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6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相處的空間──思想電影《老娘離家記》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所有劇照來源:My Happy Family facebook
◎徐硯美 從2019年年底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已經超過了半年,世界各國都在經歷一種前所未有的停頓、封鎖,絕大多數的社交活動都受到影響。我們也看到一些新聞指出,因為對外社交活動的減少,人...
◎徐硯美

從2019年年底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已經超過了半年,世界各國都在經歷一種前所未有的停頓、封鎖,絕大多數的社交活動都受到影響。我們也看到一些新聞指出,因為對外社交活動的減少,人們開始要花很長的時間跟家人、親人一起相處,夫妻、親子、婆媳、妯娌……一切的關係都變得如此的「靠近」,於是很多的家暴或是爭執,甚至是離婚等問題發生。

原因就在於,在過去這麼長的時間,那些擱置的問題,或者在不知道多久以前爭執所造成的創傷,心中有的芥蒂、疙瘩,在此時通通來到眼前,朝夕的相處,讓一切失去了空間,也失去了時間去處理。

家是每個人生命的交會處
家,從來就不只是建築物,它因為有人的居住,以至於從來都很難是一個中性的「房子」。它讓不同成長經歷的人,帶著自己的歷史,也就是價值觀、生活習慣甚至根深柢固在國家、民族裡面的文化,在同一個空間中交會。每一種「不同」都需要時間與空間去釐清與包容,倘若沒有,我們最快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習慣作為一把尺,去衡量起他人的習慣,然後就會發現,怎麼量都是不對的。

這種不對,剛開始會帶來一絲情緒,久而久之,如果我們執意要求對方符合我們的「對」時,這種求而不得的失落情緒,就會累積成憤怒,憤怒又累積成絕望,絕望就可能帶出苦毒,乃至原本要在我們心中空出給對方的空間就漸漸地不見了,於是最終我們發現,為何所有事情動輒得咎,一觸即發。

4230_老娘離家記_2

不管走到家中任何角落,都有家人要找瑪娜娜說話、交待事情和抱怨。



人生下半場的離家出走
2017年上映的《老娘離家記》(My happy family),故事敘述女主角瑪娜娜與一家人三代同堂居住在喬治亞共和國的首都提比里斯(Tbilisi),家中雖然人比較多,但房子並不狹小,有數間房間,客廳、飯廳,大家居住在一起,空間是夠用的;然而,從電影開始我們就知道,瑪娜娜是這個家的一種精神支柱,卻又弔詭地在這個家中沒有一點「個人的空間」。

所謂個人的空間,不是一間自己的房間,而是她不管走到家中任何角落,都有家人要找她「說話」,而大部分的內容,不是「交辦事項」就是「抱怨」另外一個家人,甚至就是對她本人有所不滿。

4230_老娘離家記_3

瑪娜娜和父親、丈夫索索、母親、女兒。



瑪娜娜是個現代女性,受高等教育,也有自己的工作,她在一間高中任教。今年已經52歲的她與丈夫索索育有一子一女,女兒與女婿住在家中,兒子在電影開始時,是一個待業在家整天看著電腦螢幕的典型「尼特族」;家中還有一個總是在叨唸的瑪娜娜的母親,以及一個老是板著臉一言不發的父親。

喬治亞的文化是非常重視家庭的,所以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這樣的一家人是再幸福不過了,雖然吵吵鬧鬧,但是這種生活就是每個人想要有的「日常」──可是,對瑪娜娜來說不是,所以她在自己52歲生日的隔日,離家出走。

4230_老娘離家記_4

所有親戚被動員前來、圍著瑪娜娜勸說。



當愛成為一種壓力
瑪娜娜的離家,為這個家庭投下一顆震撼彈,除了瑪娜娜的父親仍舊一言不發,所有人都覺得瑪娜娜「瘋了」。有的人急著追問其他的家人是否做了甚麼傷害瑪娜娜的事;有的人覺得瑪娜娜是否在外有了新的對象;瑪娜娜的哥哥雷索甚至找來所有家中親戚,圍著瑪娜娜進行勸說,用各種長輩的「親情壓力」希望勸退瑪娜娜。

但是,引起瑪娜娜要離家的其中一個事件,就是當她不斷要求家裡人不要為她過生日時,外出工作回到家的瑪娜娜,卻看到家中一下子多出十幾個丈夫索索邀來的朋友,甚至哥哥一家人全都擠進了這個家。自己的母親為了煮一頓幫自己慶生的大餐,要求她去市場買菜,買完了回家,又被指責自己買的東西貨不對辦。

然而這一切,都是她一開始就拒絕的,到最後她卻為著不接受這一切,而受到家人的責難。所有人到最後都用一個理由來成立自己的立場──瑪娜娜,你讓你的家人沒有面子。

這僅僅是眾多事件中的其中一件,觀眾已經可以看出瑪娜娜之所以要搬離家中,正是因為這個家裡,沒有她自己的空間。對於其他家人來說,之所以有「歸屬感」,是因為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任意加諸在瑪娜娜的身上,可是,瑪娜娜的想法又可以跟誰訴說呢?

所有人都告訴她要知足,要珍惜,要明白眼前的一切得之不易,也告訴她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她的母親也告訴她,自己也是這樣苦過來的,要她多忍耐。可是,這些話不正宛如一層又一層的壓力覆蓋住最核心的問題──為什麼瑪娜娜只能成為眾人的附屬品呢?而這些「說服」究竟是為了瑪娜娜?還是為了自己?又為什麼這樣的愛,讓瑪娜娜再也難以接受,而選擇轉身離開呢?

4230_老娘離家記_6

瑪娜娜想要尋找自己的空間。



理解是最好的空間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有時候,我們會用這段經文當作一把「尺」衡量他人,特別是自己受到「論斷」的時候,可是對我而言,這段經文不是量他人的尺,而是量自己的尺。

這段經文不只是在說「對錯」,就是因為大多數的人都用自己的「對錯」來看待事情,才會讓論斷人的事層出不窮,這段經文在說的,是「自知」以及「理解」。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導演處理瑪娜娜在市區中的「家」以及她自己後來在市郊租的「公寓」兩個空間的對比:前者的空間很大,好多房間,人在裡面好像一個迷宮,穿來穿去;後者空間很小,只有兩個房間,但是人在裡面好像不需要「忙碌」,也不會「迷路」。

導演在處理電影的空間時,就讓這些畫面變成一種隱喻,人,倘若在不自知與不理解的情況下,是會讓一切關係都失去空間的。於是市區的家成了一間「堆滿樑木的房子」以及充滿「眼中長滿刺的人」。

4230_老娘離家記_5

電影中有一場戲,是瑪娜娜的丈夫索索在事過境遷後,去到了瑪娜娜的公寓,幫她的牆壁釘一些置物的木架,結束後,瑪娜娜煮了晚餐,二人便一起享用。過程中因為一些事件,二人又有爭吵,可是,突然,兩個人沉默了下來,丈夫走向公寓的陽台,而瑪娜娜過一會兒也走了過去。

整部戲裡,發生所有的衝突,就是一直不斷地解釋、爭吵、說話,然而在這一刻,瑪娜娜的一個回眸,讓所有的理解,都被這個沉默的時刻包容。我想,這是瑪娜娜需要的空間,而丈夫索索此時也突然明白了這件事。

理解,比「離家」的意義更大,因為真正懂得對方的需求,遠勝過習慣性的關心與給予。後疫情時代,但願在家中能少一點論斷,而有更多的理解,共處一室,也就不覺得沒有空間了。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