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的祈禱:李幫助牧師的信仰故事
2020-07-22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見證

不住的祈禱:李幫助牧師的信仰故事

檢舉
鍩虹潱鏁欒珫澹囧牨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李幫助牧師深受學院的教導訓練,以及中國教會奮興運動的時代氛圍影響,格外著重屬靈經驗的體驗,以及聖靈恩賜的追求。她寫道:「不住祈禱因主是近,不住祈禱主全要聽;真神已許絕不失信,不住祈禱主必應允。」
◎陳中陵(新北市五華國小教師)

高雄有座錫安山,那是新約教會的「聖地」;臺北也有座錫安山,你知道座落何處嗎?那是位在新北投的大屯山山腰,居高臨下,遠眺關渡平原的靈修聖地。這座錫安山,從山腳闢路而上,路名就取做「錫安巷」,由李幫助牧師(1909-1997)購地墾荒,披荊斬棘。

早期台灣教會按立首位女牧師
1949年接受長老教會按立的李幫助牧師,是臺灣本地的第一位女牧師。稍早日本治臺期間,李幫助晝夜祈禱,祈禱上帝讓她有機會去中國念神學,而非多數傳道人選擇的日本,她說道:「求主為我開路,使我能夠遠渡重洋,到祖國去念神學,受特別造就。」如同經上所記:「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1934年,李幫助如願踏上這條造就的道路,跨海到上海的中華女子神學院,接受神學教育裝備。

李幫助牧師(取自網路)

李幫助牧師(取自網路)



中華女子神學院是一所標榜跨宗派、憑信心生活的學院,並且採取靈恩運動的奮興路線。學院強調禱告的重要性,每天有三次禱告集會,透過察覺聖靈的感動,學習信心的跳躍,並且鼓勵親身去經歷神蹟奇事。這種著重禱告靈修生活的教導理念,與1930年代中國教會的奮興氛圍息息相關。

學院的董事會有畢路得教士、安汝慈教士和蔡蘇娟女士等人,安汝慈認為福音的一個基本信息是:「未認識神的人其靈性蒼白,除非被聖子耶穌的義所遮蓋,否則他便無法站立在神面前。」這位充滿聖潔神學的奮興佈道家,事奉的重心在於聖靈充滿的內在體驗,以及虔誠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上海知名的女奮興佈道家余慈度,曾經帶領倪柝聲和其母親信主,後來成立上海江灣聖經祈禱處。余慈度從神領受話語,將祈禱處的校地和宿舍捐給中華女子神學院,成為1930年建校以來的重要事蹟,1938年起兼收男生,更名為中華神學院。

將名存實亡的教會奮興起來
1930年代在中國及海外華人散居之地,吹起一股聖靈旋風,「他(聖靈)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翰福音十六章8節) 奮興佈道家除了安汝慈、余慈度,還有宋尚節。1936年七月10日至八月9日,宋尚節在廈門鼓浪嶼主領第二屆全國基督徒佈道團查經會,詳細查考聖經新舊約66卷。李幫助當時自中華女子神學院畢業,便南下參與此場盛會。為期一個月的查經會結束後,李幫助再至福建泉州的陳埭教會就任傳道職。

到了陳埭教會,她發現教會雖有卅年以上的歷史,但是信徒靈命出奇冷淡,長執同工結黨分派,甚至初到上任,卻無棲身之處。李幫助情詞迫切的向主直求:「我第一步工作便是禱告,求神燃下復興的火,使這支離破碎,名存實亡的教會能夠奮興起來!

她帶領數十位會友,將汙穢不堪的禮拜堂內外清理,翻修外觀,並開辦晨更會、禱告會、佈道會、家庭聚會。李幫助回憶:「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弱女子,怎能擔此教會重任?唯一的秘訣就是重視膝上的工夫,多用時間跪在主前。」神果然賜福,大大做工,信徒悔改認罪,教會復興。

婦女宣教士復興運動脫穎而出
李幫助牧師深受學院的教導訓練,以及中國教會奮興運動的時代氛圍影響,格外著重屬靈經驗的體驗,以及聖靈恩賜的追求。這群婦女宣教士,安汝慈、余慈度、李幫助,之所以能夠在復興運動脫穎而出,名噪一時,絕非突然。

姚西伊教授分析:「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復興運動的自發性、個人性和跨宗派性,使婦女比較容易越過多由男性掌控的差會架構,開闢自己的天地。」而這些復興思想,不外乎強調人的罪性,必須通過悔改認罪的途徑,在聖靈的幫助下徹底翻轉,成聖過著得勝的生活。

1941年李幫助返臺,1949年接受按立,1953年她會同長老教會的阮德輝牧師、周金耀牧師、許德謙牧師及蘇天明牧師創辦「道生聖經書院」,並擔任院長一職,院址設在高雄前金教會隔鄰。1956年遷校至臺北芝山岩,隔年再遷至大龍峒的延平教會,1959年於北投錫安山破土建校,1966年更名為「道生神學院」。道生的成立,雖與長老教會有密切關係,但卻脫離該宗派,成為獨立的神學教育單位,正是李幫助仿效當年在中華女子神學院的學習歷程。

臺北新興長老教會戴秀娥長老,回憶早期在學生活:「當時由於物質缺乏、經濟困難、生活艱苦,連繳稅都有困難。李幫助牧師就帶著全體師生共十九人一起禱告,沒想到兩天後,郵差送來掛號信,剛好有人寄支票來可供繳稅。大家又跪下來一起禱告感謝,稱頌耶和華是以便以謝的神。學生受到她的信心感召、純正信仰的教導和良好的榜樣,學到凡事禱告倚靠神,往後在教會牧會上,發揮很大功能。」

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李幫助以身作則,凡事將禱告帶到神面前。她在自己的著作《信心祈禱所發之功效》結尾寫道:「不住祈禱因主是近,不住祈禱主全要聽;真神已許絕不失信,不住祈禱主必應允。」李幫助著重培養基要派的靈修傳統,追求一種更體驗性與實際性的進路,這無疑也是早期女性傳道人與奮興家的思想與事工的特色。

當年李幫助從神領受異象,「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使徒行傳廿章24節)這是上帝賦予她成為奮興佈道家、神學教育家的時代使命,同時回應呼召,復興教會。

別具造型的李幫助牧師之墓。墓園右側則是李牧師父母李甘堂與林蜂之墓。(作者拍攝)

別具造型的李幫助牧師之墓。墓園右側則是李牧師父母李甘堂與林蜂之墓。(作者拍攝)



 

延伸閱讀:
1.石素英,〈夢想、異象、身分:台灣首位女牧師的早期形塑〉,《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7卷第1期,頁19-51。

2.何守瑛,《我看見了神的作為》。香港:中華神學院出版部,2005.03四版。

3.姚西伊,〈女性傳教士與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的聖潔復興運動〉,《為真道爭辯:在華基督新教傳教士基要主義運動》。香港:宣道,2008。

4.李幫助,《信心祈禱所發出之功效》。瀏覽於道生神學院網站。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