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留言─思想電影《陪你過18次生日》
檢舉
◎徐硯美
詩篇一一九篇11節說:「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基督徒怎麼認知「上帝的話」?上帝的話是律法嗎?是規章嗎?還是規勸、建言呢?抑或是一種思想,一種哲學呢?詩篇一一九篇全篇,都是...
詩篇一一九篇11節說:「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基督徒怎麼認知「上帝的話」?上帝的話是律法嗎?是規章嗎?還是規勸、建言呢?抑或是一種思想,一種哲學呢?詩篇一一九篇全篇,都是以思想上帝的話,並且強調遵行上帝話語的好處是甚麼。而在耶利米書十五章16節說:「耶和華萬軍之神啊,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上帝的話,就好像美好的食物,能夠讓人靈裡得到飽足。
讓應許發生在關係之中
這些對於上帝話語的描述,都很吸引人,但為何在基督徒的生命當中,打開《聖經》一字一句的閱讀,好像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呢?會不會我們對上帝話語的認知有一個迷思──我得讀了,才會被愛;讀《聖經》成為我「被愛」的條件──這讓再多應許擺在眼前,我們卻提不起心力與興趣呢?
在信仰中我們一直存在這類弔詭的邏輯,例如:我們想要與上帝建立關係,但是因為上帝不是一個我可以「看得見」的對象,所以我得從《聖經》上可見的文字認識上帝;聖經的讀與不讀,看來好似「愛的條件」。但是我們可曾想過,在自己心裡深處一直渴望的,不是讓應許發生於「條件」,而是讓應許發生於「關係」之中呢?
遇見從未遇見的母親
《陪你過18次生日》(18 regali)是2020年上映的義大利電影,故事敘述準媽媽艾莉莎在一次產檢過程中,被告知自己罹患了乳癌,假如要進行進一步的治療,第一件事,就是要進行人工流產;倘若沒有做進一步的治療,即使將孩子生下來,癌症也可能惡化到無法再治療的狀態。所以,她必須決定──保孩子,還是保自己。
電影的敘事很有趣,因為在觀眾得知這個訊息之後,時序快速地跳到艾莉莎的女兒安娜出生,但僅有父親陪伴在她的身邊,也就是說,艾莉莎不幸地在孩子生下後便離開人世。然而,在艾莉莎離世之前,她為女兒準備了十八樣生日禮物,交給了丈夫,也就是安娜的父親亞歷希歐,從此往後的十八年,亞歷希歐每年都按著艾莉莎的遺志,為女兒安娜準備盛大的生日派對,邀來安娜的鄰居、同學、好友,一起來拆「媽媽送的禮物」。
可是隨著安娜漸漸長大,這些禮物無疑是不斷地提及一件事:她的出生,就是造成媽媽死亡的原因之一,於是,拆禮物甚至是舉辦生日派對這件事,對她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她的反彈也越來越大。
直到十八歲的生日前夕,正值叛逆期的安娜,對父親又要舉辦生日派對感到厭煩,她不僅在跳水隊中刻意地害隊友受傷,更在回家路上與父親大吵一架。之後,她沒有走進家門,沒有拆開母親給她的最後一件禮物,她逃家了。
在逃家的過程中,安娜在一個隧道前,出了車禍,而在這場車禍後,她竟然穿越了時空,因為撞傷她的人,竟然是剛剛才做完產檢,得知噩耗的艾莉莎。此時的艾莉莎當然不可能知道眼前這個十八歲的少女,是自己的女兒,可是隨著艾莉莎把安娜帶回自己家中安置照顧,安娜卻知道,眼前這個懷孕的女人,正是自己從未遇見的母親。
未出生就已被愛包圍
安娜謊稱自己是母親住院,父親經常出差,自己是一個逃家少女,取信於艾莉莎。而正在煩惱自己身體以及女兒的艾莉莎,情緒很不穩定,也無暇照管安娜,原本希望安娜住在家中一晚之後,就將她送到醫院找母親。
但是,安娜卻對這個「素未謀面」的母親大感興趣,於是,她想盡辦法靠近艾莉莎,並且因為艾莉莎的丈夫亞歷希歐是個足球教練,經常要外出比賽,所以安娜就以一個「幫手」的身分走進艾莉莎的生活之中。
她陪著艾莉莎準備著「自己」的房間,甚至,艾莉莎對安娜提出一個要求,她對安娜說,自己希望可以為女兒準備十八樣生日禮物,她希望安娜可以陪她一起去挑選,並且給她建議。
於是,安娜重新經歷到每一件禮物被挑選的過程。原本這些禮物對安娜來說只有一個意義,就是提醒她的存在,母親的消失;可是,現在這些禮物,都變成是母親艾莉莎對女兒未來的一種期許,一種想像,最重要的是,很深很深的愛。
過程中,兩人也多有衝突,安娜的脾氣其實很像艾莉莎,但是這些衝突,反而讓安娜感受到一種長期以來缺失的母愛,一種未曾相見,卻似曾相識的照管,甚至是吵架時的那種心痛感,都讓彼此感到眼前的人,不僅僅是一個陌生人那麼簡單。
一字一句都是愛的留言
隨著日子過去,艾莉莎的預產期靠近了,但是,她的身體健康也一天一天的惡化,終於到了最後的交叉點,她不得不剖腹生產了,然而最後一件禮物,也就是安娜十八歲那年的禮物,還沒有預備好。
最後艾莉莎在產檯上,要打半身麻醉之前,向醫生要來了紙跟筆,她用最短的時間,把自己心裡想對女兒說的最深情的話,寫了下來;而看著母親進入產房的安娜,也從現實當中醒來,醒過來的她,回到了自己的時代,也真的因為車禍而腦震盪住院。
出院的安娜,帶著與母親相處「短短幾個月」的記憶,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參加父親為自己「補辦」的那場生日派對前,她打開了在自己床上擺著的,第十八樣禮物──那一封信。
在看這部電影時,我不斷想起的,就是《聖經》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艾莉莎寫下的那封信,在真正「經歷」上帝以前,我們很像叛逆的安娜,覺得那些禮物,不過就是母親不得不缺席的一種「補償」。可是當「經歷」上帝之後,我們也會像安娜一樣感受到,每一個禮物的背後,有的不是條件,不是交換,也不是補償,而是極深的愛。
「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我已派你做列國的先知。」(耶利米書一章5節);「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詩篇一三九篇13節)
我們對於上帝話語的迷思,就在於我們覺得是我讀到「字句」的當下,上帝的愛才從字句當中流露,愛與被愛的關係才發生;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知道,早在我們還在母胎之中,甚至在世界被創造以先,祂的愛就已經存在,那麼我們就能明白,《聖經》不是「記載」過去的「故事」,而是一份「愛的留言」,寫給祂用重價贖回的兒女,寫給,祂所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