人皆媒體”。如果說4G時代“人人皆媒體”的話,那5G就是“萬物皆媒體”。也許現在還沒有開始感受到,但是用不了幾年,我們就可以真正用到5G、6G,體會到它帶來的改變。
我們都知道“這是天父世界”,也是“聖而公之教會”,我們的宣教使命也是大公性的。因為本來福音就不是只為著我們個人的。
我再舉一個智能音箱的例子。像Amazon的Alex 等等。我們不妨試試,告訴它說,給我來一段默想的音樂,看看它給你播放的是什麼。美國的可能大部分是新紀元的或是瑜伽的音樂,而中國的很可能是佛教音樂。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基督徒、教會不去使用,不去“餵食”這個智能音箱,而任由別人去餵的話,以後任何人說給我來點默想音樂的時候,它很可能就會來段南無阿彌陀佛出來。這樣我們不僅失去一個很大的陣地,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塑造這個工具的重要機會,就是宣教的機會。
宣教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教會差派宣教士,不妨先從指導大家經營好朋友圈開始。
5G以後,人跟電腦會進一步疊加跟融合。深度學習、意念控制、大腦芯片等會更加常見。大家不要害怕這種東西,不要覺得這個是獸的印記之類的。因為現在其實手機已經成為你人體的一部分,未來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差不了太多。
還有就是知識和體驗的疊加跟融合。《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說,知識就等於體驗乘以敏感度。過去我們學習知識,很大部分是通過閱讀書本進行的。但是科技發展提供了很大的一個體驗性,然後疊加融合,這將會對教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我們已經在這個趨勢當中了,比如說現在我們學習知識變得碎片化、圖像化、視聽化、場景化、感受化、處境化。有時我們對這些現像很反對,但我一開始就講過這是一個趨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逆轉的。未來會變得越來越碎片化,越來越圖像化,越來越視聽化。這些改變會給我們學習、認知世界帶來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結果是什麼呢?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潛移默化。
傳統教會也有這樣的活動。比如說我們這裡有個美國教會,幾乎是每年固定有一個節目,就是聖誕節時,給每人發一個蠟燭,然後從一個人點起,點給所有的人。講道信息也差不多,就是山上的城,世上的光,大家都很熟悉。透過這個做法,所營造的一個氛圍,使參加過的人非常難忘,那個信息也深深地記在腦海中。
很實際的一點,就是首先我們要提高有信仰內涵的美育。這些年海外很多留學生,跟過去很不一樣。有人總結得很有意思,說過去只要煮幾個家鄉菜,人就來了。可是現在不行了。你光煮菜不行,還得有菜單;菜單還得有設計,要好看;桌上還得鋪桌布,鋪桌布還不行,還得點蠟燭。一方面是現在人們審美提高了,要求高了,另一方面我們教會本身的美感也要提高。教會本來就是見證美的、傳揚美的一個地方。
一百年前蔡元培提出了要用美育來代替宗教。可以想見對他及相當一部分人來說,美和美育有多麼重要崇高的地位。當然用美育代替宗教最終非常失敗,以至於現在的藝術變得非常空虛,無病呻吟,沒有內涵。那麼我們教會、基督徒作為美的見證者、傳遞者,就要特別地重視美育,推動有信仰內涵的、有靈魂的、真正的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