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6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見證

凡事忠心:史可梅與艾偉德兒童之家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史可梅與艾偉德合力解決諸多問題,兒童之家的院務工作便逐漸步入正軌。史可梅和院內本地保育同工,全心照顧教養院童,艾偉德則奔走全球各地,最常進入校園,述說那一段上帝恩待保守的歲月,同時奮興佈道以及痛陳共產中國。
◎陳中陵(新北市文化國小學務主任)

被譽為「孤兒之母」的艾偉德宣教士(Gladys Aylward, 1902-1970),今年逝世已五十週年。這位全球知名的女性信心宣教士,對日抗戰時期,帶領百餘位難童從山西跨越黃河,安抵陝西落腳。中共建政前夕,她被迫離華返回英國,心繫華人;又於1957年來臺,先與世界展望會合作設立伯大尼育幼院,後於1962年獨自創辦艾偉德兒童之家。

4253_史可梅與艾偉德兒童之家_2

艾偉德(左)帶領百餘難童從山西跨越黃河,安抵陝西落腳,感人故事被拍成電影。(來源:維基)



孤兒之母遭遇最沉痛打擊
1963年,艾偉德的義女婿侵佔兒童之家的公款新臺幣百餘萬元,是她一生最沉重的打擊。她起初給義女婿機會,勸他認罪悔改,但全是枉然。案件訴訟前後拖了兩年,因為財務經費的影響,使得後來的兒童之家,在五、六年間搬遷數次,從北投溫泉路、臺北市區杭州南路,到天母三路(後改為天母西路)。雖然艾偉德孤獨痛苦,心情盪到了谷底,但是神從不失誤。

史可梅(Kathleen Langton-Smith)的出現,是神賜給艾偉德的禮物,如同在曠野尋得甘泉,成為兒童之家由黑翻紅的轉捩。

史可梅原本在英國諾丁翰市當女郵政局長約有廿多年,在倫敦的電視節目《這是你的生活》(This Is Your Life)看到了艾偉德的故事,深受感動,主動與艾偉德聯繫。1964年,她決定把英國的房子賣掉,抱著破釜沈舟之志,前往從未想過的遠東,從事育幼宣教工作,成為艾偉德的得力助手。

艾偉德兒童之家。(來源:艾偉德來華八十周年特刊)

艾偉德兒童之家。左為史可梅,右立者為艾偉德。(來源:艾偉德來華八十周年特刊)



英倫郵政局長受感動來同工
史可梅與艾偉德的思想一致,合力解決諸多問題,兒童之家的院務工作便逐漸步入正軌。史可梅和院內本地保育同工,全心照顧教養院童,艾偉德則專心奔走全球各地,最常進入校園,述說那一段上帝恩待保守的歲月,同時奮興佈道以及痛陳共產中國。1966年是艾偉德最後一次「飛透透」,隔年才飛回臺北松山機場。

少為人知的,是1958年艾偉德曾在香港創辦希望傳道會(Hope Mission,後更名篤志傳道會),建立伯利恆堂(至今有三間堂會)。史可梅也被邀請參與香港教會的傳道事工,直到1999年才卸任傳道會董事。

艾偉德帶著史可梅同心做神的工,作主的工人,猶如往昔卅年前,艾偉德1932年初抵山西陽城這個鄉下村落,老宣教士師母勞森夫人(Jeannie Lawson, 1860-1933)帶領著她,學說中國話、吃中國菜,穿中國服。

左圖:香港希望傳道會董事(1967年)前排左為艾偉德,右為史可梅。(來源:艾偉德來華八十周年特刊) 右圖:史可梅晚年,手持艾偉德的旗袍(來源:Chinese Whispers)

左圖:香港希望傳道會董事(1967年)前排左為艾偉德,右為史可梅。(來源:艾偉德來華八十周年特刊)
右圖:史可梅晚年,手持艾偉德的旗袍(來源:Chinese Whispers)



美國福斯電影公司曾以艾偉德在中國的經歷拍攝《六福客棧》,女主角由英格麗褒曼飾演艾偉德,該片引起眾多迴響,促使艾偉德名噪一時,連帶也讓兒童之家的財務處境漸入佳境。倒是艾偉德生活簡樸,總把好東西留給院童們。

1970年元月2日深夜,艾偉德辭世,數日之後,英格麗褒曼飛抵臺灣,弔念艾偉德並參觀位於臺北市龍江路故居。當時史可梅擔任接待,帶著艾偉德尚讀小學的義子艾啟光,在圓山大飯店設宴款待褒曼等人。艾啟光後來在史可梅等人的協助下,交由美籍東海大學歐保羅教授(內地會宣教士)夫婦收養,之後移民美國。

艾偉德生前曾說:「不要擔心你所受的教育,上帝不要你呈驗畢業文憑,祂只要你對蒙召的事,凡事忠心。」史可梅就是忠心的僕人,她在艾偉德逝世之後,持續照顧臺北院童,參與香港教會事工,1993年才從臺灣退休返回英國威爾斯。

左起史可梅、艾啟光、英格麗褒曼(照片取自網路)

英格麗褒曼飛抵臺灣,弔念艾偉德。左起史可梅、艾啟光、英格麗褒曼。(照片取自網路)



上帝只要你凡事忠心
近日從新北市瑞芳的榮隆長老教會陳治國牧師得知諸多資訊。陳牧師姊弟四人於1974至1983年間,曾是艾偉德兒童之家的院童,那時史可梅擔任院長,艾偉德已過世。

兒童之家不知何故,某年(可能是1978年)的六月6日,從天母西路搬遷到同樣位於天母的行義路13、15號(現已改建為社區大樓)。院童則由40多名陸續減少至15位左右。

當時院童已無孤兒,主要照顧來自單親或弱勢家庭、年紀多屬幼稚園或小學的孩子,若是長大超過12歲,則須送回原生家庭。寒暑假時,所有院童都回自己的家。每個月第一個主日下午,院童家人可以來院內探親,給予少許零用錢和每天上學的車票錢。

兒童之家也積極對外招募志工及物資。當時文化大學慈幼社學生,隔週四會來教院童寫功課,帶團康活動,甚至安排去天母公園烤肉、游泳,帶給孩子們關愛與歡笑。國外教會團體也會寄送捐贈物資,有時雖是二手,卻比國內的還要好。陳牧師記得那時還可以喝到可口可樂,聖誕節也有禮物。

育幼宣教扎根孩童生命
除了物質所需,信仰教育更是兒童之家所重視的。位於天母石牌地區的臺北市召會十四會所,星期天會開著福音車來兒童之家,接院童到教會參加主日學。史可梅關心的,是基督信仰扎根在孩子的生命,兒童之家能做的最大的事,就是帶領孩子,甚至是家屬,認識一生的倚靠:上帝。像是陳牧師的父親之後也信了耶穌,穩定在教會參加禮拜。

2004年出版《中國的微聲:艾偉德故事》(Chinese Whispers)的作者蒲維斯(Carol Purves)曾經在英國訪問史可梅,史可梅展示了一件當年艾偉德在白金漢宮覲見女王時穿著的中國旗袍,那是艾偉德留給她的珍貴與光榮的禮物。2005年十月23日,史可梅安息主懷,她忠心服事孩子,就像是做在主耶穌的身上,如今成為基督的新婦,穿戴義袍,朝見榮耀的上主。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