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面對失學、失業】蔡金城:不要讓一兩年低潮影響後面40年生命
檢舉
蔡金城教師表示,在人生漫長旅程,失學、失業是暫時的,大環境會不斷改變,最重要的是能好好審視自己的能力興趣,預備自己,機會永遠都在。
提早探索自己志趣和神對自己命定
他認為,尤其進入大學讀書的時候就要開始探索自己志趣和神對自己的命定,進入職場時不單是為高薪而工作;否則畢業後往往「無法學以致用」。學餐飲的去從事工程,唸工程的去做服務人員,等同浪費生命。若還是在大一、大二階段,可以了解這些科系是否是神給自己的恩賜和呼召?
蔡教師表示,人生很漫長,若是從23、24歲開始工作,人真正可以工作或實現自我的時間還有四、五十年;所以我們要把眼光放遠一點。若能用一兩年時間去探索、審視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而不是看那一個產業熱門,就一窩蜂投入。
他說,我們可以從SWOT分析自己的優劣勢、機會威脅,重新訂出人生的方向。雖然很多工作消失不見,但也有些工作興起,很多冷門的科系未來都可能變大熱門;例如以前洗水塔是沒有人要做的工作,現在是中高薪工作。以前很少醫學院學生唸皮膚科,而外科很熱門;現在皮膚科變成大熱門,外科卻少人去唸。
就如同雖然網紅的工作現在很夯,但未來還會紅嗎?「我們用甚麼價值觀來看這些事情?」
蔡教師也表示,疫情之後,在家上班、創意類或科技類行業風行,美國的五大科技巨頭Amazon、蘋果、Alphabet-Google、微軟和臉書等大公司賺的錢愈來愈多。
網路科技應用未來成為重要趨勢,所以「不論讀甚麼專業,都要思考如何和網路和多媒體結合」,運用上也需要很大創意,有創意就會走得更好。
低潮只是短暫 最重要好好預備出發
他指出,我們要看整個人生的規劃,從十年或廿年來看,而不是只看這短短一兩年的挫折,甚至不讓這一、兩年低潮,影響後面40年的生命。
「低潮」可能讓我們人生「暫停」,但我們可以藉此機會好好預備、再出發。
當我們看見耶穌是那位「永遠得勝的君王」,我們未來人生是有盼望的,就不必因為低潮而失志,更不會在乎那短短一兩年的失學或失業。即使到30歲仍然不晚,人生路還很漫長,只要好好沉澱、重新開始,機會永遠都在。
蔡教師談到,未來年輕人要具有創意和多元服事的能力,而在教會服事,就是很好的操練。不論參與敬拜、信息分享或多媒體服事,無形中都是增加溝通和人際關係的能力,甚至培養第二專長;而且多了解以前前輩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學習他們的人生智慧,並尋求從神得到啟示。
我們更要鼓勵年輕人,認識「我們的神是大有盼望的神」、「可以帶領人出黑暗入光明」,讓他們對神和對未來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