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各領域基督徒關心環保議題】環境守望網絡成立10年:守護環境你可以做的七件事
檢舉
關心環境從禱告開始
環境守望網絡聯絡人陳秋萍姊妹受訪表示,2010年,台北靈糧堂裝備中心曾經舉辦一場「信仰與環境論壇」,當時連結幾位具有森林、水利、環工背景的專業人士,以及一群關心環保議題的基督徒共同組成「環境守望網絡」,一起關注台灣及世界的環保議題,並同心守望禱告。
「關心環境從禱告開始!」陳秋萍提到,環境守望祭壇每個月會聚集一次,連結關心環保議題的基督徒一起聚會,並認領24小時禱告殿時段,於每個月第三個週六午11點到下午1點一起聚集禱告。2017年開始,環境守望網絡從禱告中帶出實際的行動,配合環保署認養淨灘計畫,認養新北市萬里龜吼漁港,每一季舉辦一次「淨灘行動」,邀請對環保議題有負擔的弟兄姊妹一起參與。
此外,環境守望網絡也會不定期舉辦「戶外走禱行動」,實際走訪台灣各地具有環境教育意義的地方,以禱告守護台灣這塊土地。有一年,他們走訪南投水里鄉和信義鄉的濁水溪,去到合流坪行走禱告。看到兩股河水一邊是濁的,一邊是清的;瞭解到過去當地人們為了爭奪水源,曾經發生許多流無辜人的血的事件。於是,他們站立在溪邊敬拜禱告、認罪悔改,為著族群和好與土地恢復禱告。
守望環境可做的七件事
陳秋萍也提出守望環境可以做的七件事:一、參加一個環境社團,例如:生態關懷者協會、環境守望網絡、荒野保護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二、每天一項環保行動,例如:自備水杯餐具、隨手關燈拔掉插頭、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等,守護環境從生活中做起。三、每週一次為環境守望禱告。四、每月一次環境社群聚會,彼此分享交流,關注環境議題。五、每季一次淨灘、淨川、淨山行動。六、每年一堂信仰與環境課程,例如:環境主日、信仰與環境講座、耶利哥禱告會,更多裝備提升自己,為下個世代的環境作預備。七、成為一個使萬有與基督和好的人,在基督裡與自己和好、與人和好、與萬有和好,並且把「使萬有與基督和好的福音」傳揚出去,完成神託付給我們的使命。
她提到,「愛鄰舍」不僅是關心身邊週遭需要幫助的人,這些自然環境與野生動植物其實也是我們的鄰舍,更是上帝託付給我們看守的產業。因此,基督徒應該要更多擴展眼界,從生活中落實「愛鄰舍」的表現,成為傳揚福音的媒介。
她進一步提到,環境守望網絡成立這十年來,連結許多關心環保或投身該專業領域的基督徒,一起關注環境議題,藉著禱告與行動發揮影響力,為守護自然環境盡上一份心力。這些年來,藉著淨灘行動帶出自我覺醒,並向弟兄姊妹及民眾推廣環保觀念,把愛護環境土地的使命更多傳遞出去。
陳秋萍說,神用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當人類生活影響破壞自然生態或擠壓到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時,容易造成大自然的反撲。今年初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缺水、飢荒及全球暖化等各樣環境問題逐漸浮上檯面,看見人類做了許多破壞自然環境以及得罪神的行為。這次疫情提醒我們應當深切自省悔改、轉離惡行,重新與神、與人、與自然環境和好,恢復神起初創造人類治理管理大地的心意。「如果我們不好好善待維護環境,未來將有更嚴重的災難發生!」
建構契作平台預備方舟
陳秋萍也指出,疫情之後,環境守望網絡提出建構一個「契作平台」,透過都會區教會與鄉村、原鄉教會的連結,在信任的關係之下媒合消費者與農林漁牧生產者,用保證價格收購農產品,建構一個虛擬的「生態村」,推廣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進入一個新信任經濟時代。她也提到,神賦予人類看守管理大地的責任,教會及基督徒應當為了將要來到的「荒年」超前部署、建造方舟,預防缺水、缺糧的危機,並且盡到守護自然環境的責任。
環境守望網絡將於七月14日晚上7時20分在台北靈糧堂耶利哥禱告會中,由游進裕博士分享疫情後的思維與策略,希望連結關心環境議題、來自各領域的專業人士,針對疫情後教會應當採取的行動進行探討,邀請基督徒一起為所生存的自然環境及地球守望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