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苦難或問題,大過生命本身價值。」鑽研死亡神學的魏連嶽老師,十二月3日在台中策盟的聚會中,從實際例子談如何幫助這些有自殺傾向的人。他談到,自殺者也是鼓足勇氣,在行動前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思索,我們不該輕忽。他曾協助18個意圖自殺案例,其中有三分之二經歷過醫療、心理諮商的幫助,仍沒有辦法解決他們的問題,有些人經介紹找他求助。
他說,我們雖然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但教會牧者或弟兄姊妹的優勢,是更有愛心耐心真心。魏老師說,不經意的一句話,可以把自殺者推上繩索;相對的,一個關愛行動也能讓對方決定將繩索丟棄。他說,很多意圖自殺者需要的,「其實不是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人,而是需要聆聽者、支持者與鼓勵者,需要有人陪伴他們走過人生最艱難的時期。」有許多自殺者,是一時情緒性的衝動釀成,而這類自殺情況,大都是可以被避免或挽回的。
人際關係疏離 競爭引發挫折走絕路
魏老師說,自殺的人形容自己「把自己拯救出來」,想一了百了,事實上自殺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而且增加身邊親友的痛苦。從工業革命後到現在,自殺人數激增,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冷漠,讓自殺傾向的人不容易求助;且在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競爭性,讓人容易在失敗挫折時走上絕路;到我們走上這個Facebook(非死不可)時代又更加嚴重,因為自殺事件透媒體流通,更容易影響其他的人。
當日本推出《完全自殺手冊》之後,經追蹤統計,自殺人數一度激增,因為當他們知道,有些管道不必那麼痛苦地結束生命,就很危險。他也提出維特效應,就是當自殺細節被報導出來後,有些猶豫自殺的人也會走向相同的絕路。
魏教授表示,最近比較嚴重的是十一月台大五天之內有三位學生自殺,兩位過世,引起社會矚目;教育部長潘文忠透露至今年十一月,全台各級學校有76位自殺致死,意圖自殺未遂則有1千多位,想必沒有通報的人還有更多。
聯合國去年預估2020年全世界有132萬人自殺,且有三分之二是在亞洲。亞洲是人口密集高度競爭的國家,過去十幾年來自殺率最高國家是日本和韓國。台灣從1997年之後蟬聯13年,自殺被列入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聯合國統計,自殺是全世界15-35歲之間年輕人三大死因之一。
基督信仰可在當代處境上發揮力量
為何現代年輕人生活安定,物質上得到滿足,反而人心靈更感受到空虛,甚至覺得還要繼續過下去嗎?他說,假若大學是年輕人的黃金歲月,還會走上自殺一途,顯見自殺問題不是單單靠現代醫療或諮商輔導資源,就能幫上有需要的學生。
魏連嶽老師說,他接觸過想自殺的人很多都不是基督徒。教會可以在這些人心靈感到茫然無助時提供幫助。他認為,基督教信仰可以在當代處境上發揮力量。
他說,「自殺給受苦的人最大的誘惑」,因為他們彷彿覺得只要結束生命就能得到解脫,自殺也是對苦難或他們無法改變的事情,做出最激烈的抗議手段。總之自殺者會有各樣因素的交替使他們走上絕路,但是大多數的自殺者都會經歷一段「事情有解決可能,或人生會有改變可能」但是到了某一天、某個時刻感到絕望,會讓他們覺得活下去的恐懼都不如結束生命來得好。
了解意圖自殺者的心境 不做評論
魏老師也表示,意圖自殺者會不斷反芻那些痛苦,為何自己人生會這樣,反而加深自己苦楚。「當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人,要第一時間要幫助他們,不能讓他們一直專注於問題上,而是趕緊帶他們走出來,一旦他們陷入深淵,一直被挾制綑綁住,想要幫助他們時就會變得很困難。」
魏老師也提醒、在幫助他們之前,我們心態要先了解,那些意圖自殺者,都是苦難纏身,在生死邊緣;他們自殺意圖的問題千百種,有的是因為身體疾病,有的則是情感、工作或經濟問題。有些人為自己自殺,也有些為他人自殺,當人生茫然無力,找不到存在意義或失去生活動力目標,問題的複雜和嚴重性也已經把他們的心靈擊垮。他表示,當我們了解他們的問題時,首先不要做出任何評論,甚至不要做任何建議。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他們心情仍落在絕望谷底,這些話並不會改變他們苦難的情景。
了解意圖自殺者行動前會有的徵兆
魏老師也表示,這些高危險群的意圖自殺者,在行動前,會發出一些警訊,但他們何時會做出行動,我們都不知道,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他們出現一些異常行為時,其實是一種徵兆,或是在發出求救信號。曾有位弟兄提到,他妻子自殺前有發出求救信號,但他當時不瞭解,以為只是妻子心情不好。所以我們要敏感於周遭人的情況,在第一時間去關心他們。
他說,勵志演說家胡哲在各國演講時,常會提到自己沒有手腳從小就被霸凌,在青少年時有一次立誓,若他再被霸凌他要結束生命,沒想到當天有一位不認識的女同學朝他走過,給他一個擁抱,問他:「你好嗎?」讓他備感溫暖,他稱「這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從那時開始,他知道雖然有人會霸凌但有更多人關心他,這股力量讓他活到現在。
「這些人想要走上絕路時,我們能做的很有限,最重要的是陪同對方,為對方禱告。禱告求上帝幫助,給對方力量並給對方盼望。」魏老師以自身經驗為例表示,傾聽是非常好的幫助方式,耐心聆聽對方傾訴,並給予鼓勵打氣支持,讓當事人在心靈上的重擔或情緒上的焦慮能得到緩解。另外,給予陪伴,讓當事人感到不孤單;讓當事人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鼓勵、陪伴或協助,再為對方禱告。
魏老師也提醒,我們要避免捲入對方問題,與意圖自殺者辯論是非好壞更是一大禁忌,因為這是最強烈的論斷作為。我們在接觸意圖自殺者時,往往必須要先控制自己「不做」和「不做論斷」,才能真正開始進入到可以「幫助對方的情境之中」;基督徒可以持續替意圖自殺者代禱,懇求上帝幫助對方走出困境。他也提到,提供相關社會資源與專業機構等資訊也很需要。