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俐
作家龍應台曾經在她的著作《目送》中如此說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在某種意義上,龍女士的敘述,也許道出了父母看著子女一步步長大獨立的寂寞感。
但是,從更深的生命本質上來看,其實父母對子女生命所形塑的影響力,從來不曾遠離:我們在原生家庭曾經被深愛過的痕跡,或是被冷漠忽視過的傷害;我們在原生家庭因著父母的鼓勵與陪伴,被一步步建造起來安全感,或是在言語、肢體暴力中所累積下來的自我憎惡…。
父母在我們生命中的烙印,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褪去,反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走入了我們的靈魂之中,牽動著我們的喜怒哀樂。
與孩子展開在家自學旅程
「一切都好」,常常是掛在我們嘴邊的一句話,因我們不知道該如與人分享心靈最真實的景況。「沒事」,也常常成為我們在面對脆弱自我時的一道防衛。
我們對原生家庭總是夾雜著愛與無奈、溫情與痛楚的矛盾情感。「家」對有些人來說,是一個溫暖的歸宿,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定位;對有些人卻常常成為一個永無止盡的黑洞,時不時在暗夜中消耗著他們的情緒、心思,甚至是體力與財力。
帶著從原生家庭而來的愛與重擔成長起來的我,如今也成為了母親。我知道我所做的每一件事,也深深牽動著我孩子的未來。我有時會問自己,作為孩子們的「原生家庭」,我帶給孩子的,將會是祝福還是咒詛?
檢視原生家庭的烙印
我並非出生自基督教家庭,所以對於如何按著神的心意來帶領我的孩子,常常感覺如同瞎子摸象,找不到拿捏育兒之道的方寸感。但是,當我開始進入與孩子一起在家自學的旅程之後,神彷彿也為我開啟了一扇門。
我看見許多敬虔愛主的父母,如何在溫柔與堅定之中,以聖經原則為真理,引導孩子的情感與意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合宜地向孩子敞開、坦承生命的軟弱,坦承自己與孩子一樣是需要主恩饒恕的罪人,從而得以一個家為單位,與主同行、同蒙主恩。
在我所參加的自學團體中,有一個情緒較為敏感易怒,言語發展比同齡孩子稍微慢一點的孩子——Max。像Max這樣的孩子,可能在多數人的眼中,容易被貼上不討喜、易惹麻煩的標籤。但是在自學團體中,我看到這裡的父母們給Max的恩典與積極的鼓勵。當Max從衝動的情緒中安靜下來時,會有人堅定地對他說:「我看到你在學習控制你的情緒,你做得很好。」當Max情緒失控時(這顯然更為平常),我看到的是他母親的堅定與溫柔。
在自學團體與自學家庭中學習到的親職角色,給我許多衝擊,讓我得以用新的眼光來思考原生家庭的議題。
的確,原生家庭不需要完美無暇,需要的是夫妻之間、兩代之間有活潑而真實的關係,來一起面對人性的軟弱,彼此認罪、互相代求。
當一個原生家庭願意打破自我防衛的高牆,在神面前、在最親密的伴侶與子女面前,卸下「一切都好」的武裝面具時,我們才有可能一起來到神的面前,承認我們的無能為力,且仰望祂的醫治與恩典。
作為一個自學媽媽,我無法在孩子面前佯裝我生命「一切都好」。我的軟弱與失敗24小時的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因此,我如何面對自己的軟弱與失敗,將深深地影響孩子的靈性與他們未來的生命。這樣的看見,使我不得不更深地檢視自己的人生,與過往原生家庭在我生命中的烙印。
不再佯裝一切都好
每當聖靈提醒我,過往人生中所犯的罪與失敗,我知道是耶穌提醒我要回到過去的那個片刻,邀請耶穌的赦免與潔淨,讓生命中曾是敗筆的片刻,一個個轉換為神恩典與醫治的現場。當我把每一個在原生家庭失落的人生片刻帶到主面前,才看見主的恩手一直都在,以馬內利的神在我原生家庭的斷垣殘壁中,依然不棄守,等候我以禱告與祂同工。
許多在家自學的家長都提醒我,在自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與孩子一起靈修讀經的時間。其實不管我們是否選擇在家自學,我們都可以在每一天分別出半個小時,與我們的孩子一起親近神。
原生家庭的傷害與咒詛,許多時候是由於有罪有限的父母對自己與孩子有錯誤的期待,使孩子終身背負著無法滿足父母期待的重擔、挫折與傷害。但在一個有主同在的原生家庭裡,父母卻可以在神的恩典中,以神的話語提醒我們的孩子,上帝如何看他、愛他、與他同行,幫助我們的孩子,了解自己在神國度中的角色與託付。
主的靈帶來轉化更新
寫到最後,以最近與孩子一起靈修的小故事來結尾。我是一個伶牙俐嘴的人,以致家人容易因我所說的話而受傷。最近發現,我的老大也開始複製我的說話方式,來對待比他小3歲的弟弟。
在禱告之中,我找到了一個機會,以箴言來和孩子討論言語的影響力。「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言十六章24節)
在神的話中,我自己被提醒,也提醒我的孩子,許多時候,我們的一句話可以使人得安慰,也可以使人感到被拒絕,因為聖經說,我們所說出來的話語是帶著影響力的,因此我們說的話應要用來建造別人、討神喜悅。
兒子聽我說完,若有所思。我看著他的雙眼,為此感謝神,因為我有如此機會可以為著我曾說過的傷害言語,在神與兒子面前認罪;也有機會可以與孩子一起學習以愛的語言來發揮生命的影響力。我向主祈求,願我的生命可以在神、在孩子面前更真實敞開,卸下「都好」的堅硬外殼,讓主的靈、主的話語更新轉化我生命。
(本文摘自《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