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裡飛出的神奇──動畫《神奇飛書》與文字書 《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的碰撞
檢舉
閱讀可以開啟我們的視窗與眼界,閱讀的類別和媒材更是豐富多樣,文字書、繪本書與動畫的碰撞中,可以產生五彩繽紛的火花。
每個人一生,免不了會遇到挫折困難,讓你看不到未來。與其坐困愁城,不如反向思考,說不定就可以突破現狀,發現新的生活景象。
動畫《神奇飛書》和文字書《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恰好可以呼應這樣的場景,讓我們看到困境(好比房間)中的另一番風景。
神奇飛書飛出意外的美好
《神奇飛書》(原名「莫里斯先生的神奇飛書」),曾獲得2012年奧斯卡的最佳動畫獎,導演威廉喬伊斯為了向圖書館先驅哈波柯林斯及童書推廣者威廉莫里斯致敬,以及來自卡崔娜颶風的靈感,創作了此部動畫片。
當卡崔娜颶風造成美國極大的損失,導演威廉曾經到災區探望,發現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透過閱讀得到安慰;又有感於現代人過於耽溺電腦與手機網路,離閱讀愈來愈遠。所以,導演威廉希望大家發現閱讀的樂趣,喚起我們對書本的熱愛,除了購書,更可以多多善用圖書館。
動畫和電子書率先問世,緊接著又出版繪本書《神奇飛天書》(中譯由小天下出版)。
故事由一場颶風掀開序幕。喜愛旅行的主角莫里斯,正在旅館的陽台閱讀時,遭遇颶風來襲,房屋、車子都飛上了天,他手中的書,一頁頁被吹散了,書中的字,也一個個失去蹤影。當莫里斯被吹得頭昏眼花之際,他跌落在滿是斷垣殘壁的陌生荒野,四顧茫茫,看不到未來。
他垂頭喪氣地到處流浪,突然遇見了一位在天上飛翔的書天使,手中抓著一把神奇飛書,書天使丟了一本飛天書給莫里斯。莫里斯就在這本書的引領下,來到書城堡,進入了一個神秘房間。
這個大房間充滿了大書、小書、古書、新書,彷彿浩瀚書海,讓莫里斯看得心花怒放,隨著書本手舞足蹈。於是他住了下來,終日與書為伍。他起床、睡前都會讀書,他也整理書、修補書。門前大樹下是他最愛閱讀的所在,鄰居遇到疑難雜症,莫里斯只要送他一本書,他就會歡喜離去,所以許多鄰居都會到書城堡排隊領書。
莫里斯也寫下自己的每天心得與領受,他過得充實又愉快。隨著時光飛逝,莫里斯漸漸老了,他知道自己離開的時間到了,於是,他跟這群相伴多年的書兄書姊們道別,同時留下了自己寫的書。
莫里斯離開書城堡後,也成為書天使。有一位小女孩來到書城堡,她拿著莫里斯寫的書,坐在書城堡門前台階上,一頁頁讀著,而風輕輕吹起,陽光也溫柔撒下。
整個動畫圍繞著書打轉,輕快的鋼琴、悠揚的小提琴、跳躍的舞步,在滿是書的房間內響起,這是繪本無法看到或聽到的。
踏進書城堡 人生更加燦爛
片子短短15分鐘,導演讓我們思考,退居一隅時,只要改變我們的思維,就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態度。同時也帶給我們六種省思。
1.經歷人生風暴,成就另一番燦爛
人生的風暴,吹走了莫里斯所有的一切,包括他喜愛的書,他要如何東山再起?他遇到的書城堡,就像他的人生另一個灘頭堡,他把握機會,在書堆中找到生命的方向,讓他的一生過得更有意義。
2.如何書寫自己的生命書
我們的一生就是一本書,別人讀我們,我們讀別人,而象徵我們的生命書裡又有甚麼內容,值得他人閱讀?莫里斯除了在一本本書中挖掘寶藏,並且書寫自己的特別體悟,傳承下去。若我們沒有特殊經歷見證,人生書的內容既會變得貧乏。
