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與未得之民】內地會袁樂國:虛實整合擴大關懷面,但短宣挑戰大
檢舉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各國紛紛封鎖,宣教士出門也受限,有的透過網路連結關懷。中華基督教內地會總幹事袁樂國牧師受訪時表示,宣教士與未得之民的接觸,透過網路方式連結關...
他提到,日本文化處境比較特別,透過螢幕與他們接觸,他們反而覺得有安全感,還可以談更多,與平常現場接觸完全不同。
大家更珍惜在一起時間
後疫情時代,大家更珍惜「在一起的時間」。有位宣教士出去買菜,都能感受菜販的溫情,因為很久沒見面,關係就會拉近。
袁牧師說,宣教很重要的是對「跨文化處境」的認識。與未得之民接觸,他們所看的是我們所做和所說的,我們還要學習當地的語言。由於內地會很多宣教禾場是在創啟地區,也是限制很多的地方,反而是平常生命的見證很重要。
對於不認識耶穌的人,他們對基督徒很陌生,需要從宣教士身上看到生命的見證,才有可能接受福音;所以平常和當地人在一起,仍不可少。袁牧師說,後疫情時代,雖然頻繁使用網路,但是我們對人的認識,不會只有「畫面」,與人的互動和從螢幕畫面看到,會完全不一樣。所以從螢幕認識另一個國家、不同文化的人,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們運用網路的時候,一定要敏感網路的限制。
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平常如何和對方的交流?如果只是「知識的傳遞」,網路就變得很實用。譬如過去的門訓和聖經教導,運用網路工具幫助很大。
而且這種方式也比放錄製的影片更好,因為可以互動,也不受空間限制,任何地方的人想吸收知識都可以參與。尤其有些人無法到現場,所以網路門訓能擴展知識的傳遞。以前, 大家習慣面對面實體聚會,未來可以運用網路工具,帶來很大的幫助。
網路擴展更多服事可能
另外,以前不習慣用網路,疫情讓大家習慣運用,他認為,透過網路很容易得到差派教會和弟兄姊妹的關心,教會不僅可以遠距關懷,差會還可以遠距訓練。
不過,他也提到,由於各地疫情控制情況不明,「未來跨境過程,難度變高,短宣挑戰變大」。袁牧師說,由於跨境過程,可能要經過檢疫或隔離幾天的限制,很多開發中國家很難掌握其安全性,可能去時很順利,回來時剛好出現疫情需要隔離。尤其是「短宣」,以前去一週或兩週就回來,但現在可能去時很順利,回來就被隔離,具有很大挑戰。所以,今年短宣可能都動不了,要看明年情況。
不過,他認為,「長宣」就不受影響,因宣教士就在當地,除非疫情嚴重要撤回,一般會繼續留在當地服事,只要疫情緩和就能走出去與民眾接觸,事工仍然持續,也很容易恢復繼續傳福音,影響較有限。
他以內地會來說,疫情開始時,宣教士八成的人在工場,與當地人一起度過難關,但有些宣教士剛好離開工場出去開會就回不去,新的宣教士也暫時不能動,但是,隨著疫情緩和各國解封開放,仍能去到當地,長遠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