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達標時,還能彼此相愛嗎?
檢舉
當另一半在某些事上達不到自己的標準時,我們會否因此抹殺過去對方所有的付出,只剩下對方「愛辯」、「找碴」的印象?
過去一兩年,買菜的事完全交給外子主責,一方面是他退休後的生活重心,最重要就是打理孩子的營養,助他們發育得好,我也樂得輕鬆,專心做好兼職與進修工作。
夫妻心中各有一套標準
前陣子,鄰居送我一包麻油薑片猴頭菇火鍋湯包,孩子們和我吃了「驚為天人」,於是決定擇日再採購一份。
那天,外子帶我騎車到了家附近最具規模的市場,我想要的湯包就放在最顯眼處熱銷,眼看比鄰居送的份量大,價格也適中,唯另一半不以為然。我想難得添購較不同的食材,主要是孩子們也喜歡。此外,這裡僅此一家素食材料店,不然還要跑好些地方。外子基於效率原則,掏錢買下,但隱隱感覺到他的勉強。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套標準,彼此相愛的人,透過溝通磨合,互相捨己、嘗到了甜蜜的滋味。但若缺少持續地互動和同理,思考都從己方出發,當對方未達自己標準,或歧見將兩人阻隔,久而久之,人心就冷淡,失去耐心,看到的只是「你與我的距離」。
又有一次,一早才將洗淨的窗簾掛好,外子未等吃完早餐,就急忙指示我窗簾要怎麼掛:「這窗簾有獨特的設計,要套在外環,不是內側折縫。」外子鄭重教學。
我仔細看了看,笑著回答:「我以為兩種設計同時並存,就是覺得哪一種方便就用哪一種。」外子面有慍色的回應:「做事要做到好,不要說了都不聽。你就是只想照自己意思做。」「如果你喜歡,我就照你的意思。」我選擇依他的意思。
雖然我選擇讓步,但我想很多事情沒有哪種方法較好,就看使用者的主觀感知,如何方便即可。
爭執時 回想對方三個優點
當另一半在某些事上達不到自己心中的標準時,我們會不會因此抹殺過去對方所有的付出,只剩下對方「愛辯」、「找碴」、「不求進取」的印象,然後不再愛對方呢?
當初我們曾多麼深刻地愛著眼前這個人,如今我們又如何地挑剔著同一個人,似乎忍無可忍?經過歲月淘洗,眼前這個人有些變了,有些則根深柢固不變,我們能愛他現在的樣子嗎?
如何讓愛「恆久忍耐又有恩慈」?記得好友教我的絕招:回想對方的三個優點。當我回想,果然就湧出感恩,剛才的不愉快也如煙飄散。
夫妻間如此,親子間也是如此,我們的愛,只有在挫折承受力變大後,才會長大,並且原先我們以為的「標準」,往往不過是自己的判斷為唯一、最佳標準。聖經卻指出真正的高標準:「只要心存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因為他人觀察到的點,自己未必能看到,都有可取之處。
也許你在指正當下,不見得人人都能立即接受,然而存著讚賞的心聆聽,花點時間消化並實證,就算不為對方,也能為自己成為更博覽、寬厚的人努力;這樣的話,我們鐵定比先前更有愛,且愛得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