3.延長書生命的方法
書可能比我們短命,那就是無人閱讀,被冷藏,最後被銷毀。若要延長書的生命,那就是把書分享出去,正如圖書館發揮的功用。動畫中,不斷有送書的情節,正是象徵這個意義。
4.搶救二手書,讓書復活
動畫有一段很精采,那就是城堡裡的書破損、心跳停止了,莫里斯修補後,書依然沒有活過來。飛天書告訴莫里斯必須打開書閱讀,書才能復活。所以,圖書館的書要有人借閱,書店書架上的書要有人購買、閱讀,如同書城堡每本書都是打開的。
5.書本引領我們進入繽紛世界
動畫中運用黑白與彩色的轉換,讓我們明白有了書,人生就可以從黑白變彩色。例如書天使飛過的地方變彩色,只要接觸到書,每個人物就變彩色,垂頭喪氣的莫里斯進入城堡,他的筆記書也從黑色變為紅色。甚至最後一幕,小女孩進入書城堡,也霎時變色。
6.書的傳承非常重要
這部動畫明白告訴我們,書的傳承很重要,例如書天使飛天送書 、莫里斯書寫並閱讀、小女孩繼續閱讀。尤其是小女孩的閱讀,提醒我們從小就要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繪本《神奇飛天書》最後一頁寫的話,直搗我們的心,「手機和網路雖然毀了書的世界。但是我們的精彩人生,就從翻閱一本書開始。」
隔離時光 最精彩的旅行
莫里斯藉著自己進入書城堡的藏書房間,過著與書為伍的日子,他整理書、閱讀書、寫下自己的生命書。
另一位真實人物,偶然機會被關在屋子裡,把自己的憤怒,轉化成文字,寫下了《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大塊出版)。
那就是薩伏伊公國的貴族薩米耶·德梅斯特,投身軍旅的他,因為涉入一場決鬥事件,被處罰在家關禁閉42天。這對薩米耶來說,簡直就是苦刑,沒想到,當他改變心態,把禁閉當作房間裡的旅行,不但開啟了自己敏銳的觀察力、聯想力,他也把自己的心得,寫成一篇篇短文。
這些文章收錄成冊,隔年發行時,萬萬沒想到竟成了暢銷書。時隔230年後的今天,首見中文譯本發行之際,恰是新冠病毒肆虐,讓不少人困居一隅,正好藉著這本書,找到脫離空間桎梏的門戶,讓我們得以擁有照見內心的鏡子。
本書篇幅不長,每篇文章大約2-3頁,全書不過127頁,讀來卻能在感性中窺見理性,在輕鬆中不免沉重,端看讀者自己的閱讀時空與心境而定。
我們多少會遇到隔離於正常生活之外的時光,例如被父母處罰、生病住院、違規關禁閉、犯罪坐監牢,或是目前猖獗的病毒隔離。即使是檢疫隔離或被疫情困居室內,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學習在困居中旅行所帶來的樂趣與心靈沉澱。而這趟旅行,不必辦簽證護照,更不用花你一毛錢旅費。
薩米耶關禁閉42天,寫了42篇文章,體裁包括房間裡走路、床鋪、靈魂、壁畫、寵物、賴床、知己、親人…等,都是他在房間裡看得到,或是在房裡聯想到的人物或回憶。因為有足夠的沉澱時間,所以他可以不斷跟自己對話,不斷思考。
其中占了不少篇幅的是關於他的藏書,他的書架上的各種書籍,也給了他不少聯想。他談作者,也談他的心得,甚至提到書籍中相關內容的迴響…。
那個時代,沒有電腦、手機或網路,反而讓腦子有了更多活絡的機會。若換了現代,被關在房間裡的我們,是否只會埋首網路世界呢?
不妨想想看,如果我們遇上必須困居室內的時候,如何利用這個機會,為我們的時間和生命留下美好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